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愛上語文|從小學五上語文一首不起眼的古詩《蟬》說起


讓我們愛上語文|從小學五上語文一首不起眼的古詩《蟬》說起

在部編版教材小學五上第一單元結尾的日積月累部分,有一首不起眼的古詩《蟬》,僅有20個字,可能有人並沒有去重視,但我們不得不佩服部編版教材編寫者的精心與苦心,精心在於只選擇了這一首五言律詩,而蟬皆為學生所熟悉,苦心卻在於就是這一首短詩卻揭開了中國浩瀚詩歌中的大文化,大意境。

在教科書第一單元開篇的扉頁非常明確了第一單元的文章定位,一花一鳥總關情,下部有兩句話,“初步瞭解課文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寫一種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前者為“學”,後者為“習”,學習,學習,如此也。

蟬,對同學們來說極為熟悉,並不陌生,但背後的蟬文化卻不是很瞭解,今天我們就結合古詩詞對“蟬文化”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蟬,最早記載可追溯到《詩經·衛風·碩人》中的“螓首蛾眉”,這裡的“螓首”指的就是蟬的頭部,緊湊、光潔、明亮,此處形容女孩子髮髻的美觀漂亮。《楚辭》中“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這裡的“蟪蛄”指的也是蟬。而,食蟬最早記載出現在《莊子》,“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tiao,二聲),猶掇之也”,這說明在那個時候,蟬已經成為人們的食物了。

蟬,為昆蟲,但蟬卻與其他昆蟲在生活習性上存在不同,蟬一生只飲清汁,居地下時,飲樹根之汁,臨高樹之上,也只飲樹幹之汁,從不進食五穀雜糧,就連一根草都不食。建安詩人曹植有詩《蟬賦》中有文“棲高枝而仰首,漱朝露之清流”,而晉朝的陸雲《寒蟬賦》中“含清飲露,則其清也”,此為蟬五德之一,故蟬便與“高潔”聯繫了起來,後來,人們又看到蟬如此辛苦的不食人間煙火,卻一直居高枝而歌頌,就算在夜裡,也是吟唱不止,故又與“清冷淡漠”聯繫了起來,因此,直到現在,只要在古詩文中出現“蟬”這一意象的文字,就會與這兩種意思關聯,從根本上說,這也是揭開古詩詞中“蟬文化”的鑰匙。

讓我們愛上語文|從小學五上語文一首不起眼的古詩《蟬》說起


首先,我們來讀一下唐代虞世南的《蟬》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實”,“飲朝露”,“出疏桐”,描述蟬的生活狀態。後兩句轉而抒情,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聲之所以傳的遠,並不是藉助秋風緣故,而是自己身居高位,這表表露出詩人作者的清高之意。但是這麼和學生講,孩子肯定不理解呀,就要換一種方式,如果要想要自己的名字讓更多人知道,自己就要勤奮讀書,學習更多的知識,磨鍊品格,能承受更多的壓力。

我們繼續來南宋朱熹的《南安道中》,如下:

南安道中 朱熹

曉澗淙流急,秋山寒氣深。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

煙火居民少,荒蹊草露侵。

悠悠秋稼晚,寥落歲寒心。

這首詩的頷聯,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蟬聲傳播之遙遠,有回聲,餘音嫋嫋,為這片樹林增添了更多的生機,增添了更多的情趣,本質都契合了一個“高”字,與上一首的“高”,為同曲同工之妙,請反覆誦讀,體會其意。

我們再來讀清代袁枚的《所見》,如下文: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這首詩其實與上述兩首詩都不同,實際上是描寫了一幅畫面,牧童騎著黃牛,吟唱而來,歌聲在樹林間飄蕩,此時想去捕那一隻在叫的蟬,但此時蟬卻忽然不叫了,這首詩的詩眼就在最後那個“立”,傳神,生動,使用極其精妙,足見袁大師之用字功力,同時這也是一首絕好的童趣詩。夏天帶著同學們,到樹下,執一長杆,體會一下,再去背誦,印象必然深刻了。

我們繼續讀一下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又是另外一番意境,如下文:

入若耶溪 南朝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這首詩最為精彩的詩句,就在頸聯這一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讀罷便知,這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方式,但這兩句卻充滿了一種深深的禪理,“噪”與“ 靜”,“ 鳴”“ 幽”,從不同事物截然不同的方面進行了對比展示,而且是一種反比襯托,故,此句傳承千年,道即在此。

讓我們愛上語文|從小學五上語文一首不起眼的古詩《蟬》說起


最後,我們並讀兩首寓意相似的詩,一首是李商隱的《詠蟬》,一首是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如下文:

詠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絕,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在獄詠蟬 駱賓王

餘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 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 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僕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 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兩首詩都是詩人在逆境中借“蟬”來表達自己志向,自古文人,居多可從文,不可從政,但古代文人想實現夢想,就必須入官場,李商隱這首詩借“蟬”表達自己煩悶的心情,首聯中的“徒勞”,頷聯中的“無情”,充分體現了詩人陷入了一場政治鬥爭中無法脫身的尷尬複雜的境況。李商隱,鬱郁不得志,47歲便早逝,估計也與此有所關聯。

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性情耿直,上書直諫,觸犯武則天而入獄,就寫了這一首詩。這首詩前面一個長長的序,對當時的境況進行了詳實的描述,序遠比後面的詩要長。此詩最能表達詩人心境的是頸聯,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用“露重”、“ 風多”暗示了當時的官場,而“飛難進”、“ 響易沉”卻生動形象地反映了自身志向得不到施展的困頓窘境。

虞世南的《蟬》、李商隱的《詠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被譽為“詠蟬三絕”,而虞世南這首詩卻位於三絕之首,從中可見,為什麼要在教科書日積月累中出現這首詩了。今天,我們通過這一組詩的共讀,帶領同學們進入了博大浩瀚的詩詞之海,感受領略中國詩詞的文化魅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