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一場成功的演講,差的不單是一份PPT(篇六)

在幻燈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必要的,那這就意味著規律難以捉摸嗎?當然不是,優秀的幻燈片設計總是有共同之處的,學習應用這些規律就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幻燈片。下面我們就從七個角度,探討什麼樣的幻燈片是好的設計。

什麼是設計

設計在許多人的觀念中,是完成所有內容後所作的潤色,就像蛋糕做好後撒到上邊的一層糖霜,其實,設計是貫穿製作始終的,它不是裝飾,而是指導,是方法。

設計,指設計師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技術性的創作與創意活動;分開來講,設計可分為兩部分,先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理解制作中存在的需求與限制,然後將這些需求轉為對製作的方法指導,這是一個創造解決方案的過程,用來幫助改善他人生活,並且是以不易被察覺的方式進行。

你與一場成功的演講,差的不單是一份PPT(篇六)

在《演說之禪》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七個原則,用以指導幻燈片的設計,分別是信噪比原則、圖效優勢原則、留白原則與對比、重複、對齊和就近(後四項又被歸納為四大基本原則,載於《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一書),那要怎麼將這七項原則用於幻燈片製作呢?下面就來詳述:

信噪比

信噪比源於通信領域,在設計方面,它指的是幻燈片上相關內容與無關內容的比例,過多的無關內容降低了信噪比,並會造成理解困難,我們要做的就是留下真正有用的內容,讓觀眾能輕鬆理解,避免無效內容對主題的削弱。舉例來說,在內部演講中,需要讓每一頁PPT都標註著大大的公司logo嗎?在聽眾都理解這是公司內部資料時,那些佔據位置的logo就是噪聲,而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還是讓幻燈片保持乾淨簡潔。

在《視覺解說》一書中提到了“視覺特效差別最小化”原則,即“讓視覺元素差別儘可能細微,但仍保證清晰和效率。”這與信噪比的概念一致,能用最少的元素表達出適當內容,那其他模稜兩可的元素就屬於不必要。當然,有時某些元素可以達成與觀眾更好的溝通,這時我們放於幻燈片中也無可厚非,這是一個取捨和平衡的問題,信噪比只是需要遵循的原則之一,同時還應遵循其它的原則。

你與一場成功的演講,差的不單是一份PPT(篇六)

圖效優勢

圖效優勢就是指圖片相較於文字來說更容易被人們記住,特別是在較短或有限的時間之內接受某些信息時,圖效優勢更為明顯。《設計的基本原理》稱“圖效優勢的運用能幫人記憶關鍵信息,在為文字配圖的時候,應確保他們間的協調一致,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使用圖片是人與人交流之間的一種有效且自然的交流方式,孩童時代我們就能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圖片的使用方式之一。在傳達某些事實或情感時,使用圖片是一種更加便捷的方式,譬如我們在描述戰爭的殘酷時,用許許多多的詞彙也不如用一張戰爭對村莊和人民帶來的傷害來的貼切。

那我們怎麼用好圖片呢?首先,應保證圖片的品質和分辨率,低檔次的圖片只會帶給人一種不用心的感覺,具體怎麼找高質量、合適分辨率的圖片,可以關注小編,會在之後做一個高質量圖片網站合集,推薦給大家。然後,在幻燈片的製作中,應選擇切合主題的,與題目相關性不高的圖片會有跑題之嫌,最後要注意圖片與文字應保持合適的比例,避免兩者在視覺上的不協調。

你與一場成功的演講,差的不單是一份PPT(篇六)

留白

在篇五中,小編講述過留白的方法,它代表著簡約與精緻,合適的留白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合理使用留白甚至比堆砌內容更能吸引眼球,營造更濃烈的氛圍。

留白是帶有目的性的,與文字、圖片等內容一樣,留白也是一種設計元素,不過它不如圖片那樣“積極”罷了,新手常犯的一種錯誤就是在每一張幻燈片上都塞滿文字、圖標、圖畫、標註和公司logo,其實過多的元素只能讓人無從下手,並且不給人留以喘息的機會,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應有意使用留白。

設計中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巧妙利用留白就是達到畫面平衡的方法之一,設計優秀的幻燈片通常能引導觀眾的目光,而不用刻意尋找,所以要構建清晰有序的主次關係以及畫面元素的平衡,演說的內容便能展現地一清二楚。通過設計和安排元素地位置,空白也能產生有力的效果,圖片的選擇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講留白也視為一種元素的話,幻燈片內容便會帶來隨意感。

你與一場成功的演講,差的不單是一份PPT(篇六)

四大基本原則:對比、對齊、重複、就近

羅賓·威廉姆斯在其《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一書中,詳細講述了這四大基本原則,這裡簡述下四個原則,需要的話之後會對該書中的四項原則詳細解釋一番。

對比,是指突出事物的不同之處,它通過畫面中的設計佈局(遠近、詳略)、顏色(深淺、冷暖)或文字(大小、粗細)及位置產生對比效果,使得某些特點得以突顯,讓觀眾迅速抓住主要信息,調動觀眾的興趣,如果不使用對比,則會使內容平淡,容易產生混淆。

重複是指在幻燈片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使人產生協調、統一的感覺,比如可以在多張幻燈片中使用相同的主題顏色,或使用同一個搭配元素,但不要讓人產生視覺疲勞的不適感。

對齊的要點就是不要讓幻燈片的內容像是被隨意擺上去的,而是讓各元素像被無形的線條貫穿在一起,相互對應;不注意對齊的原則的話,各個元素會看起來不整齊,給人以業餘和粗糙的感覺。

就近原則又稱為“親密”原則,是指根據結構需要將某些相關元素擺放在一起,畫面就會不那麼鬆散,觀眾會認為相近的元素屬於一個整體,而不是做連線題,讓觀眾自己去找哪張圖片對應的哪段文字,這些告訴我們,每張幻燈片的元素不宜過多,否則會產生關係上的混亂,讓觀眾無所適從。

你與一場成功的演講,差的不單是一份PPT(篇六)

這些原則在幻燈片的設計中合理運用,能快速改善初學者PPT的雜亂無章、混亂無序的問題,合理運用上述技巧,能幫你的幻燈片製作更上一層樓,在幻燈片製作中體會吧。

這是小編讀《演說之禪》的第六篇讀書筆記,有條件的讀者可以閱讀原書,還望讀者多加關注哦!——載於頭條號、公眾號“職場枕邊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