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幫助過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的兩位功臣,一個被殺,一個逃走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四字合八字成語,眾人皆知也皆識其意。不過要問出自何處,想必盡乎不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可曾聽過?此句便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所言。

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報仇雪恨的主要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還有一個是大夫文種。越國滅掉吳國以後,范蠡就對文種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曾經幫助過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的兩位功臣,一個被殺,一個逃走

走狗烹

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這裡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後來走狗這個名詞就從這兒出來的。

范蠡大夫走了,他幹嘛去了?下海經商,據說還攜帶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下海經商,成了一個大富翁叫做陶朱公。

曾經幫助過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的兩位功臣,一個被殺,一個逃走

狡兔死

文種不走,文種說你看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現在是摘桃子的時候我幹嘛要走啊?他不走,結果越王勾踐送給他一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勾踐說,先生交給寡人七種殺人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地方用啊,是不是,就在先生身上試一試呢?那文種一聽就明白了,自殺了。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來歷。

曾經幫助過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的兩位功臣,一個被殺,一個逃走

飛鳥盡

范蠡走了,是因為他看得清局面,文種不走,是因為他看得見利益。有此,不難看出,局面形勢遠大於眼下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