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化:這或許是精英和普通人最大不同


昨天開車回來的路上,聊到學習方法,我無意識中突然想到"模型"、"系統"兩個詞。

大致是這樣:學習方法=(1)記憶方法系統(涉及遺忘曲線、科學記憶方法——前攝後攝理論、關鍵詞提煉等)+(2)高效閱讀系統(如結構式閱讀法、速讀法)+(3)筆記法(筆記流、樹形筆記法、思維導圖)+(4)刻意練習法(錯題覆盤)+(5)一日學習法(時間安排,預習—課堂—複習)。

回來之後稍微整理了一下:

思維模型化:這或許是精英和普通人最大不同

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用到很多小系統,這些系統共同組成一個模型。

而我意識到,事實上,大多數普通人,可能連一個系統都沒有建立,更別說擁有一個完整的思維模型了。

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或稱思維模型,必不可少。

這就像練武,套路的熟練,能夠讓你的反應速度超乎尋常,絕不會出現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情形。

思維模型化:這或許是精英和普通人最大不同

人的一生,可能需要幾十個思維模型才能夠達到"不惑"的境界吧。

如:學習模型,寫作模型,個人效能模型(習慣),個人發展模型(多維度),分析與戰略決策模型,人物解讀模型,企業分析模型,投資模型,等等。

模型需要時常溫習,熟練到一定程度,你就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做出各種創造性的事物,只有那個時候,你才有成為一名大師的可能。

思維模型化:這或許是精英和普通人最大不同

思維模型化,是我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穫之一吧。

在此,分享給各位朋友,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我將每天抽出時間,對每個模型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習和完善,並整理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