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夠吃嗎?需要囤糧嗎?兩部門告訴你

4日下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介紹,

近年來,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


秦玉雲介紹,我國糧食庫存的構成情況主要分三大類:第一,政府儲備。第二,政策性庫存。第三,企業商品庫存。此外還有一部分農戶存糧,這部分通常不統計在庫存範圍內。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這是我們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地方儲備糧就是按照能夠滿足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平衡區4.5個月市場供應量建立的。政策性庫存是國家實行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政策形成的庫存,這部分庫存數量相當可觀,常年在市場公開拍賣。企業商品庫存是指企業為了經營週轉需要建立的自有庫存。目前入統企業有4萬多家,這部分庫存規模數量也不小。


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秦玉雲說,“至於說要不要囤點大米,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順便提醒一下,在家裡大米、麵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蟲,放久了品質、口感都會下降,因此建議消費者朋友根據家庭需要適量購買。”


有記者提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國家開始限制糧食出口,特別是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國開始宣佈限制小麥、大米出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身邊可能會有些人因為擔心食品短缺而進行囤積搶購,請問我國糧食安全總體形勢如何?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回應說,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者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最近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很多人現在關心糧食夠不夠吃,要不要囤積。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四組數據,就能消除你以及周圍人對這個問題的顧慮。


第一組數據,糧食產量。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


第二組數據,人均糧食佔有量。2010年以來,我們國家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第三組數據,糧食庫存量。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庫存是充足的,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第四組數據,我國穀物進口量。我們國家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相當於不到300億斤,僅佔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我們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總得看,我國糧食是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老百姓家裡都是米麵無憂,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我們說,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也回應說,多年糧食豐收,庫存較為充裕;今年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口糧完全自給,國際對國內糧食市場影響有限;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我們有信心決心端牢中國人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