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昨天到上海出差聯繫了在當地工作的大學同學,他做的是影視宣發,我頓時產生了興趣。兩杯酒寒暄過後開始了關於電影產業行業的探討;

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聊之前先看兩張圖;

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電影行業產業鏈分為上游製片方、中游發行方、下游院線三個環節。上游製片領域影片數量持續增長競爭激烈;比如博納影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都是處於製片龍頭,相比2000年國內票房8.6億到去年總票房610億已經是增長了70.9倍之多!而且有望在2020年明年超越美國12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而中游發行領域互聯網發行逐步強勢;貓眼電影,阿里影業依託互聯網強勢發展;下游院線領域集中度持續提升,因為現在的影視播放有兩種方式,一是和院線合作分賬,一種是加盟,所以以後基本都是院線統一調度放映。

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雖說我國的票房有望在明年稱霸全球,但是盈利方式主要是依靠票房收入,而國外的像漫威系列,米老鼠,迪士尼都能打造出一個IP,在文化、產品、娛樂方面充分實現最大收益;隨著國內影片逐漸走向國際化,在製作特效,題材選擇和營銷方面已經有很大的提升,這兩年也出現過現象級的單片電影,像《戰狼2》《哪吒》刷新國內票房記錄;《我不是藥神》代表的是國家對題材影片的逐漸放開;a《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反應的是科幻和軍事題材的製作水準。可以看到的是我們的電影工業水平已經全面在追趕西方。在擁有14億人民群眾的中國,只要電影人能夠用心打造好的片子那麼我們的電影產業能很快反超西方。

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個人投資影視的情況,這屬於金融投資的範疇。就像我同學的公司是一個小出品方,既沒有實力出品也沒有實力宣發。活脫脫一箇中介,也就是從總出品方批發部分份額來轉手賣給個人或企業,雖說是正規的但作為投資者來說賺錢的難度比較大;最重要的是國家也比較支持這種做法,畢竟投資就有風險,而這種投資比炒股的風險要小很多,而且國家要在每一部影片票房裡面拿走將近9%的稅收,所以這幾年和接下來幾年的電影市場還會繼續井噴。有人說按照目前的電影觀影人次和票價比例來算,2022年很有可能國內會出現一部90億的票房電影,我表示很期待…

行業分析-電影產業的異軍突起!

電影作為反應一定時期的社會狀態而存在,無疑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和借鑑。也是國與國之間相互瞭解的一扇窗戶,它讓我們知道了美國人的家庭成員不會以大人為中心,而是相互平等、它讓我們知道了印度重男輕女的現象有多普遍、也讓我們看到國人對於日漸強大的祖國變現的關切和熱愛已經超越了任何時候!

中國電影,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