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義,值得沉思的小故事——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

南北 劉義慶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微言大義,值得沉思的小故事——陳太丘與友期

出自《世說新語》的一則很有趣的小故事。七歲小孩元方的父親陳太丘和友人約定中午見面同行,過了中午友人還沒到,父親就先走了。誰知道友人姍姍來遲,卻還言語粗鄙的斥責父親不是人,責怪沒有等他一起,被元方怒懟,說他言而無信,甚是無禮,給他來了個閉門羹。

微言大義,值得沉思的小故事——陳太丘與友期

成年人還需要一個小孩子教給我們言而有信,知節守禮,雖是微言,卻存大義,振聾發聵,我們為元方喝彩的同時,其實也應該和友人一起感到慚愧。

我們難道就沒有類似的舉動嗎?工作中、生活中、感情裡,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沒有遵守自己的承諾,我們往往沒有想去追究自己的責任,卻把罪責推到別人身上,自己一副振振有詞的樣子,其實,連小孩子都騙不住,又能騙得了誰呢?

人無信不立,別再讓孩子們看笑話了。

微言大義,值得沉思的小故事——陳太丘與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