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待我以誠,豈敢相負!一場跨越80多年的中德互助

央視網消息:截至北京時間4月3日早上6點,德國累計確診病例達7萬9696例。叫托馬斯·拉貝,是德國一位醫生,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拉貝日記》的作者約翰·拉貝的孫子,而《拉貝日記》被公認為是近年來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托馬斯·拉貝,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就在十天前,他給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寫了一封信,為您講述的這段跨越80多年的故事,就從這封信開始。

日前,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先生接到了一封來信,寫信的人叫托馬斯·拉貝,目前是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的醫生,他在信中向大使求援,說醫院急需一批抗疫藥品,而這個藥品是中國企業生產的。

中國駐德國大使 吳懇:他給我來信求援說我現在需要一種藥品,除了救我自己和家人,也想救我的患者。這個藥品中國生產。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隨即與工信部聯繫,很快找到生產這種藥品的企業。

浙江某藥企負責人 蔣國平:3月21日我們企業收到了國務院聯防聯控醫療物資保障組的調運單,拉貝先生一開始是要求十盒,也就是十人份的量。後來我們聯繫了大使館,我們自行把捐贈量增加到40盒,同時在藥品的包裝盒裡面我們增加了英文說明書以及中國的臨床數據,希望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

藥企負責人介紹說,把這些藥送到德國,最大的困難發生在運輸環節。不過在工信部,浙江省政府等各部門幫助下,駐德使館方聯繫上漢莎貨運有一趟飛機從上海直飛德國,最終寄到了托馬斯·拉貝先生手中。

中國駐德國大使 吳懇:已經順利地送交到了拉貝手上。

向中國大使館寫信求援的托馬斯·拉貝,是約翰·拉貝的孫子,目前是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的醫生,疫情期間一直堅守在醫院一線。

得知了這個故事的網友們也表示:你待我以誠,豈敢相負!

中德攜手抗擊疫情

其實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德互幫互助、攜手戰疫的故事還有很多。中國疫情暴發初期,德國向中國援助醫療物資,並派出專家赴武漢進行科研合作,其中德國杜伊斯堡市率先向友城武漢捐贈防疫物資,很多德國友好人士也紛紛給中國加油,給武漢打氣。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三月底開始,德國疫情日益嚴重。中方抗疫物緊急資馳援德國,中德專家加強疫苗和藥物研發合作,遠程連線,共享防控和治療經驗。得知德國的海因斯貝格縣成為疫情“重災區”後,有華人華僑、中國留學生和中資企業自發向該縣捐款捐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德國有句諺語叫“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駐德國記者瞭解到,托馬斯·拉貝正在醫院上班,對於中國提供的及時援助,他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