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玩手機怎麼辦?三招教你出奇制勝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且網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體為主。誠然,擁抱新技術、新設備一定是主流,但即便是通過手機來獲取知識、娛樂互動,低齡兒童和青少年也需要有成人的指導和引導,並儘可能短時間、高效率地來接觸和使用。但現實中一家老小面對面,一人一部手機各玩各的,或者一部手機“包打天下”讓孩子一個人看視頻、玩遊戲,大人則忙自己的事,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

走在路上,越來越多的低頭族,見人置若罔聞,每年近視人數越來越低齡化,孩子小小年紀就佩戴上了眼睛。筆者家中也有兩個小學生,一個四年級,一個一年級,一回家也是喜歡玩手機,不能獨自完成作業,凡事都想求助於作業幫,一點不想動腦子。為了他們遠離電子產品,筆者做了以下三點,願可以和所有寶爸寶媽共享。

一、親子閱讀養成好習慣

孩子總玩手機怎麼辦?三招教你出奇制勝

每一年,學校都有親子閱讀讀書打卡活動,把這個時間真正利用起來,讓孩子和自己都有所收穫。

親子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所認可,被早期教育所推崇。毋庸置疑,親子閱讀能培養寶寶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等。更重要的是,給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以及分享讀書樂趣的機會。

讓寶寶愛上閱讀 當孩子徜徉在圖書或繪本中,津津有味地盯著文中的內容,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小小的世界,此刻變得開闊起來。這情景定是站在一旁的父母最希冀看到的。只有你的參與,才能讓他有更好的堅持。前期你要多參與,多鼓勵,習慣養成後,你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前提是,你必須明白榜樣的作用。

現在,我和我家寶貝的相處模式是,他看他的書,我看我的書,要麼他做他的作業,我寫我的我的字。基本可以做到互不打擾。前提是,我在做和他同樣的事情,不能拿手機。

二、戶外活動養身體

孩子總玩手機怎麼辦?三招教你出奇制勝

每天保證一定的戶外活動,當然,孩子上學期間另計。我們一般放在晚飯後舉行。

1960年,美國有個著名的“盲貓實驗”,研究者把剛出生的小貓咪的雙眼用布包起來,四個月後,研究者發現,小貓咪雙目失明,眼睛已經看不見任何東西,無論研究者如何採取辦法挽救,都已經無濟於事。科學家們在人類小嬰兒身上也發現了相似的情況,如果一個小嬰兒從出生後就一直身處昏暗的空間,寶寶們的眼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成長,近視或其他眼睛疾病便輕易地發生了。

在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近視是因為遺傳、眼疾等方面原因導致的,可事實是,這些仍舊只屬於特殊的原因,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近視,科學家們找到了最新並且非常確定的原因——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和光照,是如今孩子們近視氾濫的主要原因。這個原因跟上面的盲貓實驗有相似之出,小朋友在幼年時期,眼睛和大腦屬於高速發育階段,缺乏足夠感官刺激,相應的大腦神經元便不能很好地成長,“缺陷”便發生了。

當孩子們把目光從屋裡放到屋外,會看見花朵、小草、小鳥和彩虹……這些小東西是他們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別把孩子們的目光禁錮在屋裡。

而孩子們走出戶外的同時,您也佔住了他的時間,他忙起來了,自然也就沒有時間玩手機了。

三、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

孩子總玩手機怎麼辦?三招教你出奇制勝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一點其實是最總要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上兩點可以補充與第三點,孩子一讀書,在學學校的時間多於在家的時間。

而在家裡,除了課外作業,親子閱讀,週末加上林林總總的輔導班興趣課,您陪伴的時間真的不多,而在這不多的時間裡,要您做到在孩子面前放在手機,似乎並不很難。

筆者的二寶在讀一年級,今年也真正做到了親子共讀,單這一項,就受益匪淺,二寶的拼音,看圖寫話都有了進步,更重要的是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每天完成作業後,都會自己主動去看書。而每天晚飯後的公園散步,也基本每週帶孩子做一次戶外旅行,讓孩子放鬆一下心情,也開闊一下眼界。不一定非是掏錢的景觀,用心看一下,其實周圍的小村落都可以,哪怕是一條小河,都會讓他們高興半天。

其實最簡單的,佔住他們的時間,他們忙起來了,就沒有時間去看手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