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一名句也是写给生活中那些不惧长途跋涉,始终坚持梦想的人的。

人生从来没有坦途,我们孜孜追求的东西总是会遇到一些绊脚石,阻碍前进的步伐,尽管这样,一些人却总是在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理想的彼岸!

路遥便是其中的勇者,童年的屈辱,少年的贫困都没有让他熄灭梦想的火把,而是让它越烧越旺。

路遥并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他只读了延安大学,他的履历没有那么高大上,但路遥从来是不认命的人,他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作家。

小时饱读诗书的路遥有文学的天赋,在极端落魄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路遥的写作动力从哪里来的呢?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01,原生家庭的贫困让他萌生了摆脱自己命运的想法。不愿意平庸一生的人注定是不平凡的。

井底之蛙的世界便是那么一片小小的天空,鹰的世界在辽阔的天穹,路遥便是一只搏击长空的鹰。

路遥家境贫寒,因父母无力抚养众子女,将路遥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小学毕业后,伯父伯母便不再让他读书,拗不过他的坚持,终于同意每月给25市斤粮票,加上同学的接济,路遥勉强维持学业。

中学期间,路遥学习成绩优异,却是班里最贫寒的学生,常常饿极了去田里吃野菜,他的作品里也可看到他的影子。

中学后回到农村当民办教师的路遥仍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仍然坚持写作,梦想如同一座灯塔,始终照亮他前进的路。

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1973年,他上了延安大学,他终于可以逐渐靠近自己的梦想。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02,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他创作的恒久动力,他想把这些作为财富呈献给世人,让读者与他一同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1970年,路遥争取到了招工指标,他却把它让给了初恋女友林红,路遥因此接受审查,林红签了招工指标表后不久,便与他分手,他继续回到农村。

这段爱情经历在巜人生》中便可找到,只是变了一下角色而已。

路遥与妻子林达的爱情也是令人唏嘘的:他们因共同的兴趣"文学"相爱,林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路遥上大学,两人也是患难见真情,最后却离婚。

他的坎坷的情路也是他创作的火花,激发他创作的热情。

路遥作品里的爱情多为悲剧,这些与他的情感经历有关,同时也丰富了他的文学作品。

他把从生活中领略到的感悟融入作品中,从而催生了巜人生》,巜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03,

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了他持久的热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是他创作的不竭动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尽管人生充满坎坷,但路遥始终保持一颗向上的心。

路遥是热爱生活的,陕北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四季更迭都在他笔下生花,他塑造的那些各具人格魅力的形象总是栩栩如生,极好地反映了他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生活实苦,但路遥始终扼住命运的喉咙,用他的笔为人们展示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他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渗透于作品中,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路遥来源于底层,关注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是他的作品的灵魂所在,他为了写作,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从而塑造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作家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作家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现实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

路遥在《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中写道,“正因为如此,我在荣誉面前感到深深的惭愧。正因为如此,我在这惭愧中不由得深深地沉思。”

他有着优秀作家的良知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生活的感悟融入作品中,独辟蹊径,以至他的几部作品成为当时的扛鼎之作。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04,为了给祖国留下一部完整的著作,为了让自己不留下遗憾,也是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巨大动力。

路遥为了读者,笔耕不辍,作品多次获大奖,

巜惊心动魄的一幕》先后荣获“1979一1981年度《当代》文学荣誉奖”“文艺报中篇小说奖”和“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巜人生》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他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为了给读者留下更好的作品,在1982年至1988年期间,路遥奔波了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和集贸市场;访谈了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甚至走访了铜川煤矿,只要能触及的,他就竭力去触及。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在写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他的身体因过度疲劳已告急,经过治疗刚刚恢复一点,便舍命投身于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创作。

路遥以透支身体来写作,他是在用生命为大众写作。

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于1988年5月结束,巜平凡的世界》以史诗般的壮观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里程碑式的著作,1993年荣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直至现在,《平凡的世界》仍是广为传诵的现代力作,我们仍怀念那个黄士高坡上的路遥,那个用生命写作的作家!

用生命写作的路遥,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