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這是個系列文章,目前已經整理完南寧(賓陽,馬山,邕寧,隆安,武鳴,永淳,橫縣,上林),柳州(三江,柳江,柳城,鹿寨,融縣),桂林(平樂,灌陽,龍勝,荔浦,平樂,恭城,全州,資源,臨桂,靈川,永福,陽朔,興安,桂林市),梧州(岑溪,蒼梧,藤縣,蒙山),北海(合浦)五個地區,共三十一個縣市(包括舊縣名)的資料,共31篇文章

這篇是防城港地區——上思篇!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倭寇橫行年復年,

生靈塗炭怎堪言。

神州極目烽煙地,

華國傷懷荊棘天;

不少繁區餘瓦礫,

幾多沃土變荒田。

黃狐傍晚城邊立,

屋舍殘垣太可憐。

抗戰時期,日軍兩次入侵上思,第一次是1939年11月到1940年9月18日,第二次是1945年1月21日到3月!給上思人民帶來的,也是十分深重的災難!上面這首詩,就是對日軍入侵上思縣造成的災難真實寫照。就第一次入侵期間,全縣總戶數15910戶,受損戶數就有7555戶。日軍過所之處,屋無完屋,縣誌中記載的受害女性,兒童,就多達數百人!手段之殘忍,不勝枚舉,罄竹難書。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就以空中入侵來說,1939年11月~1940年8月,日軍發起的第一次入侵廣西的桂南戰役期間,對上思先後出動飛機80多架次,8次對縣城、昌墩圩、百細屯、龍樓圩等地進行轟炸,投擲炸彈300多枚,被炸地區受到嚴重破壞。其中,一次,日機竟然不投炸彈,投石頭!幾十斤重的石頭從天而降,砸死一人。

在日軍兩次入侵上思縣期間,本縣也組織有抗日自衛軍,兩次都有所不同!

在桂南戰役期間,縣府奉命將各鄉民團組織起來,成立“抗日遊擊隊”,轄4箇中隊,400人槍。由縣長兼大隊長,其主要任務是守扶隆、米軍、叫懷、九曲等隘口和要道,阻止日軍從欽防入縣境。1944年秋,縣府則把各鄉民團組成抗日自衛隊,下轄3個小隊,約300 人。1945年3月,中共上思特支及東安支部也組織成立了東安抗日自衛隊,共100多人槍,他們白天集中黃旗村進行軍事訓練,夜晚分散回各村住宿。這些本地抗日武裝,或是自己,或是配合國軍部隊,對日作戰,宣傳抗戰,也是作出了不小的犧牲!

而正規部隊則是廣西部隊188師,131師,135師,先後都在上思縣,堅守十萬大山實行遊擊戰,對敵作戰數次,如1940年2月16日,日軍第18師團主力約4000~5000人,從吳圩入上思,先後遭到131師各部阻擊,2月23日392團上校團長韋燦以下陣亡!2月25日,上思縣城第一次淪陷!

此戰後,國民政府追授韋燦為陸軍少將。解放後,國家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在此後幾個月間,131師,188師奉命撤離,由第135師留下403團長駐上思與日軍遊擊,在上校團長蔣雄帶領下,以十萬大山為依託,阻擊日軍進一步入侵。直到9月日軍退出上思。

上思縣民國時期的徵兵制度比較寬鬆,執行的時候,有些和其他地方也不大相同!如1933年新的《兵役法》剛頒佈時,在年齡上,只對18~40歲的男子要求兵役!18~30歲參加列兵抽籤,30~40歲參加運輸兵抽籤!抗戰爆發後,才按《兵役法》的徵兵要求對18~45歲的男子要求兵役,列兵,運輸兵也是按《兵役法》規定的18~35歲,36~45歲抽籤。

但到了1943年,這服兵役的政策又變了,只對20~25歲的適齡都參加列兵抽籤,26~45歲的,不參加抽籤,但要繳納“出役抗敵軍人家屬優待費”。這出征兵員少了,但換個角度來說,很多人也因此免於上了前線!至於為何當時上思縣如此實行這套政策,沒有太多資料,但民國時期的廣西,各縣間很多政策都是相對靈活變動的,等於各縣有一定的自治自管權!所以,同一套《兵役法》之下,各縣的徵兵原則有所不同。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在安徽梁園抗日陣亡烈士園,安葬的主要是當時廣西部隊171師511團和512團的400多名陣亡官兵,有網友看到這方墓碑,此“林君友”就是上思籍的,他最後也沒有被統計到那本《中華民國忠烈將士姓名錄》中!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商城忠烈祠·名錄碑刻

在河南商城,有個

84軍的忠烈祠,建於1943年7月7日,實際上全稱是“陸軍第84軍忠烈祠”,在原祠大堂壁上,砌鑲嵌有十數塊石碑,碑上刻有該軍陣亡,傷病亡的將士名錄!名錄中絕大部分是廣西各縣籍官兵,是當年桂系84軍軍長莫樹傑以“軍”為名籌建的忠烈祠,供奉抗戰期間在該軍服役期間陣亡的官兵,如在祠中石碑上看到有“潘鳳蛟”烈士的刻錄,而在《上思縣誌》中,也同樣找到他的記載,縣誌記載,"他所屬部隊是84軍174師,1940年5月7日犧牲於湖北"!

更多這處民國時期廣西84軍商城忠烈官祠的情況,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商城忠烈祠”,點擊進入搜索結果瞭解。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上思縣誌》中記載的抗日陣亡將士,其實主要來源就是1947年的那本《中華民國忠烈將士姓名錄》,當然,雖然大規模編修了這本英名錄,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陣亡將士沒有收錄到!2012年再版時,有增加,但也不是很多!更多英烈名單散於各種歷史文獻中,或是沉於歷史當中。

最後,我們只記得,他們是無名烈士!只記得,曾經,有這麼一批人,在那一段時間,為了抵抗日軍的侵略,獻出了生命!

1946年6月,當時在縣政府院內(今東靖路縣文化局宿舍樓) 建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1966 年被毀,這和全國很多地方的情況都差不多,很多縣市在1946~1947年間,都建有這種紀念碑,但在1966年開始的那個時期,很多都被毀掉了,但近年,那段歷史重新被正視,倖存下來的這類抗戰紀念碑,園,墓,也重新受到了重視,很多得到了新的修整。包括就如上面提到的安徽梁園,商城忠烈祠。

正視歷史,不忘歷史,這也是新時代歷史觀!

當時上思縣藉抗日陣亡軍兵名單如下(國軍廣西部隊序列):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我在桂平,我是。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二——上思縣(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