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有哪些?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有關幼兒園教學小學化的弊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在我們這裡,幼兒園講小學知識只發生在私立幼兒園,公立幼兒園是不允許講小學知識的。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提前學,到了一年級就跟不上,所以,很多家長會將孩子送到私立幼兒園,或者在上大班的時候,將孩子從公立幼兒園轉到私立幼兒園。

的確,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會讓孩子有一些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僅體現在學習知識這個方面,還包括紀律、習慣等,但大多數家長看重的是孩子跟不跟得上課。我家老大現在上一年級,上半學期給我的感觸就是,上了私立幼兒園的孩子學習很輕鬆,尤其是在學拼音上,沒有困難。但下半年,情況就不一樣了,以語文為例,識字量比上學期大多了,上學期的課文大多是童謠,篇幅很短,但下學期的課文就比較長了。

聽老師和一些有經驗的家長說,從下學期開始,提前學的孩子優勢會漸漸消失,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提前學的孩子和家長很容易情敵,覺得孩子提前學過,他應該都會,所以,在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上,比如預習、複習等方面,不會很看重,慢慢地這種差距就拉開了。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他家孩子讀一年級時成績還不錯,每次考試都能進班級前五名,但不知道為啥,到了二年級,孩子的成績就成了中等水平,現在讀三年級,感覺能保持中等水平都困難了。

不止一個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是這樣。學習是一場馬拉松,不在於起跑有多好,過早地讓孩子學習他能力達不到的知識,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後果,

當一個孩子不愛學習,開始逃避學習時,你給他請再好的老師補課都沒有用,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才是最重要的!


沛澤媽讀心理


1、學習不喜歡學習-過早的知識涉獵,讓們孩子失去了對於學習的樂趣,很多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學習,是因為學習沒有觸及孩子的內心,沒有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樂趣的事情,過早的知識學習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件。

2、孩子不喜歡作業-作業成為孩子的一個負擔,成為孩子的一個噩夢,考試更是這樣,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孩子們不是發自內心的要自覺完成作業,只是迫於老師的壓力,家長的壓力,被批完成的機械作業。

3、孩子不喜歡學校-中國很多孩子是不喜歡學校的,每次放假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對於孩子來講學校不是知識殿堂,而是任務和威嚴的所在。

過早的學習出現了不少神通,可以背多少古詩可以數多少數字等等,但後來的持續發展速度就減慢了,所以家長們不要攀比了,幼兒園不要過多的灌輸了,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吧。


親子成長手冊


這些年一直在和家長分享關於小學化的弊端,我真的不願意只拿《3到6歲幼兒發展指南》,我也不願意用法律條文來說話,我就想說一點,切切實實能夠震顫到我們家長心靈的話。

很多家長都認可小學化,讓孩子學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拼音,寫字等等東西,主要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到起跑線,要讓我的孩子更加聰明。那這樣做事真的可以讓孩子更加聰明嗎?

我們從腦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如何才能讓孩子更聰明,要讓孩子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越多越豐富,越穩定,這樣孩子才能夠足夠聰明,那如何能夠讓孩子神經元之間產生連接呢,就是要讓孩子多接觸生活,多感受生活,童年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我每次都會強調,在這麼寶貴的時間段裡,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如此寶貴的時間段裡面,我們讓孩子坐在那裡學習加減法,學習拼音,學習寫字,刻板的與感受分割開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沒有意義,即便有意義,那他的大腦通路只連接了這麼三條。

現在我邀請我的朋友們,你想一下一棵大樹如何才能夠枝繁葉茂呢?孩子的大腦就像這個大樹一樣,它只是深刻的長了這三條神經通路,那麼他如何才能枝繁葉茂呢?

親愛的家長們,請珍惜這寶貴的時間,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給孩子更多的感受,給孩子更多的經歷,讓孩子在感受和經歷中連接神經通路。讓孩子的大腦之樹枝繁葉茂。


剛才我有提到過,刻板的和感受割裂開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沒有意義,那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呢?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學習呢?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孩子沒有辦法去理解過於抽象的問題,比如說拼音,比如說脫離實物的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如果您說不對呀,我的孩子學拼音學的這些知識學的非常棒,親愛的,我要給你潑一盆冷水,我想告訴你孩子是靠死記硬背記住的,然而這樣的死記硬背對孩子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首先它沒有建立有效的神經通路,所以對大腦的發育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反而容易讓孩子在還沒有正式上學的時候就討厭了學習,這個傷害對孩子來說是致命的。親愛的朋友,請把你的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侷限於眼下,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要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打算。

孩子如何有效的建立大腦神經元突觸連接?如何才能變得更聰明呢?請給孩子具體形象的實物,讓孩子自己動手摸索感受的過程中學習。


親愛的朋友,你還願意讓孩子小學化嗎?


