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冬春季死苗啥原因?怎麼防治?

小麥生長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症狀,如小麥死苗,這是對小麥危害非常大的,最為常見的小麥冬春死苗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防治呢?

小麥冬春季死苗啥原因?怎麼防治?


一、小麥冬春死苗原因

1.內因係指小麥植株本身抵抗寒害和旱害的能力。栽培時若採用抗寒性差的小麥品種,遇凍害易出現死苗現象。

個別播種過早、冬前穗分化到二稜期的麥苗耐寒能力較弱,遇凍害常嚴重死苗。此外,一些晚播弱苗由於自身積累的糖分較少,遇寒害、旱害也容易出現死苗。

2.外因是指小麥植株本身之外的各種因素,如不利的氣候、土壤條件和不適當的栽培措施等。如夏秋季降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少雨雪、多寒風,會加劇土壤乾旱,使小麥分櫱節處在冷暖驟變的土層中,導致小麥生理脫水而死亡。再如,選種了弱冬性、分櫱節較淺的品種,幼苗受地溫影響較大溫差較大時也會出現死苗現象。此外,如果播種過晚、過深或過密,均易形成弱苗,不利於小麥安全越冬,特別在底墒不足的情況下不澆冬水,更易導致幼苗寒旱交加而死亡。

二、減少死苗的栽培措施

1.選用抗寒品種選用冬性強、抗寒性好的品種是防禦凍害死苗的有效措施。各地在引種時首先要了解品種的適應性,在考慮到其產量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抗寒性,所選的品種至少在本地大多數年份能安全越冬。

2.苗期灌溉對於底墒不足的早播麥田,可在分櫱期澆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適當追施少量化肥,促苗早發,以利幼苗安全越冬。對於晚播麥田的管理應以提高地溫和保墒為主,可進行中耕鬆土,苗期不宜澆水,否則會降低地溫,影響苗情升級轉化。

小麥冬春季死苗啥原因?怎麼防治?


3.適時冬灌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環境,調節耕層中的土壤養分,提高土壤的熱容量,促進植株生根且多分櫱,育出壯苗。澆冬水不僅有利於越冬保苗,還能減輕早春寒害、旱害和溫度劇烈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是預防小麥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澆冬水要適期,以夜凍晝消、氣溫在4℃時為宜,氣溫低於4℃時進行冬灌易發生凍害。冬灌應視土質、苗情、墒情而靈活掌握。黏土地應適當早澆,避免封凍前水分不能全部下滲而發生凌凍。沙土地應晚澆,部分下溼地、稻茬地或底墒好的麥田可不澆,但對於秸稈還田量較大的麥田必須澆冬水,以粉碎土團,凍死害蟲。

4.適時鎮壓鎮壓可破碎土團、彌實裂縫、踏實土壤,使麥根和土壤緊實結合,促進根系發育。此外,鎮壓還有提墒、保墒作用。

小麥冬春季死苗啥原因?怎麼防治?


5.適當覆蓋冬季鋪沙蓋麥、破土蓋麥,可以加深分櫱節的入土深度和保護近地層的葉片,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改善分櫱節處的水分狀況,起到保溫防凍的作用,一般覆土1-2釐米厚即可起到較好的防凍保苗效果。覆土的麥田在春季要及時清壟,在氣溫達5℃時將土清出田埂。對於抗寒性差的品種,播種淺且墒情差的麥田應及早蓋土。越冬期進行地膜覆蓋,可增溫保墒,有效地防止凍害,促進植株生長,從而增加植株分櫱並促使其發育成大櫱,提高分櫱成穗率。蓋膜時間以氣溫降至3℃時為宜,蓋早了容易徒長,蓋晚了葉片易受凍。晚播麥可在播後隨即蓋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