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不出去的」女博士和撒貝寧間的紛爭,誰贏了?

當她們成為撒切爾的時候,你還會記得撒切爾的老公是誰嗎?


顏寧終於火了,在過去的半個月裡。顏寧上了幾次熱搜,她的名字成了自媒體們新一輪的狂歡。

而與「顏寧」兩個字擺在一起的詞,往往還有「女博士」「女科學家」。


我不是女博士,我是博士


「嫁不出去的」女博士和撒貝寧間的紛爭,誰贏了?



在國內的媒體語境下,「女博士」永遠是自帶話題的群體。在搜索引擎裡輸入相關關鍵詞,超過 1,140 萬條結果,都是在討論顏寧結不結婚。

與嫁不出去的刻板印象一同糾纏著「女博士」形象的還有嚴肅、古板、不解風情,甚至還有被世俗冠以的,繼女性、男性之外的「第三性」稱謂。

為了摘掉這些帽子,2013 年,果殼網聯合 PETD 亞洲善待博士組織發起了「女博士的逆襲——尋找最美女博士」活動。


「嫁不出去的」女博士和撒貝寧間的紛爭,誰贏了?

活動新聞截圖


但當大量的女博士靚照被放出,這種刻板印象有得到改善嗎?

沒有。大家開始稱呼長相甜美的女博士為——美女博士。沒有人在乎她們的學術成就、科研成果,只是更肆意地評判外表,編造花邊八卦。

而伴隨著顏寧的大火,2016 年她和撒貝寧在節目《開講啦》裡的內容也再次被翻出。

面對撒貝寧的句句「冒犯」,顏寧女士為女性、女博士提供了教科書式的反擊和保護。


「嫁不出去的」女博士和撒貝寧間的紛爭,誰贏了?

顏寧向全國觀眾展示了任意評判外表的後果

追星、在實驗室穿 T 恤拖鞋、灑脫自由,顏寧不僅打破了國人對女博士的刻板印象,更大聲呼籲:請稱我為「科學家」,而不是「女科學家」。

同樣,請稱我為「博士」,而不是「女博士」。


「嫁不出去的」女博士和撒貝寧間的紛爭,誰贏了?

面對撒貝寧的調侃,顏寧正面回擊


婚戀壓力夭折了博士夢


儘管中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群中女性佔比過半,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數字是,中國在讀博士研究生中女性只佔三分之一——一些學界人士歸因於社會壓力、性別歧視甚至是出於對找不到對象的擔心。

據中國婦聯於 2015 年發佈的婚姻家庭調查報告,內地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為 24.8 歲,而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為 27.2 歲,超九成女性在 30 歲前結婚。

再加上上文所述的社會烙印給女博士們帶來了一種懼怕「被剩下」的負面情緒。對於女博士來說,結婚生育的壓力往往更大。

而一旦選擇了家庭,女博士們面臨的就是對科研的分身乏術,家庭和婚姻總會干擾自己在實驗室的時間,畢業就成了更難的一件事。

博士,也不過是一種職業而已


首先是人,才是博士。年齡、學歷、財富都是附屬品。

曾任生物學霸主編、浙江大學生物學系畢業的金美娟就曾說:「博士不過是一種職業而已。」

與顏寧不同,金美娟的理性和頑強從某種意義上更符合大眾對女博士的「期望」。

說話語速快、大腦轉得更快、一天到晚都在學習和思考,甚至生孩子時也沒有哭喊,而是忍痛調整呼吸,不僅讓人羨慕更讓人佩服。

金美娟在自己的公眾號上,解答了女博士為什麼難嫁人的問題:

「女生年齡越大,學歷越高,現實來看確實難嫁人,但不影響她們活得很精彩。」

女性和女博士一樣,具有多面性,她可以如顏寧那般靈動,也可以像金美娟那樣理智,當我們拋開固有的印象,就能看到她可愛的另一面。

而女博士群體的崛起不是要和男性以鬥爭的姿態一爭高低,她們只是為了更好地做自己,做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