學慧育兒經


1.小學學的大部分都是識字,數學計算這些,這些知識性的東西在孩子6歲以後學才符合大腦成長,提前學的話,可能也能學會,但相對吃力也不理解其意義。

2.大腦處於快速成長期,也是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最好時期,如果這個時候過早學習知識,一個是孩子玩的玩的天性被扼殺了,另一個是過早接觸知識,會讓他們在上學時覺得都學過了,沒有了好奇心和學習動力從而懈怠。

3.在幼兒園時期更適合多做感官類的練習,比如手的大小肌肉的訓練,培養閱讀習慣以增強閱讀星期和專注力,和一些遊戲來增強孩子的信心,而這些專注力和信心的培養對孩子小學的學習都非常有利。


Tina育兒反思


每個人都是可塑之材。因此,對於做人之道,孝道,和睦,尊重,互助……相對而言,分辨什麼叫需要和想要;什麼是能做與不做;以及必須懂得拒絕與柔和方式……就差不多了!一定注意:不要將“教育”與“引導啟蒙”混為一談的無意識之下,閉塞了每個人天性中獨有的天賦……否則,為時已晚且內心艱難困苦!


汗血麒麟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我覺得既然會禁止孩子接受小學化,肯定會有它一定的原因,說明幼兒園的孩子從各方面來說確實不適合小學化,並且超前教育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才會禁止幼兒園的孩子小學化。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很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覺得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不學習小學化知識。到了上一年級的時候會跟不上,到時候就後悔了,所以就希望孩子在幼兒園接受小學化知識。

那麼公立的幼兒園是不敢對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的,因為怕教育部會查處,但是私立的幼兒園還是會對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孩子選擇上私立幼兒園,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那麼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於孩子到底有沒有好處呢?其實我覺得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於有的孩子確實有幫助,但是對於有的孩子就沒有什麼幫助了,所以說幼兒園小學化到底有沒有好處?主要還是看孩子的能力而定。

對於一部分反應能力,學習能力比較慢的孩子來說最好還是提前進行一下小學教育的比較好,本身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反應就比較慢,今天學的東西到了明天才能消化,才能吸收,那麼如果上了一年級,學習上的壓力對於這部分孩子來說就會比較重。



孩子上了一年級,不僅要適應學習上的變化,還要適應生活上的變化,所以說雙重的壓力可能會對於這部分孩子就會接受不了,所以如果提前讓他們學習了小學化知識,那麼在上一年級的時候,他只需要接受生活上的轉變就可以了,學習上的轉變最起碼可以不用那麼大的壓力。

這樣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即使他們提前學習小學化知識,也不要學習過多的內容,只學一些基本的內容就可以,所以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這份孩子相對來說是有幫助的。

那麼對於另外一部分比較聰明的,反應能力比較快的孩子來說,建議不要讓他們提前接受小學化知識,本身一年級的知識並不難,他們基本上一聽就是會的,所以如果他們提前學習了小學化知識,到了一年級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知識對於他們來說就沒有吸引力了,他們上課的時候就不會認真聽講了。

大家都知道一年級是養成學習好習慣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養不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那麼在以後的學習中就容易被落下,所以說這部分孩子建議不讓他們接受小學化知識。

其實一年級的知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複習,只要孩子不是屬於那種特別愚鈍的孩子,學習跟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沒必要讓孩子提前接受小學化教育。



並且孩子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場所基本都是校外的輔導機構,老師都是外聘的一些老師,他們肯定和教授孩子的老師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教錯了孩子,孩子很難改正,還不如不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好。


最美幼兒緣7


社會的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加上我國自古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家長們甚至開始了拔苗助長。在這種形勢下,一些幼兒園所為了迎合家長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開始將小學的教學內容提前到幼兒時期進行學習,小學時期的日常教學活動替代了幼兒的大部分遊戲時間,這種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幼兒教育的規律,超出了幼兒所能接受教育的適宜度,不利於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和幼兒教育的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的具體弊端:

