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你,不如试试《超集中力》

《超集中力》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大吾,也是日本唯一懂得操纵人心,解读人心的读心师。作者从“为什么你总是想得很好,却做得不好”这一问题出发,分析讲述了现代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集中的注意力易被分散的原因,并提出了操控集中力的技巧。

书中为我们介绍,对于我们的集中力,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以及掌握一些技巧来自如的掌控。在此前提下,我们要掌控集中力的基本原则是:掌握科学的理论并加以训练,“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有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集中也有容易分散的情况,而这一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愈加严重。如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变的更加高效,大吾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科学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你,不如试试《超集中力》

首先,我们看看第一个问题:操控集中力的法则有哪些?

要想了解操控集中力的法则,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集中力源自哪里?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的脑前额叶不断增大,拥有了其他物种不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好比人身体的体力,意志力就是前额叶的“体力”,也如同人的体力可以被消耗和补充一样,意志力也是可以被消耗和补充的。我们的集中力就是源自对意志力的消耗。但集中力并不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不断加强的。

一般拥有超集中力的人,都懂得如何培养集中力。要对集中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就要知道:意志力只有一种,就是来自于前额叶的意志力。也就是说,我们坚持去锻炼意志力,让意志力的总量得以提升;在平时的生活中,减少意志力的消耗。这是提高意志力的两种方法。

而对于拥有超集中力的人,实际上并没有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是短期内注意力的反复集中。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注意力长时间分散”的能力,因为在自然界,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当你沉浸于某事时就会忽视周围的环境变化,这很容易受到袭击。所以注意力分散是人类的本能,已经写在我们的基因里。看起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人,其实是将一段时间分割成了数段,因为是短时间的集中,所以不会累,也就可以一直高效。

时间分割的好处还有:因为是在到达极限之前就结束,不会过度疲劳,而且时间经过分割以后,更加容易管理,最后因为是中途结束,所以有想尽快结束的迫切想法,这种迫切的想法最后也会给你动力。比如你正在追的剧看了一半被打断了,那么接下来你会尽快结束手头的事想要看完剩下的部分。

我们要尝试利用大脑来控制“疲倦”。有时候,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是受了潜意识的影响。潜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你的朋友每天牢骚不断,你也会受到影响,变得负能量爆棚;疲倦也是一样,当你暗示自己很累很虚弱的时候,你也会很快感到疲倦:而当你在接触一些积极向上的词汇,或者暗示自己可以成功的时候,接触的积极信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感到没那么疲倦。

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你,不如试试《超集中力》

那么,我们的集中力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场所,也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物品乃至物品的颜色,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会被诱导。但是我们也可以有意识的利用颜色将自己引导向自己所希望的状态。例如浅蓝色具有“提高注意力,减少体感时间”的效果,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多使用浅蓝色的物品。

颜色只是环境的一部分,桌子的整齐程度,自己常用的物品是否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是否常常处于“找东西”的状态,这些都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像“打开笔记本”这样一个小动作都会消耗自己的意志力。所以,要将场所明确的分开,放松的场所就是放松的场所,学习的场所就不应该出现用来放松和娱乐的物品。利用环境对自己加以诱导,如果想要提高注意力,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放一面镜子——镜子具有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让自己产生“被关注”的感觉,从而提高注意力。

第二个因素则是姿势。工作时采取的姿势也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例如驼背、手托脸、身体后倾、翘二郎腿,这些姿势都会影响我们注意力的集中。因为大脑需要血液提供氧气和葡萄糖,而错误的坐姿会压迫胸腔,自然呼吸就会变浅,从而影响大脑需要的正常氧气供给。做这些不正确姿势的结果就是我们开始打哈欠,犯困,注意力变差。因此采取正确的姿势是很有必要的——收缩下巴,颈部保持直立;双膝向前,脚后跟保持直立;臀部和腰保持直角。

即使采取了正确的坐姿,也要避免久坐。因为人在站立的时候,人的认知力、集中力还有判断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不方便采取站姿的环境里,我们可以采取每15分钟站起来一次的方法。每隔15分钟站起来一次,就足以让我们的大脑恢复清醒。

第三个因素是饮食。大脑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而大脑消耗着人体总能量的18%,如果人体能量不足,就会出现集中力不足的现象。所以在食物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学问。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血糖食物,一种是低血糖食物。在食用后高血糖食物可以让血糖急剧上升,但是同时也会急剧下降,血糖的暴涨暴跌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而低血糖食物的特征是稳定的改变血糖值,有利于我们进行持续的思考。生活中的低血糖食物有:荞麦、糙米、全麦面包、苹果、奶酪、酸奶等。我们可以对这些食物进行选择。

在一日三餐之外,还可以适当地吃一点零食进行补充。在零食的选择上,我们要选坚果类零食,因为坚果类零食可以强化集中力,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可以让人产生积极正向的思考。什么时候吃呢?我们通常在早饭后的两小时,午餐后的三小时来吃,分量通常是手抓一把。

说完了食物,我们再说饮料的选择。我们平时为了提神,通常会选择咖啡和能量饮料。在咖啡因的摄入上,有一些小窍门需要大家了解:首先,我们要注意饮用量,咖啡每天的饮用量最好是450ml左右。而在喝咖啡时,与酸奶一起喝可以缓解咖啡因失效时身体的倦怠。

