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做咖啡?

箴言201522


咖啡的學習因人而異,如果是希望成為專業的咖啡從業者,您應當到職業咖啡學校去接受培訓,或在實際工作中和你的師傅一起學習技能;如果您是愛好者,有著穩定的工作,希望自己在業餘時間能夠做的一手好咖啡,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狀態,您可以從某一種器具開始學,完全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硬件條件出發。

比如,您喜歡意式咖啡,加之自己的居所也有這樣的擺放條件,且經濟上也承擔得了,您完全可以買一個專業的意式咖啡機。我就有這樣的學員,咖啡做的毫不遜於專業的 Barista 。

再例如,您喜好手衝,喜好像品茶一樣的品嚐不同原產地的精品咖啡,喜歡在休息時間露一手,又有時間練習,手衝咖啡也能在家做的非常專業。

如果您收入水平一般,現在還租房子住著,但就是好上了咖啡,您可以使用法壓,如果能掌握要領加強練習,法壓達人也十分了得呀,豆叔就是個法壓達人,我曾經為我喜好法壓而寫了一句話:“無法壓,不專業”。

上述舉例,只是想說希望或掌握一點技巧,掌握一定的製作要領後,能夠經常的製作和品嚐,這樣才能逐漸培養自己的辨識能力和欣賞能力,這有點像連樂譜還不識呢,您上來想學作曲,這個跨度實在太大了,咱們先得學會識譜,然後才能漸漸培養欣賞能力吧。



快看這裡好好玩


要掌握咖啡的做法有2種方法:要麼到連鎖咖啡店兼職學習;要麼參加咖啡職業培訓課程。這兩種方式都是最快捷、最專業的學習途徑。

下面說說基本的

入門

市面上有很多本咖啡知識的入門書,比如《世界咖啡地圖》、《世界咖啡學》、《精品咖啡學》等等,都是系統瞭解咖啡知識不錯的方法。

從咖啡豆的種植到製成一杯咖啡,書中都有詳細的說明。不同的書籍各有側重,看一看目錄,找一找自己感興趣的側重點。

實操

實際上,衝速溶咖啡就是一種最基礎的咖啡衝煮操作。在速溶咖啡包裝上,有2個貫穿所有咖啡衝煮的數據:水溫和水量。

水溫能影響咖啡萃取的產地;水量,用專業的說辭,就是水和咖啡粉的比例,簡稱水粉比。

第二簡單的,就是衝煮掛耳咖啡。俗稱精品咖啡的旅行裝,掛耳咖啡操作起來也十分簡單。按照包裝上的指示,再配一個手衝咖啡的打圈手勢,掛耳咖啡就完成了。

掛耳咖啡的進階版,手衝咖啡。這需要更多的技術,瞭解咖啡粉的研磨度、水溫和水粉比。

手衝的器具有很多,例如法蘭絨、虹壓壺、聰明杯、愛樂壓、法壓壺等等,嘗試過一般手衝壺,不妨試一試這一些手衝器具。








木子飲食


初級愛好者:可以從書本、去咖啡館逛館簡單瞭解咖啡基本知識,比如拿鐵、卡布、美式之間區別。

書籍推薦:韓懷宗:《精品咖啡學》《咖啡學》

田口護:《咖啡品鑑大全》

從書籍中先了解咖啡知識,知道各個產地的不同風味。

不太建議一開始就去培訓班花個幾千塊學習課程,像Q-GRADE培訓都是有針對性的,而且收費貴。初學者可以去一些興趣班,比如你對拉花感興趣就可以去報名,對品鑑感興趣就可以去報名一些小型的杯測分享會,收費不貴,收穫頗豐。

在學習到一定程度之後,自己會對咖啡有一定的理解,再去報一些專業課程,這樣在上課的時候與老師才能有一個很好的互動,盲目的學習沒有什麼意義。灌輸式教學對成年人來說意義不大


裴衛勇


對於想學咖啡的新人,主要有三條路可選:

