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古鎮文化底蘊最深厚?

老孫遁世無悶


春秋時期屬晉國,戰國時期屬趙國,秦時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北魏改名平遙縣。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怎麼樣?文化底蘊深厚嗎?


還有河南朱仙鎮,因為我對歷史上岳飛同志很是崇拜,民族英雄就是英雄。不管別人怎麼說,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

朱仙鎮的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孕育了早期人類文明,純屬時期鎮東南筑有啟封城,這時候的朱仙鎮已經形成了小型居民點,北宋末期,首次出現了史料記載的朱仙鎮。明清時期與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同為四大名鎮。是不是歷史底蘊也很深厚?
廣東佛山鎮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佛山就已是人口相當密集的部落,當時佛山的先民已經擁有較高製陶紡織技術了。


我們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所以有文化底蘊的古城古鎮還真不少,太多了,不能一一說完了,大家感覺哪座古鎮最有文化底蘊呢?歡迎留言討論。


拼在國際莊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各持己見、眾說紛紜,不過不論怎麼數應該都數不到這裡—武川鎮。武川鎮離現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不遠,在呼和浩特市轄區內有個武川縣。

好吧,說一說我推薦的理由。

1、歷史淵源。這裡出過一位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人物—宇文泰,在他的主導下成立了西魏,這可以說是隋唐帝國的前身。他通過一系列極富想象力的政策,混一了胡漢。比如為了團結漢人,他恢復了周禮,“復周禮”可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具體怎麼做的的這裡就不多敘述了。整合了鮮卑軍人和漢人士兵建立了府兵制。府兵制是北周,以及後來的隋朝能夠一統天下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軍事基礎。

武川鎮除了宇文泰,後來還出現了一系列聲威赫赫的大英雄,其中最傳奇的就是宇文泰封的柱國大將軍之一,獨孤信。獨孤信可比什麼國民岳父牛多了,他的女兒們嫁給了前後三個朝代的皇帝,這可是三朝帝國的岳父。獨孤信的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泰的兒子,後來成為北周的皇后;他的小女兒嫁給了大將軍楊忠的兒子,就是後來的隋文帝楊堅,這個小女兒,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獨孤皇后。獨孤信還有一個四女兒,嫁給了另一位柱國大將軍李虎的兒子,生了個兒子叫李淵,這就是唐高祖。

2、文化遺產。因為地處中原、草原、西域的過度地帶,文化非常豐富多元。不論是人文景觀還是自然風光都很值得一看。武川縣歸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管轄,所以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

【呼和浩特市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集散中心之一。有戰國趙、秦漢、明朝的古長城;有北魏盛樂古城遺址;有見證胡漢和親、被譽為民族團結象徵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黃教寺廟大召。有清朝管轄漠南、漠北等地的將軍衙署;有現存中國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標註的天文石刻圖的金鋼座舍利寶塔;有遼代萬部華嚴經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府;有號稱“召城瑰寶”的席力圖召。境內還有哈達門高原牧場、神泉生態旅遊風景區、“塞外西湖”哈素海。】(來自百度)

3、美食。這裡直接上圖了。不過還要重點說幾個特色美食。武川莜麵(據說有40多種做法)、綏遠燒賣、羊雜、焙子、蒙古奶茶、手扒肉、以及各種回民小吃。(圖片來自網絡)

4、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這裡是我的家鄉。草原的視野與武功,中原的精神與財富,在這裡融為一體,胡漢混血的隋唐皇室,從這裡出發,將出自中原的儒家普世主義理想,實現為一個莊嚴恢弘、燦爛奪目的大唐帝國。

5、推薦自駕遊










黃浩龍


說到文化底蘊深厚,我最瞭解的就是大遼西的朝陽了。這裡地處遼、蒙、翼三省交界,交通便利。這裡有世界鳥化石自然博物館,還有北票古生物化石遺址,有古建築南塔和北塔。朝陽在古生物界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朵花盛開的地方,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

朝陽古稱龍城,也稱柳城。城市人口現在為50萬人。朝陽人善良,勤勞,以農耕和發展旅遊業為主。

朝陽北塔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大約公元485年左右。整體為方型空心十三級密簷式磚築結構,塔四面磚雕四方佛像,內分天宮,地空,內存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一年四季,北塔的香火不斷,吸引了無數善男信女前來朝拜。

與北塔遙相對望的是南塔。南塔整體建築結構與北塔相似,方型中空十三級,塔高約45米,內供佛身舍利。南塔最壯麗的景觀叫“寶塔金燕”。每到夏天來臨就會有無數的燕子在南塔周圍上空盤旋飛舞,尤其在夕陽映照下,寶塔與燕子都成了黃金顏色,看上去金燕繞寶塔,景像頗為壯觀。吸引無數遊人駐足觀看、拍照。

南塔與北塔在上面遙相對望,地下有地道相通。現在南塔和北塔中間已建成古街,兩側有古化石博物館,各玩店古懂店,各種化石,樹化玉,佛珠手串,各種石器,琳瑯滿目,非常有文化氣息。

另外朝陽原來還有一座東塔,與南北二塔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並稱“三座塔”。朝陽古城,歷史悠久,悠悠的大淩河蜿蜒曲折盤繞著這塊風水寶地。