在平时也不要忘记水分的补充,有研究表明,如果身体失去了2%的水分,集中力会迅速下降,尤其是在夏季,水分流失的更快。时间上来说,每隔一到二小时喝一杯水对于水分的补充是合理的。

第四个因素是情绪。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沉浸在一件事里,注意力高度集中,几乎忘了时间的流逝,回过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这种状态有几种不同的叫法,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流畅体验”。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我们做擅长的事时,我们的状态就是“流畅体验”。

通过对喜怒哀乐的不同运用,我们也可以达到提高集中力的目的。喜怒哀乐,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作用。在开心时,我们的创造力可以提高;在悲伤时,更容易发现问题的关键;在愤怒时,我们的执行力会大大提高。

那么知道了各种情绪的作用,我们该怎样利用呢?我们可以预测自己的情绪,再根据自己的情绪安排日程。比如,同好友玩耍一天之后,情绪高涨,带着这种正能量投入工作中,效率会提升很多;吃了好吃的之后会很开心,带着这份快乐去想一个新创意。这就是所谓的情绪规划。

第五个因素是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那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在形成习惯后不需要或只需要少许意志力即可做到。因此,我们要利用习惯来培养集中力。

我们要养成尽快做决定的习惯,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消耗着我们的意志力。每天的穿衣尽量简洁,随身物品也尽量的减少,减少自己的选择。

可以布置一个简单的房间。房间里的物品尽量简洁,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尽量不要出现。

第六个因素就是运动。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释放出关于积极、学习的多巴胺,从而有利于集中力的持续和意志力的恢复,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也就是说,为了保证集中力的持续,保持适当的运动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办公室里运动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在公园散步五分钟相对容易很多,我们在平时,还可以有这些运动可以做,例如台阶运动,在上楼时不使用电梯而走楼梯;在上班路上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去公司,下班路上提前一站下车,散步回家,都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得到彻底的放松,有利于集中力的恢复。

第七个因素是冥想。冥想能够提升大脑的集中力与注意力。每天三分钟的冥想就可以锻炼意志力,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以及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睡眠。

那么怎样去冥想呢?方法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采用上文提到的有利于保持集中力的坐姿,闭上眼睛,手放在膝盖上,慢慢地呼气,吸气。保持三到五分钟,如果出现走神的情况,那就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每一次将注意力关注到呼吸上,都是对意志力的锻炼。

下面介绍消除疲劳,该采取的措施。

要想发挥超集中力,最重要的就是睡眠。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集中力低下,所以,我们不仅要保证睡眠时间,还要保证睡眠质量。而通过研究发现,越是能干的人,越睡得好。

那么,我们究竟该睡多久呢?人与人不同,睡眠的时间也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短睡型,中睡型以及长睡型。不同的类型也有相应的时间。

比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几点睡觉。人类的睡眠方式是早起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写入我们的基因。既然要早起,我们就要早睡,人体在晚上10点到凌晨两点期间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具有修复受损细胞、消除疲劳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养成早睡的习惯。

人人都想要高质量的睡眠,而高质量的睡眠取决于你睡前的行为。很多人都喜欢睡前玩手机,而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而睡前一小时洗澡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因为洗澡后体温会升高,过一段时间体温下降,就会调动起睡眠的感觉。上面提到的“冥想”也有利于提高睡眠品质。

我们也可以利用光线代替闹钟叫醒自己。生活在不夜城,我们的睡眠往往会受光线的影响。所以好的睡眠要避免光线的刺激,在选窗帘时选用遮光窗帘,全黑的环境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

我们在睡梦中被闹钟吵醒其实是对大脑很不友好的,因为大脑会将这种状态识别为敌袭,身体只会采取最基本的机能,导致我们起来昏昏沉沉。智能家居的普及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唤醒方式——光线唤醒。用手机软件连接智能灯泡,设置定时开关,在早上灯泡会定时点亮,发出自然光一样的光线将你唤醒,这样就可以达到自然醒的状态了。

说完了睡眠,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疲劳。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其实大脑是不知道疲劳的,我们感到的疲劳并不是大脑的疲劳,而是身体其它部分感到的疲劳。

眼睛也是与大脑直连的器官,大脑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收集而来的。所以,眼睛的疲劳也会导致集中力的下降,所以当眼睛感到疲劳时,我们要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热敷眼睛,做眼部运动,待在全黑的环境中,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将你的不安写出来。每个人都有瞬时记忆,当瞬时记忆达到饱和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不安,而将自己的不安写出来,可以不占据瞬时记忆,将更多的瞬时记忆用于将要面对的事。将不安写出来还具有使大脑舒畅,提高集中力的功效。

最后,怎样通过时间的安排,让我们产生超集中力?

我们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世界上的顶级富豪和总裁都喜欢在凌晨起床,中国也有俗语:“一日之计在于晨”因为大脑在刚起床的两小时内是最有创造力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两个小时的时间。

还有实行番茄工作法。这条时间术适合那些集中力持续时间比较短的人群。番茄工作法具体就是集中工作二十五分钟,休息五分钟并一直这样循环下去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也可以保持干劲和兴奋。

平常做事情时,将应该做的事情按序号列一条清单,在将一件事情结束前,绝不做第二件事情。将事情集中起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集中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放松:在日程中留白。既给自己留有放松的时间,也给日程留有缓冲的时间,可以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慌乱,让自己更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