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張勇: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四大機遇

阿里張勇: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四大機遇

10月11日,在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國具有全世界最獨特的機會、最大的優勢來獲得數字經濟時代的領先地位。

張勇認為,數字經濟就是實實在在的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正在被重新定義為技術驅動、大數據驅動的經濟。

人類發展史的第一次飛躍發生在幾十萬年以前,隨著人類腦容量不斷拓展,得以超越地球上其它物種。在張勇看來,今天,大規模的數據產生和應用帶來第二次類腦人類容量的爆發,將人類帶入全新紀元。對數據的大規模使用,也將觸發人類第二次飛躍。

張勇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正是大數據的大規模應用,構建在此前工業時代很少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它不再是簡單的供需關係,而是共同創造、分享和受益,普惠由此才成為可能。

這種普惠正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天。曾經在2014年,杭州是全國擁堵排名第2,但因實時交換杭州的攝像頭和紅綠燈的數據,杭州的擁堵排名降到第35位。如今在杭州,人們能夠做到就醫只付一次錢。

張勇認為,一旦數據產生價值,就有機會成為新的數據資產,並由此形成新的生產力。“算力也是新的生產力。正是大數據、算力和算法的融合,構成了未來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由於今天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生活最方便的國家。“今天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國具有全世界最獨特的機會、最大的優勢來獲得數字經濟時代的領先地位。”張勇說。

在張勇看來,這些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因為人口優勢,中國得以產生全世界最廣泛的數據和最豐富的應用場景;

2.中國過去40年所建立的完善的製造業基礎,為數字化推動供給側改革創造條件;

3.中國社會對數字化接受程度最高;

4.中國正在廣泛建立實體經濟所必需的基礎設施,並在很多領域走在全球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