1. 去咖啡館工作

好處是會對咖啡消費市場有一個比較好的瞭解,咖啡飲品製作、營銷、裝飾什麼的都能學到點兒,當然也得看個人悟性哈,而且不用交學費還能一邊賺錢錢。

壞處是花費的時間比較長,而且不一定能遇到靠譜的老師教你,不過現在市場上大多能活下來的咖啡館,也都是靠餐靠酒這些基本維持著。星巴克、雕刻時光、貓的天空之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有一定門檻。一般的咖啡店,如果你啥也不會就只能從服務員做起,剛開始也只能刷刷杯子,打掃打掃衛生,所以比較費時間。

2. 靠自學成才

好處是不用花錢,想學神馬自己定;壞處是要自己花時間去收集整理學習資料,而且要有超強的自控力,

可以先買幾本咖啡相關的書籍,選幾本讀者評價好、自己喜歡的就行,然後再淘點咖啡器具,比如磨豆機、摩卡壺、手衝壺、法式濾壓壺、虹吸壺、拉花缸、打奶器...初步估計1000元左右,建議還是買質量好點兒的,畢竟以後自己還可以用嘛!

剩下的就自己照著書本、輔助網上的視屏一步一步摸索,大碗大碗的喝,這樣一來你的家人,朋友就有口福了,每天都有咖啡嘗,遇到什麼不懂的可以去論壇、貼吧或者來知乎求救。

3. 花錢報一個咖啡培訓班

好處是可以系統地學到一些“皮毛”,花費的時間短而且有靈活性,你可以選擇沒事的時間去學,大多一個月就可以;壞處是要交學費啦!各地都有咖啡培訓班什麼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其實呢,學的都差不多,會教你關於咖啡的一些歷史,咖啡品鑑方法,還有各種咖啡器具的操作方式,或者還會包括一點簡單的咖啡烘焙技術什麼的。

推薦書籍

《咖啡學》、《精品咖啡學》《咖啡品鑑大全》《精選咖啡:成為咖啡專家的第一本書》、《咖啡師指南》、《咖啡鑑賞手冊》、《完全咖啡知識手冊》、《咖啡賞味志》、《Latte Art 咖啡拉花的無限可能》、《拿鐵拉花-咖啡師進階技術教本,希望以上的這些能幫到你






勝哥美食堂


如何學習做咖啡

很多進入咖啡行業的新人都會問我怎麼做怎麼做,我就問他們說“你喜歡喝咖啡嗎?”很多人表示疑問,為什麼一定要喜歡,問過這個問題我才會帶他們慢慢走進咖啡的世界。

那麼到底該怎麼學習做咖啡呢

一,去一家咖啡館上班

二,去培訓機構上課

對於以上兩種我不想多說,只要去了都是會有所收穫的,我更想和大家分享,入行之後怎樣去學習,去進階。

首先,學會觀察,學會品鑑

觀察。即觀察同行/愛好者的製作方法,當你剛入行的時候一定會學習一些做法,通常大宗的培訓機構只會教會你一種大眾的或者說簡單的方法,以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剛學會做咖啡的時候只對做法有了解,不明白其中奧義,多方走訪很多咖啡館之後,看到很多方法,再進行思考/對比,才知道怎麼去改進。

品鑑。咖啡行業從業者應該有品鑑咖啡的能力,即知道手中咖啡的味道是否是好的,懂得如何判斷咖啡豆的狀態,如何擁有這些能力呢?多進行感官的訓練,多去咖啡館喝咖啡,當然要多去一些有名的咖啡館( 大連鎖除外),去喝喝大家的好味道,對自己的口味做一個矯正。

其次,懂得交流

交流。咖啡師這個職業,每個人都是樂與交流的,相信很多大咖啡館的咖啡師都樂於和你分享咖啡知識,如果有問題,大膽地走進咖啡館,在吧檯坐下,問裡面的咖啡師吧。

知識儲備

我所認識的咖啡人中,很多都讀萬卷書,有了強大的知識儲備,才能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做咖啡絕對不是動動手,做一杯咖啡而已,瞭解咖啡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細化咖啡製作的每一個過程,才是每一個咖啡人要做的。國內簡體版的書籍還是有不少可以看的,產量比較大的是臺灣,如果把中國大多數和咖啡有關的書看完,相信你對咖啡的認識也是非常深厚了,到時候我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開始著手外文書籍和外文文獻了。