1.不利於幼兒身體的健康成長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範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2.對幼兒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

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象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不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不利於幼兒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很容易導致幼兒身心的片面發展。如果幼兒教育階段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複的,幼兒們在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複教育,會讓這些孩子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學習習慣。當他們升入高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從而影響孩子的終身學習。


愚夫論教


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目前,國家也在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避免幼兒園小學化。

《遼寧省學前教育條例》9月1日正式施行,明確作出了幼兒園辦園規範,以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幼兒園實行小學化教育或要求家長購買教輔材料,將降低其評估等級,處一萬元罰款;未經家長事前同意,給兒童服用藥品的,降低幼兒園評估等級,處三萬元罰款……

其實早在2012年3月,教育部就下發通知整治幼兒園“小學化”現象,要求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佈置家庭作業。

相關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得以遏制,但仍有部分幼兒園為了招生以及園所教學效果,私自教授孩子拼音、漢字等小學內容。為什麼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會屢禁不止,這是一個值得各位家長深思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案件:

在美國內華達州,有一位叫伊迪絲的3歲小孩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震驚,問她怎麼認識的,伊迪絲說:“是維拉小姐(老師)教的。”

於是,她就一紙訴狀把幼兒園告了,索賠1000萬美元。很多人肯定以為這個家長瘋了,但是,她卻勝訴了。

她在法庭上這樣辯護:“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自從幼兒園教她識讀了O後,她便失去了這種想象力……”

為此,美國內達華州的《公民教育保護法》進行了重新修訂,規定幼兒在學校必須擁有的權利:一是玩的權利;二是問為什麼的權利,也就是擁有想象力的權利。

在這個案件中媽媽非常清楚,孩子在幼兒園階段,認字絕不是孩子應該有的能力,她全力保護著孩子的探索能力和想象力。而在中國,很多家長對幼兒園“小學化”現象都予以觀望或者放任的態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這種風氣。那麼,家長們清楚幼兒園“小學化”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嗎?

危害一:違背孩子成長規律

小學的學習內容高於孩子的認知水平、思維水平,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直接後果是強制性延長孩子學習的專注力,加重孩子神經系統的負擔,長此以往,必然會傷害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

危害二:誘發厭學傾向

遊戲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方式。孩子在玩耍中認識世界,保持著好奇心與想象力,不斷髮展著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交往能力等。

“小學化”的幼兒園對孩子進行知識的灌輸,壓制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懼,導致一些孩子還沒有上小學就出現畏學、厭學情緒,這種不良心理還有可能會造成其一生厭學的創傷。

危害三:扼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幼兒期是最豐富的,如果在這時候給孩子強行灌輸知識,讓孩子單調地學習寫字、算數等,不僅剝奪了他探索、創造的機會,也剝奪了他的快樂,讓孩子失去該有的童年幸福,更會使孩子生命發展過早定型,個體生命發展的自由被極大縮減。

危害四: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學了過多的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就會毫不費力氣地遙遙領先,這會給孩子造成一個錯覺:學習是輕鬆和簡單的。孩子可能會養成上課不聽講、不愛動腦筋的習慣。一旦壞的學習習慣養成,孩子的學習興趣也隨之降低,從而導致在未來漫長的學習道路上困難重重。

危害五: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還比較弱,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過早、過多的規範性學習(如長時間地寫字、算數等)將導致孩子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的產生,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園教的都是一些“沒用的東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孩子在幼兒園學會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等,這才是讓孩子未來擁有競爭力的基礎。

有的家長說,我該如何判斷孩子的幼兒園有沒有 “小學化” 傾向?對此,目前教育部門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防止幼兒園“小學化”,並不是說幼兒園期間不允許孩子接觸拼音、英語、數學等課程,家長要看在教學形式上是否是小學化的,比如讓孩子背、寫或要求孩子必須寫固定頁數的題等這之類的硬性要求,就是明顯的小學化傾向了,這種應該杜絕。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應給予他們適應的學習內容,每一階段的內容前後銜接就構成了教育體系。一所優質的幼兒園帶給孩子的是高質量的童年生活,如下方視頻中這類致力於把孩子培養成為愛生活、會探索,全發展的陽光幼兒的園所,就是孩子們的理想樂園。

