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是極其有限而寶貴的,人們常形容“時光似流水”,因為它的不可複製、不可逆性,時間又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擁有同樣多的時間,雖然擁有的時間資源是一樣的,可是由於對待時間態度的不同,所產生質量和收益卻千差萬別。

有的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面對時間是無助的,想抓卻又抓不住,轉眼即逝;有的人對待時間是彷徨的,不知道該做什麼?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人對待時間是日復一日的消磨、碌碌無為,直到白了少年頭方幡然悔悟……

於是,有的消極、敷衍、得過且過;有的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有的人明知時間寶貴,卻總是遲疑、不付諸行動,眼睜睜地看著時間和機會溜走;有些人對時間搖擺不定、恣意妄為,高興時分秒必爭,失意時,將時間消耗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對時間缺乏敬畏心;有些人奉行“時間就是金錢”,一切向錢看,他們把自己當成了賺錢的機器,甚至不惜透支健康。

一個人如何對待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種緩慢的疊加,用持續精進的能力,撬動更大的可能,這就是精進。(採銅)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精準地使用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給我們帶來高質量、高效率、日益精進的人生呢?

一個很“厲害”的人,必須深諳用什麼方法,讓自己最大程度地從時間中獲益。

作家採銅的《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的第一章《時間之尺》,在對待時間的態度上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一、“鄭重”的態度

《時間之尺》首先講到民國時期的大學者梁漱溟先生曾提出過對待時間的態度是“鄭重”。那就是:不敷衍、不遲疑、不搖擺,認真聚焦於當下的事情,自覺而專注地投入。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極避世,就像孩子在玩遊戲時,全神貫注,全程投入。

孩子玩遊戲都這麼鄭重,反觀我們成年人卻以戲謔的態度去恣意浪費自己的時間和人生,在這一點上,孩子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所以,對待時間要懷有敬畏之心,“鄭重”是必備的態度。因恪守本心而事情輕重緩急,因盡全力無保留而事竟成。

如果說“鄭重”是人文學者從個人經歷和學識出發內省而來的洞見,那麼現代心理學家則採用更科學的方法,給出了關於人與時間關係的更深入的見解。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二、5種時間視角

斯坦福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了時間視角一詞,表明了人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態度,以及對待不同的事物應該有不同的策略。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時間視角被劃分5類,按照過去、當下、未來分為:

【過去】

1、 積極過去視角:具有這種視角的人(優點)總是以積極的心態往回看,他們懷舊,經常懷念過去美好的事物,珍視親情和友情,對已經擁有的東西懷有感恩之心。(缺點)容易忽視當下的快樂。

2、 消極過去視角:(缺點)具有這種視角的人總是以消極的心態往回看,他們經常回憶人生中的負面經歷,沉浸在以前的傷害中無法自拔,因而出現的心理問題風險比較大。

【當下】

3、 享樂主義視角:(優點)具有此視角的人,總是以享樂的心態看待當下,他們認為及時行樂是第一要務,回首過去和展望未來都沒有太大必要,盡情享受當下便好了。他們的幸福感比較高,(缺點)但出現成癮行為如吸菸、酗酒或暴飲暴食的風險比較大。

4、 宿命論視角:(缺點)具有宿命論視角的人,他們對現實發生的事情感到無能為力,認為一切都是命中註定,自己只能順從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未來】

5、 未來視角:(優點)具有此視角的人,總是習慣性往前看,為未來謀劃,他們具有前瞻性,更關注有待完成的目標和任務。為了完成未來的目標,他們願意捨棄當下的享樂,更加有效利用時間,因而更容易取得很高的成就。(缺點)但是由於一直在為未來擔心,所以幸福感並不強。

以上5種時間視角,其中的消極過去視角和宿命論視角的負面作用較明顯,給人以頹廢、喪的感覺,所以較少採用。

鼓勵多采用積極過去視角、享樂主義視角和未來視角等三種視角,作者建議最好採用混合折中的方式,採用的時候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結合不同的時間、人物、場景等而靈活機動的選擇相對應的視角。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工作時:當一個人忙於工作時,建議使用未來視角,因為工作要求有計劃性、目標性、執行力和工作效率,這時候用未來視角,能使當下的行動更好地接近工作目標,使你的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

休閒時: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後,你就要撇開工作上的事情,專心享受工作之外的屬於你個人的閒暇時光,比如:看看電視、聽聽音樂、看看書、做做健身等等來放鬆自己,此時採用享樂主義時間視角非常合適。

逢年過節和長輩團聚時:當你在休假或者在逢年過節時,回到老家和父母等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其樂融融,親情血濃於水,更會使你不知不覺回憶起先前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快樂時光,從而更能激發你的幸福感,這時就要用積極過去視角

可是以上常用的三種時間視角各有優缺點,還有侷限性,於是,同樣研究時間視角的瑞典心理學家林德沃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更趨完善的“平衡式時間視角

”。

三、平衡式時間視角

“平衡式時間視角”是以梁漱溟先生提倡的“鄭重”為前提,還囊括“過去”和“未來”的包容性:並積極運用過去積累的經驗;適度地思考未來,對新目標充滿嚮往;還要活在當下,這樣既能補充生活的能量,享受現實帶來的快樂,還能更好地認清自己。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四、最後,我們該如何來對待時間?總結如下:

《精進—時間之尺》: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1、 用平衡的觀點看待過去、現在和未來,用鄭重的態度過好當下生活。並從現在出發聯結過去和未來;

2、 明確工作和時間的界限,用未來視角工作,用享樂視角生活、用積極過去視角在閒暇時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3、 使用“時間之尺”審視事物的長期價值,儘可能刪減非必要事件;

4、 讓“遠期未來”更加具體,為“近期未來”增加挑戰;

5、 把握好做事的節奏,區分“求快”和“求慢”事件的運用。

6、 提升時間使用的“深度”,減少被動式休閒,保持至少一項長期業餘愛好。

總而言之,《精進》是一本可以改變人們思維、提升自我的書籍。它闡述了事物的多面性,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其中的奧妙,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從而獲得多元化的知識,有助於我們更精準去理解事物的本質,主動成長,持續精進,直至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