說這些,鼓勵剛入行的咖啡人們更多充實自己,做好手中的咖啡,所有的製作過程和步驟都是最簡單的,而背後的原理和付出才是複雜的。

國內消費者真正懂咖啡的還不多,感謝大連鎖將咖啡帶來中國,真正把咖啡做好,是更多獨立咖啡館和咖啡人手中的責任

-------------

被日報團隊轉載了一下,這篇文我其實是是9個月前寫的,現在看來還是大差不差,關於口感那段可能有人會有誤解,現在我的觀點是:尋找自己喜歡的味道才是正事,如果你喝了一輪還是最愛羅布斯塔,那就去喝唄,沒人會說你,但是說回來,真的喝過那麼多風味之後會去選擇羅布斯塔嗎?

今天的更新其實是想讓所有準備進入咖啡行業的人慎重選擇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因為咖啡的道路並不是那麼簡單。

現在轉眼進入了資本的時代,幾千萬幾個億的資金砸向市場,有不少所謂的巨頭開始崛起,對於整個市場雖然都有推進作用,但是你未來在這個市場裡面能夠站在什麼位置。

如果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我並不建議你們直接去咖啡行業去做咖啡師這樣的一線工作,因為一線的門檻比較低,就意味著人多,錢少,即使我們不是衝著錢去的,如果你衝在一線成為咖啡師且沒有找到晉升的機會,當你想要轉回所學的專業時,你的專業知識都已經生疏,只能繼續做咖啡。

據我瞭解,整個市場的人員流動性很大,很多小店的咖啡師很難堅持很多年,我們終究要面對生活,生活對你要求就是工資至少能養活自己,很多咖啡師抱著工資少一點也沒關係的心態來做咖啡,做了幾年也紛紛轉行。

這裡不是要打擊大家,或者對咖啡師一線的身份提出質疑,如果你要進入咖啡行業,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你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自己系統得學習完咖啡,你是否可以堅持多年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是否有備用資金萬一不做咖啡師了可以開店,當然,還有如果你倒閉了你是否還有備用備用資金東山再起....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真的能夠堅持,是否真的心裡有方向,你也可以上個班,把咖啡當作自己的興趣愛好,現在大家都拿了投資做事,短時間內很多咖啡的價格都是很便宜的,先了解,再入坑

再回首這個問題,我還發現有一點我忘了說了

如果只是一個愛好者想學習咖啡怎麼辦?

首先,都想學咖啡了,先拿錢出來去買咖啡喝,可以試著和咖啡師們扯扯聊聊,對手中的咖啡多瞭解瞭解,不知道怎麼聊?沒關係,我給你幾個例句

“哇,這個好好喝啊,這個是什麼咖啡豆做的?“

“哇,這個好好喝啊,和上次和的xxx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啊?“

“哇,這個好好喝啊,這個跟星巴克有什麼不一樣啊?“

“哇,這個好好喝啊,我在家也能做出來嗎?“

嗯,就是這樣,適當的誇獎一下,咖啡師一定很樂意和你交流

然後,訂閱一下咖啡雜誌,咖啡館借閱也可以,多關注關注知乎咖啡話題,訂閱一些相關的公眾號等等,總之就是多讀書多看報少喝奶茶多睡覺

再然後,有了一定了解,覺得自己還有時間可以更加深入瞭解的時候,就可以看看市面上一些興趣班了,考個小證書什麼的,成為一個高級愛好者

當你成為高級愛好者之後,後面的事情應該就不用我建議了

最後作為一個過來人,給您幾個建議供參考。也是結合我自己的經驗給您一些建議。

我自己做這個行業也十年了,也是從小白開始。一開始學習,切記,理念很重要,只要學習這個行業,啟蒙的初始需跟對老師,老師的一切理念和操作水準,往往影響著你後面對待咖啡行業的態度。

