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你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


你確定你愛你的孩子嗎?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每一個家長都很為孩子教育的事情操心。他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無不希望他們將來能夠出人頭地。

但是,毫不客氣的說,這些看起來非常“關愛”的行為背後,很可能是一顆缺乏責任的心,當然,更多的可能是無知。總的來說,大部分的家長,都是不合格的。

你確定你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

現在,很多家長把孩子生下來,給他飯吃,給他衣服穿,然後送他去學習,去上培訓班,就認為自己盡到了作為父母的責任。然後靜靜等待孩子長大,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給自己驚喜。家長的心態,大多都是如此吧。所以,當孩子表現出跟自己期望不相符的表現時,他們就很容易表現出不滿和失望。他們看起來為孩子做了不少,然而,這些行為的背後缺乏有深度的思考。

我不禁想問他們:

你有想過,為了孩子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在各個方面成為孩子的榜樣嗎?

你有想過,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家庭教育,而去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嗎?

你確定你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

你有耐心陪孩子做過一件事嗎?

當孩子遇到困惑時,你會為他耐心解答嗎?

我總能在抖音上看到這樣的視頻:孩子作業不會做,家長在一旁氣勢洶洶、大發雷霆,表達著恨鐵不成鋼的絕望和憤怒,孩子則在一旁戰戰兢兢,哭哭啼啼。而這樣的視頻,總能引發無數家長的共鳴,輕易就能有幾十萬的點擊!這讓我感到十分的悲哀。

似乎,父母的責任僅僅是給孩子飯吃,給孩子衣穿,孩子成績的好壞、個性和品質的培養就跟自己毫無關係了,都是學校和培訓班的事。似乎,孩子成績不好,就一定是因為他自己不夠努力。父母的這種自以為是的無知,其實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學習僅僅靠努力就夠了嗎?人生僅僅靠努力就夠了嗎?如果喊喊口號、努努力就能成功,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人失敗了。遺憾的是,這樣的父母,可能終生都不會醒悟。他們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導致了孩子的各方面問題。

你確定你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

你確定你真的愛孩子嗎?對孩子打罵、指責,真的是出於對他的愛嗎?非也!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我想,大多是因為無知吧。這樣的父母往往學識和涵養都較低,很容易情緒失控。可以說,在生活上,他自己都是一個不成熟的孩子,一點小事就能讓他怒氣衝衝。

尊重,耐心,陪伴

真正愛孩子,真正希望孩子好的人會怎麼做?

1. 首先是不斷學習和思考。讓自己變得優秀,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永遠不要以為你是你,孩子是孩子。現在很多父母,一回家就是玩手機、看電視,或是打牌。覺得自己是大人,做這些理所當然,讓孩子去學習就可以了。然而,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父母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孩子就像一顆幼苗,家庭則是他成長的土壤,劣質的土壤,註定長不出參天大樹。注意,土壤的優劣,跟貧富無關。

2. 二是尊重。孩子也是一個人,一個有自己思想的人!我看到很多家長,根本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是不懂事的。這對孩子的積極性會造成多麼沉重的打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慢慢放棄思考了——“反正我想這麼多都毫無用處,反正大人會為我做決定”。很多人成年之後缺乏主見,缺乏自信,正是父母這種所謂的“愛”造成的。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

你確定你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

如果你希望他將來有所成就,你就必須從小培養他的獨立思考能力。你得給他發言的機會,讓他參與決策,讓他自己拿主意。我們可以想象到,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是什麼樣。

3. 其次是耐心。畢竟孩子的認知能力普遍不如大人,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比如教育,家長必須站出來為他做決定。但要記住的是,這時候需要一個耐心的溝通,你得告訴他為什麼你的選擇比他的更好,讓孩子感受到,你這樣做是真的為他好。

4. 最後是陪伴。每週抽一點點時間跟孩子一起出去玩一玩,如果實在忙,一兩個月也勉強湊合。這裡說的是,親子間的互動,是跟孩子一起去做一件事。而不是把孩子帶出去,讓他們自己去玩,你卻在一旁樂得輕鬆。

你確定你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

做到這些並不容易,但是我們義不容辭!

結語

你真的很想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嗎?那就認真去學一學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父母,多讀書,多思考,讓自己儘量優秀,因為孩子的起點,正是父母的學養。最後,對孩子多一點尊重、耐心和陪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