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公元1360年,建漢國稱帝的陳友諒,率領他的漢軍攻陷太平(今安徽省當塗縣)。氣焰囂張的陳友諒,磨刀霍霍,他下一個目標就是朱元璋!

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此時朱元璋的大帳裡,燈火通明,眼看一場大戰在即,制定合理的戰術是迫在眉睫!但陳友諒的實力太強大了,朱元璋手下的謀臣大將,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發言的小數人中,有的認為先避其鋒芒,再退守鐘山(南京)、還有的直接勸朱元璋投降……無奈的朱元璋望著這些與他出生入死的幫手,卻不知說什麼才好……

“凡言降者或議逃者,應盡誅之”!這一句話聲音雖然不大,但充滿了力量,就像一聲驚雷打破夜空的靜寂!包括朱元璋在內,大家怎麼也沒想到,平時沉默言少的青田先生,在此時竟說出了這樣激昂的話語!朱元璋更是為之一振,滿身的熱血都已沸騰……

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青田先生說:“天道後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制勝,以成王業,在此舉也”!在此突臨強敵、內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正是青田先生這一席話,撥開迷霧,點破形勢,燃起了大家眾志成城對抗陳友諒的決心!

那麼這位青田先生是誰呢。他名劉基,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人(今屬浙江溫州文成縣人),故稱青田先生,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洪武三年,封誠意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亦稱他文成公。

說起劉伯溫,人們常常把他和唐朝的李淳風,袁天罡放到一起。相傳他們上知天聞,下知地理,更能預知後世吉凶,有如神仙轉世。真實的劉伯溫的確有過人之處,但並非傳言所說的那樣,如果真有那麼神,豈會死於非命!今天我們就來揭秘被神化的劉伯溫。

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劉伯溫小時候聰慧過人、敏而好學,其父教他讀書,過目不忘,因此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十七歲時,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修習程朱理學,接受儒家的教育。修習之餘,劉伯溫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鑽研揣摩,日益精進。

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便開始了探秘之行,竟偶然讓他找到隱藏在這裡的明教。真是要有多意外就有多意外,不知道接待他的是不是張無忌哈(開個玩笑)。同時要多驚喜也有多驚喜,劉伯溫不但找到了古書《奇門遁甲》,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

劉伯溫的虛心好學加上他出眾的才智,大家都說他有魏徵、孔明之才。學而優則仕!二十三歲的劉伯溫帶著滿腔的熱血,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本是喜事,可惜時不侍伯溫,正時元末,兵荒馬亂,戰火連連,考中進士的劉伯溫只能回家閒居。

三年之後,元朝廷徵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嫉惡如仇的劉伯溫,因檢舉他人腐敗,屢遭責難,一氣之下劉伯溫上書辭職,再次回家賦閒。一直到了公元1352年七月,再次啟用他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命他輔助當地政府平定浙東一帶以方國珍為首的盜賊。

可是元左丞相帖裡帖木兒欲招安方國珍,但是劉伯溫認為方氏兄弟為首犯,不殺無法警示眾人。狡詐的方國珍為免一死,開始重金賄賂各級官府,最後不但被招安,還授以官職。當上官的方國珍,開始聯合收買的官員,攻擊劉伯溫。正直不阿的劉伯溫一怒之下再一次辭官還鄉,自此對元朝官場的腐敗寒心到了極點!

公元1360年,劉伯溫被朱元璋請至應天,做了一名謀臣。劉伯溫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的策略,輔佐朱元璋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並建議朱元璋脫離“小明王”韓林兒,擴張自己的勢力,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特別是在公元1367年,劉伯溫參與制定了滅元方略,助朱元璋成功滅掉元朝,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大明王朝建立後,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月下旬,劉伯溫感染風寒,臥床不起。朱元璋得知後,派胡惟庸帶御醫探望。按照御醫開的藥方,抓藥回來煎服之後,劉伯溫只覺得肚子裡好像有一些石塊擠壓在一起,說不出的痛苦。

到了農曆二月,劉伯溫抱病參見朱元璋,婉轉的向朱元璋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用御醫所開藥石之後,身體更加不適的情形。可此時的朱元璋,只是輕描淡寫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些聽著本該讓人舒心的話,卻如一把把冷箭刺進劉伯溫的心裡。三月下旬,已經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在朱元璋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返鄉後,劉伯溫拒絕親人和鄉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儘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農曆四月十六,劉伯溫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

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那朱元璋為什麼想殺劉伯溫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劉伯溫參入了當時朝廷的黨爭!在明朝建立之後,朝廷中的大臣形成了兩個派別,兩個派別以地域劃分,即淮西集團與浙東集團,自此開始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淮西集團以朱元璋老鄉會為主,首領為李善長,與之抗衡的浙東集團首領正是劉伯溫。

老謀深算的朱元璋,早已對劉伯溫失去了最初的信任,明知胡惟庸與劉伯溫勢同水火,卻還命其去探視劉伯溫,不得不說這招借刀殺人用的著實漂亮!

劉伯溫一言成就朱元璋,朱元璋一計巧殺劉伯溫

正是,人生浮沉一信間,回首應思劉青田。百善不抵一事惡,千秋功罪誰人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