可能,有些人會和你說,咖啡行業不好做,賠錢等等一些列問題,我想說的是,再難做的行業,也會有行業翹楚,也會有行業老大,不是行業難做,而是越來越專業,淘汰了那些不專業,得過且過的人。

所以,建議不要去什麼星巴克,什麼連鎖品牌去學習,去當學徒,都是打雜的。可能你會遇到一個師傅帶你,但是我們要說,師傅是不是也學習的不太好呢?如果你養成了一些錯誤的操作習慣,到了後期,也是很難糾正的。

咖啡學習不是簡單的那幾下操作就決定了咖啡的出品,而是需要通曉理論,理論不是說固定做法,而是簡單科學原理。原理會幫助一個咖啡人在後面的操作中糾正錯誤自己自己思考學習,並不斷進步。

學習還是去花錢學習,有很多細節都是需要手把手教,要不然,自己去悟說實話,需要很長時間,有時可能所有的操作都沒問題,但是就是做不出來,可能你浪費了一星期,但是老師一句話就能讓你明白為什麼,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可能老師教你,都能學習3-5個拉花了

當然,也要做一個長遠的打算,我學習咖啡究竟是為什麼?熱愛?就想吃這碗飯?還是以後打算開個店。有很多行業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咖啡就是其中一項。很多老人眼裡,這個行業就是玩水的,其實要深度學習,你會發現,這是門手藝,而且是一門精緻的手藝,可以讓你探究一輩子。有時也要說,如果加上你也熱愛這一行,那就是幹了一輩子自己喜歡的行業,何樂而不為。

學習要知道學習什麼比較重要:咖啡就像學習開車,理論+實操,實操中的錯誤用理論去進行指導。就像您在科目一里學習所有的東西,即使打了滿分,你也不能開車,一個道理。所以實操是需要大量的手把手指正細節的。不要只想著買一本書就能萬事大吉,書裡寫的再詳細,你不上手做,也不會明白書裡寫的代表啥意思。

學習咖啡,也要付出一些艱辛。這是一個餐飲行業,就要大量喝咖啡,咖啡喝多了才能通曉所謂的好壞,正確,錯誤,才能明白別人口中的風味多樣性,才能真正瞭解打開入行大門的金鑰匙到底是什麼。很多人熱愛咖啡,挖掘深度的消費者群體,咖啡香氣就是最重要的需要學習的東西。

當然。也要知道學習的內容我一般給自己的學生介紹的咖啡課程包括:黑咖啡製作和品鑑,分產地,產區,處理方式,等級問題,大概要嘗試22-25款豆子,包括常規豆和非常規處理方式的豆子,也有瑰夏等這類名豆。再加上水溫研磨度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如何運用理論進行客戶推薦等。

濃縮咖啡基礎製作,專業調整,奶泡打發,配方,到最後拉花(不學簡單的桃心,包括鬱金香,樹葉,簡單壓紋等)。

所以這樣學習,可以達到開店2年左右的中級以上水準。如果學習後,達不到這樣的水準,應聘也比較難,想打工,也只能是簡單的服務員。

說回來,看書確實可以達到學習理論的知識,不過,有時候書本記得東西不太切合實際,也就是你開店時,當地人的選擇實際。舉個例子:大部分好的貴的豆子都是酸為主,香氣很特殊有果味,可大部分人不喜歡,您還推薦這樣的咖啡,無論你怎麼解釋品質好,也是作用不大的。所以,書本和實際往往是有些東西不太一樣。所以推薦誘導需要時間,需要你去積累客人。

說到這裡,就是一定要在學習技術後去打幾分工,結合互聯網,宣傳自己。當然咖啡館就是老闆文化,賣的不僅僅是咖啡,更是老闆本人對咖啡的理解和熱情態度。所謂的匠人精神的滲透。店裡打工也能學到為人服務的態度,吧檯裡的管理,物料的儲存和使用,盤點,最後學習稅務和營業執照等。所以,不要小瞧一個行業,你學習咖啡不僅僅是學習技術,更多的是經營層面的東西。不管你和誰學習,不要只陷在技術領域不出來,別忘了,生意之道是生存法則。所謂的優勝劣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