君子也愛財888


因為每一個古鎮都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很多東西是沒辦法進行比較的。

麗江古城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麗江古城是一座少數民族聚集的城市,納西古月、東巴儀式、占卜文化、古鎮酒吧以及納西族火把節,多彩的地方民族習俗和娛樂活動,構成了麗江古城文化別具一格的地方色彩和風格。

而西塘古鎮,則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西塘古鎮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江南得天獨厚的河渠水道,助力了西塘,人們沿河建屋,依水而居,自元代開始漸漸形成了集鎮。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恰當的形容。

兩個古鎮的共同之處是水多橋多,依水而建,依水而居。

麗江古城依山傍水,三河穿城、家家流水。

西塘更以“橋多、弄多、廊棚多”三大特色贏得遊人青睞。

白天的麗江古城,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到了夜晚,納西古樂與酒吧街的燈紅酒綠,相映成趣,古老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構成了麗江古城獨特的風景。

而西塘就少了那份熱鬧與喧囂。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西塘更像一個江南女子,溫婉安靜透著靈氣,讓你慢慢品味。

我是清音夜讀,你同意我的看法嗎?有不同看法的,期待和你一起討論交流,喜歡請關注點贊!


清音夜讀


我心目中最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應該是烏鎮。

烏鎮地處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西側,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兩省三市交界之處。交通便利,古鎮風光無限美,令人嚮往。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烏鎮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在烏鎮享受精神和身體的完全放鬆。

烏鎮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名人大家數不勝數,從一千多年前的梁昭明太子,到中國最早的鎮志編撰者沈平等。近、現代有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茅盾,海外華人文化界傳奇大師孫木心等等。

烏鎮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都是保留著古代時期的建築風格,大約在7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開始生活了。

在烏鎮,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源遠流長,他們承載歷史和文化。傳統碰撞現代,在烏鎮感受中國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現代東方生活的融合。

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因素。據說烏鎮歷史上橋樑最多時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橋”,現存30多座。 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雲橋和利濟橋。

  這些橋最早建於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於明清,有些橋還題有橋聯,如通濟橋:“寒樹煙中,盡烏戌六朝舊地;夕陽帆外,是吳興幾點遠山。”(朝南) “通雲門開數萬家西環浙水;題橋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和時分讓人感覺古老的感覺。

魅力烏鎮,不管白天黑夜都是如此的美麗,讓人流連忘返。當然也不乏有些遊客可能會認為一些古街道有什麼好看的,但是這些都是中國先人的偉大成就,我們應該感到自豪。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











時間都去哪兒了哎喲喂


就有一個非常有特色很漂亮的村落“張谷英村”

張谷英村位於湖南省岳陽市以東的渭洞筆架山和龍形山之下。地處岳陽、平江、汨羅三縣市交匯處,距離長沙、岳陽分別約150公里和70公里,為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築群落。

在明代洪武年間開始就有人在這裡。至今已存在了將近500多年的歷史。後來經過文物保護單位的修復,現在已經開發成為一個景區,成為湖北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有“天下第一村”、“民間故宮”之稱。

其始遷祖就是這位張谷英,張谷英是一位風水先生,他無意經過這裡的時候。漸漸地連山環繞形成一塊盆地,經過細緻勘測後,就發現這是一塊風水寶地。便產生了在這裡定居的念頭,還給後人留下了識時務,順天然,重教育,興禮儀的遺訓。後人便用他的名字命名。

張谷英村有明清建築1700多間,雖然經過了500多年,但是其基本的形狀還是被保留了下來。“上新層”“當大門”“潘家衝”三種比較完整的門庭,代表了整個村落的建築特色。張谷英村的很多景點是值得一提的。

其中就有一個大約22平方米的天井,滿足了採光通風的需求。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當大門是張古英村的樞紐大門,看起來非常氣派。也顯示出了這個地方家族興旺,人們生活富足。村內還有許多歷史悠久來頭不小的景點。

張谷英村是中國歷史名村。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下第一村,民間故宮等等頭銜。但是這個村落能一直保存到現在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這裡的人都以讀書為榮。曾有進士一人,舉人七人。到現在這種社會他又出了大學生240多人,還有博士生和留學生。

看我主頁文章有更多其它資料。


阿川見聞


這個問題很泛。

我生活在雲南昆明,這是一個多民族交融的地方,我覺得,古鎮文化在文化方向應該分為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那麼漢民族的古鎮應該在中原地區比較有代表,比如黃河流域的平遙古鎮,長江流域的紹興古鎮。少數民族地區的古鎮那就屬雲南麗江古鎮、大理古鎮、貴州千戶苗寨古鎮……


貪說的昌珠


武當山下的武當古鎮幾千年以來,道教文化深厚,多處古建築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具有代表性的是武當古鎮的玉虛宮,每天早晨有很多包括外國人在玉虛宮外大廣場練武術、太極拳、跑步健身。魯迅先生說過:中國文化的根柢在道教,道教的創始人老子道德經成為世界最暢銷的三大書籍之一。武當玉虛官附近的太極湖己被國家列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冬天裡的紅太陽


山西風陵渡古鎮,這裡人傑地靈。是風后所葬地。


丹青繪錦繡


河南淮陽。伏羲故都,神農故都,陳氏胡氏發源地,太昊陵,八卦亭,絃歌臺。沒有唯二,其是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