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內心的希望

眺望---內心的希望

寧靜

眺望---內心的希望

潛心

眺望---內心的希望

融合

眺望

拿起書籤,慢慢的插在讀斷的位置,輕輕的合上裝訂古樸的書籍,湊到鼻上,深深的吸氣,帶著墨汁的書香,經鼻孔傳遞感知的腦細胞,然後經血液與神經直抵偉岸的心。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間開始自己對這種墨汁的書香由厭倦到習慣最後是喜歡。或許喜歡上的並不是印刷散發的那種氣味,而是上面記錄的文字,由文字傳遞出來的心靈上的契合吧。讀者、作者兩者甚至相隔十萬八千里的空間隔層又或者是在遙遠的國度,然而通過那油墨的文字來互相窺探著各自的心跡。從失敗者之中看到成功的潛伏,從教訓中吸取經驗,從頹廢中獲取力量,從成功中意識到危機。不同的道路卻有個共同的目的地------活。無論你屬於哪種生活的跡象,大千的世界沒有造就和你相同的眸子,給你相似的軌跡,似乎在告訴你的是你不是在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你還有同胞。

安妮寶貝,這位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寫作的女子,帶給我的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與影響。記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書籍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在我上完課回宿舍的途中經過一個路邊路攤,抱著一種打發時間的無聊隨便的翻看著各個包裝的精美的書籍,其中也包括她的合集。剛剛接觸的時候有點很不適應她的那種文筆,孤獨、淒涼、寂靜有時你還能感覺到一種血粼粼的慘痛。看完之後除了給你一種消極帶著悲觀的情趣的之外似乎你並沒有發現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含義是什麼,也就是說你根本就不知道她在說些什麼?可是那文字的悲慼情趣卻影響著你

或許是出於一種孤戚的感受,慢慢的接觸下去,我便慢慢的發現,她所要表述的是一種生活的現狀,一種摻雜自己現實與幻想的那種矛盾的結合體。帶著一種渴望卻又包涵著無奈的都市邊緣化的生活現實。這也是一類過活的狀態,他們可能背離現實的道德,觸犯人的某種承受的極限,表述著的是那種消極的絕望和妥協,最後成就是不倫不類。而這何嘗又不是一種警示呢?她在人最脆弱的地方插上了一把帶血的匕首,時刻讓你疼痛清醒,告訴你應該避免些什麼?她順著這種思路的延續,給你的卻是相反的方向,那是一種敘述也是一種提示。

書對於我來說只有讀而沒有記,不知道真的是自己的記憶力衰退還是本身就是一個缺板,自己每讀過一本書都會忘記上面講述的經典,留下的就是作者在書中的情趣,你甚至都記憶不起小說中的主人翁的名字,可卻能感受那種原有的脈絡。安妮的書也是,到目前為止看完的不止五本,可是沒有記住上面的一句經典詞句,雖然自己也覺得很美妙,可她那種感情在不斷的影響著我,甚至還有加深的痕跡,我不知道能不能從中真的走出來,我想隨著心跡來走。

書香淡漠,回想心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