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0年的半旗默哀

2020年4月4日,清明,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今晨,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致哀,是为表达对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之怀念。稍微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明白降半旗致哀意味着什么:上一次降半旗,是哀悼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牺牲者;再往前,降半旗是哀悼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遇袭中牺牲的同志;再往前是1997年,哀悼总设计师去世;再往前就是1976年三次降半旗,分别哀悼总理、总司令、主席去世。

公元2020年的半旗默哀

01

这半旗,相信所有人都有感触。

这波疫情,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哪怕只是处于隔离状态的你,其实也是战士。因为隔离,也是在战斗。

疫情之下那些值守工作岗位的人员,更像是前线的士兵,有各自的荣光。

医护人员,更像是逆行者,或者说是攻坚者。我想起李文亮医生,他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我还记得那个瞬间,得知他离世的消息时,内心仿佛被锤子重击一下。

常言道,时代的尘埃落到个人身上,那也是一座大山。李文亮医生,就牺牲于时代的尘埃之下,成了烈士。

成为烈士的李文亮医生,再一次让这个世界感受到烈士二字的厚重。


公元2020年的半旗默哀


因为每一个烈士,都是被时代尘埃击中的个体

所以烈士二字,对寻常个体可能很遥远,却是沉淀在集体精神深处最宝贵的记忆。

每一位烈士都在为集体主义添砖加瓦。不论任何时代,烈士都是集体主义精神之象征。

中国能够在这波汹涌的疫情中率先稳住局面,依赖的就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当我回顾历史,想到屈原、岳飞、文天祥、于谦、谭嗣同等民族英雄们,想到革命战争年代的众多烈士们,相到和平年代为建设奉献一生的模范们,想到在历次灾难中牺牲的逆行者们,他们的精神一脉相承,构成华夏文明精神世界中的喜马拉雅。

尽管如此,我心中仍然有一个希望,就是将来有朝一日,这个世界可以不用英雄们去牺牲,而是让他们尽情享受世间的鲜花、掌声与拥戴,享受物质与荣耀。

02

从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陆地上汽车、火车鸣笛,水面上的舰船鸣笛,空中的防空警报鸣响。这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警醒。

那三分钟时间,我走在马路上,耳边听着防空警报,眼见有人在路边默哀,有人在继续行走,也有人满不在乎地抽烟或聊天。我想到在大学时代读过一首苏联诗人在战后写的怀念战友的诗篇,而今我已经忘记那个诗人的名字,也不知从哪里去找那首诗,但我记得那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战争还在继续时,对于牺牲的战友不是那么悲痛,因为自己随时可能牺牲,感觉彼此的距离并不遥远;战争结束之后才感觉刻骨铭心的痛苦,因为意识到彼此彻底阴阳两隔、彻底分离。

那三分钟的默哀,让人意识到,这场世界级的疫情保卫战中,那些和李文亮医生一样被时代尘埃击中的牺牲者已经永远离去。

公元2020年的半旗默哀

他们并不是一系列数字,而是天地间鲜活的生命、曾在这世间走来走去,是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如今已经永远离开。他们留下的是需要缝合的家庭和亲朋的思念。

03

逝者已逝,但世界并未太平,战斗仍然在继续。

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控制,但却在世界其他地方爆发,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百万。大家都希望这该死的疫情赶快结束;但按照现在的趋势看,百万这个数字远不是尽头。

因为目前的百万,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世界。

印度、东盟,人口总数远超欧美,医疗水平远低于欧美,检查能力远低于欧美,而且鉴于它们的社会组织方式,根本不具备完全隔离的条件。如果那里无法控制,后果可想而知。还有非洲,他们更为薄弱。

世界原本是一个地球村,而疫情正在把它割裂为孤岛。

确诊基数越大,传染的人数会越大,形势越发难以控制。

因此每个尚在天地间行走的个体,依然存在被时代尘埃击中的危险。


公元2020年的半旗默哀


​从凡夫小民的立场看,时代尘埃远不止一种——

还得面对物价上涨,从理发店到火锅店,凡是能开门营业的,基本上都在盘算着涨价。他们涨价的理由也很充分,成本都在涨。尤其是产粮国禁止出口粮食,让物价蠢蠢欲动。

物价上涨的同时,工资却很难涨,弄不好还要面临失业或降薪,因为这种情况下,你永远分不清困难和明天谁先来。日子不一定会节衣缩食,但一定要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至少要在思想上准备好。

房贷、车贷、房租不会降,它们平时也许只是恶宠,现在随时可能化身为群狼。它们不仅吞噬你的资金链,同时也考验着你的神经。

为什么古语说“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因为只有太平的世道,生存成本才最低廉。

所以空中尖锐的鸣笛,不仅是哀悼逝者,也是警醒生者。逝者已去,生者依然要负重前行。逝者用自己生命诠释的集体主义精神,是生者前行的灯塔。

2020年的世界,注定不太平,它会告诉你负重前行也是一种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