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孤儿陆羽的励志史,他泡了一杯怎样的茶?

在唐朝时,复州竟陵有个龙盖寺,寺内有位高僧,法号智积禅师。有一天,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隐隐听到桥下大雁哀鸣之声。出于出家人的慈悲之心,禅师来到桥下,惊奇的发现,几只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当时天冷,男婴被冻得面色发青,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到大雁用翅膀给婴儿取暖,这另智积禅师很受感动。他俯身抱起男婴,将他放入自己的怀里,快步赶回了龙盖寺。这些大雁见男婴被人收留,在空中盘旋了数圈,展翅南飞。

唐朝孤儿陆羽的励志史,他泡了一杯怎样的茶?

男婴被带到龙盖寺,由和尚们抚养,慢慢的长大了。男孩平日里就是在寺院里到处跑着玩,有一些香客见他可怜,时长也会陪他玩会儿。不觉间,九年过去了,这个男孩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男孩却说什么也不愿意。问他为何不愿归依佛门?男孩支支吾吾的道出了原因:“佛门弟子,活着一个兄弟也没有,死了也没有后代,我听说儒家有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没有孝,所以我不想出家”。智积禅师听男孩如此说话,真是万分惊讶。男孩又鼓足勇气对禅师说:“我想去学儒家的学问”!这句话一出,也不淡定了。

唐朝孤儿陆羽的励志史,他泡了一杯怎样的茶?

智积禅师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救下并抚养长大的男孩,竟会如此让自己心寒!为了让男孩悔悟回头,智积禅师就用繁重的“事务”惩罚他。男孩被派去“扫地,扫厕所,修房子,盖墙头,不此这些,还要放牛。尽管每天都很辛苦,但男孩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智积禅师只能又把他禁闭寺中,找了位年老的和尚的看管他,希望能用佛法慢慢感悟这孩子。

眨眼又过了三年。有一天,男孩趁人不备,竟逃出了龙盖寺。智积禅师听到这消息,仰天长叹……

男孩跑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班主看他也算机灵,就收留了他。问这男孩,有名字吗?男孩笑了笑回答到,他叫陆羽。

从此小陆羽作了优伶,正式进入了演艺圈。优伶是古时对艺人、演员的称呼,优指的是男演员,伶说的是女演员。别看小陆羽,长的不帅,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那时候没有金马奖,如果有,绝对也能拿个最佳男演员。除了演技好,小陆羽还经常搞创作,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就这样,陆羽在唐朝的演艺圈发展的红红火火。

唐朝孤儿陆羽的励志史,他泡了一杯怎样的茶?

到了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李齐物十分欣赏陆羽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从此,陆羽告别了演艺界,开始跟着邹夫子好好学习。这一学,就是六年。天宝十一年,陆羽毕业,出师下了山。此时的陆羽对茶有了兴趣。他决心写一部关于茶的著作。从此陆羽开始品茶鉴水。到了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唐朝孤儿陆羽的励志史,他泡了一杯怎样的茶?

到了乾元元年,陆羽来到升州,寄居栖霞寺,专心钻研茶事。到了第二年,陆羽又来到丹阳,对茶的钻研是最来最精。上元元年,陆羽来到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

陆羽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正是有了陆羽《茶经》,世上才有了茶字。

唐朝孤儿陆羽的励志史,他泡了一杯怎样的茶?

《茶经》一出,在当时就已竞相传抄,《新唐书隐逸传》说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就是说,有了茶经,大家才知道怎么好好的喝茶。当时卖茶的人甚至将陆羽塑成陶象置于灶上,奉为茶神。活着能封神的,当今也只有马云了。

《茶经》不止推动了唐以后茶叶的生产和茶文化的传播,更是影响了世界千年的茶文化。

纵观陆羽的一生,幼年托身佛寺,少年敏而好学,中年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一生钻研茶道,终写下传世的名著。有了陆羽才有了茶,而陆羽就像茶,入口苦涩,却回味甘甜,意境悠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