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舊記憶,60,70後耳熟能詳;80,90後是否目瞪口呆?

曾幾何時,一些舊記憶退出了 生活舞臺,但是對於經歷這些記憶的50後,60後,70後的 人們記憶尤存,對於80後,90後,00後的 人則是使其目瞪口呆了。

那 時候人們每個月頭等大事就是買米。每個月發了 工資,第一件 事就 是 奔去糧店買夠一個月糧食米麵油,都必須用糧票面票油票才有得供應,大米價格1角4分9一斤。糧店只有公家經營。早上外出吃早餐,8分錢加2兩糧票一碗素粉,再加4分錢就可以吃一碗肉粉;2分一 根油條(麻花),3分一碗熱騰騰的 豆漿。最熱鬧莫過於大年夜守開鍋粽:除夕那晚,家家戶戶門口支起口大鍋煮粽子,大塊柴火燒得很紅火,大鍋裡頭粽子塊頭很 大。在寒冷的 年夜,一家老小圍在燒得紅火暖和的煮粽子火堆旁,咬上一口熱騰騰酥爛爛的開鍋粽,幸福與滿足溢於言表。

這些舊記憶,60,70後耳熟能詳;80,90後是否目瞪口呆?

過節少不 了殺雞殺鴨,然後那時間段就會有搖著叮噹走村竄巷的貨郎吆喝收鴨毛和雞腎皮(中藥名叫雞內金),價格按照鴨子毛多少和雞腎皮大小完好程度決定,一般3角~6角一付鴨子毛,4角~8角一個雞腎皮。

那 時候公共汽車線路很 少,按站收費,一站2分錢,最貴全程2角錢。面值最大的人民幣是10元,幾乎可以買下百貨店的所有東西:一分錢一顆水果糖,一分錢一 支繡花針,一分錢一 顆紐扣,一粒火石,一貼捲菸紙~~~~~幾乎是 1分,2分,5分鋼鏰兒的 天下。

這些舊記憶,60,70後耳熟能詳;80,90後是否目瞪口呆?

那 時候婚嫁少不了縫紉機,電視機,收錄機,當時稱三大件。當時的 電視機其圖像是 黑白顯示的,絕對屬於奢侈品。每晚夜幕降臨,買有黑白電視機的 人們就把電視機扛出來放穩在大門口開機放電視節目,給沒有買得起電視機的大小鄰居圍著觀看,一來 可以炫耀我 家有 黑白電視機了 呢 !二來那 時候大夥確實喜歡人多圍聚,其樂融融的氛圍,一點都 不 嫌嘈雜麻煩。當時熱播劇有《血疑》,《排球女將》,《鐵臂阿童木》等,都是 日本劇。相信許多50後,60後,70後印象深刻,久不久會突然蹦起來用力一揮手大喝一聲:晴空霹靂!就差沒翻個筋斗了。————那是《排球女將》電視劇裡面女豬腳釦排球的鏡頭。

這些舊記憶,像散落的 珍珠點綴在50後,60後,70後人們的腦海裡,對於80後,90後,00後的人們,是否會覺得目瞪口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