《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當將遊戲作為對孩子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這是由孩子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身心特點所決定的。不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不順利,其實,重要的並非知識過渡,而是有關意識的培養,比如:時間意識、任務意識、規則意識等,老師和家長可以多注意加強對孩子這些方面的培養,必然能夠幫助他們輕鬆迎接全新的小學生活。


億童學前教育


又快到幼兒園入學季和小學入學季了,對於趨之若鶩的家長和天真爛漫的孩子來說,入園大概不只是享受美好童年那麼簡單,總會摻雜一些複雜的東西,讓孩子們自由自在的天性不能獲得完全釋放。

對我來說,那時候起初是高中教育初中化,強調中考和高考的重要性;而後是初中教育小學化,強調小升初的重要性;到了現在,會關注幼升小的重要意義,逐漸導致了低幼化傾向。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充滿童真的,而不應該被過多的知識和技能填滿,學習太多的寫字、語文字詞、數學運算、加減乘除等,這無疑是在“間接”剝奪孩子的童年生活。

孩子們過早地接觸這些應試化知識,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們“丟失”或喪失學習興趣,這無助於他們的小學生活。

孩子處在愛玩的年紀,過早地“擠佔”他們釋放天性的時間,對他們而言,回首過往的時刻肯定充滿了悔恨,感覺自己當時沒有好好度過那段沒有負擔的童年。

另外,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外界強迫下被動學習的孩子和那些到了年齡段就“全情投入”的孩子來說,肯定是有所區別的,他們的成長體驗是完全迥異的。該發揮創造性和天賦的時候,父母不要壓抑或剋制它,這才會逐漸成長為他們個人基因及風格的一部分。

所以,該玩的時候就盡情玩,錯過了童年就不再有。只要不是過度小學化,這樣的教育還是可以“修正”的。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理論與現實,有差距。

現實中為什麼會產生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

1.家庭教育,父母的目的性和盲目性。

大多數家長是憑經驗教育孩子的,但他們的經驗往往靠不住,其教育方有很大的盲目性。超前學習或者俗話說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這種盲目性的體現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孩子比同齡人會的更多,就是教育的勝利者,

卻從來意識不到,孩子為了提前學這些東西,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2.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長期忽視。

,政毫不重視學前教育。而社會和家長,對學前教育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幼兒園無力對抗家長的錯誤理念,只能迎合。因為家長們覺得,不教寫字和算術,幼兒園的學費白交了。


3. 商業培訓機構的炒作。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固然是部分家長的心理需求,但真正讓這句話火起來的,還是商業培訓機構,它們從這句話中看到了家長的恐懼,看到了商機,於是用這句話嚇唬家長


4.小學教育的忽視。

當小學一年級教師,發現大多數孩子已經提前掌握了小學的大綱的內容,就一筆帶過,

也讓家長焦慮,你不讓孩子在幼兒園裡學小學的東西,到小學老師不講可怎麼辦?

於是惡性循環,所有家長都被綁架了。


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提前學,在做無用功。


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讓孩子剛進入一年級時候,學起來相對容易。可是,到了二、三年級,優勢就會慢慢消失。大家在相同的起跑線。



造成幼兒心理發展缺陷。

在幼兒園提前學小學內容,擠佔了幼兒學前教育的時間。

幼兒本來應該在幼兒園裡重點發展感知、運動、情緒等能力,培訓良好習慣,為良好的性格和人格奠基,但小學化嚴重的幼兒園往往忽視或者沒有時間去組織幼兒活動來發展這些能力,而一但錯過窗口期,這是無法彌補的。


幼兒心理壓力過大。


還處於知覺思維階段的幼兒,去學習形象思維的知識,是非常困難的。

要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在學習過程中也將體會到較大的挫敗感。

幼兒心理不成熟,抗挫搞壓能力很差,過大的壓力不利於形成自信積極的性格。


會形成孩子不良的學習習慣

小學低年級,是培訓學習習慣的好時機。

超前學習的孩子,會誤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很強,學習任務很簡單。

如果最主要的關鍵點,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這個能力,小孩子沒有建立,加上盲目自信,更容易早就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的不良習慣。

難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到高年級開始學習新內容時,茫然無措,如果後面成績落下,心裡產生巨大沖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