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在特朗普等政府高官推波助瀾下,美國國內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針對亞裔的歧視、仇恨犯罪案件飆升。而前民主黨2020年大選參選人、華裔商人楊安澤在《華盛頓郵報》發文分享被歧視的經歷時稱,對自己身為亞裔感到“有點羞恥”。

他認為口頭反擊歧視“沒效果”,呼籲亞裔應向二戰時加入美軍的日裔美國人學習,通過主動展示愛國主義等“美國人的一面(American-ness)”來爭取認同,比如穿國旗顏色的衣服、當志願者、捐物資等。

結果,這篇文章同時惹怒了華裔、日裔以及非裔等少數族裔群體。他們批評楊安澤的觀點倒果為因,不去追究製造歧視的人,反而內化了亞裔“逆來順受”的刻板印象,是“討好白人”。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在這篇名為“我們亞裔美國人不是病毒,但我們可以成為解藥的一部分”的文章中,楊安澤稱他上週在購物時,發現有三個中年人在交流事情時,其中一個人用指責的眼神看著他。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截圖來自楊安澤撰寫於《華盛頓郵報》的原文)

  然後,楊安澤就表示他已經很久沒有過的一種感覺突然湧上了心頭,那就是對於自己身為一個亞裔“有點羞恥”。

  他進而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亞裔美國人遭到了很多肢體和言語上的攻擊,但他並不認為喊“不要種族歧視亞裔”的口號能改變什麼,理由是疫情讓很多人都遭了災,很多人都有怨氣。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截圖來自楊安澤撰寫於《華盛頓郵報》的原文)

  他認為,改變亞裔被攻擊的做法,是更積極地熱愛美國,為美國做貢獻。他還特別提到要學習二戰時的日裔美國人那種積極參軍報效美國的精神。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要證明我們是解決問題方案的一部分。我們不是病毒,但我們可以成為解藥”,他寫道。

  不過,他的這個觀點卻很快在美國的亞裔群體中引起了強烈的爭議,有不少亞裔人士都在抨擊他這種認為亞裔“應該證明自己‘很美國’,才能避免被歧視”的言論。

  其中,美國《赫芬郵報》的亞裔記者Marina Fang就在貼文中寫道:楊安澤說對抗種族主義的辦法,就是讓亞裔美國人擁抱並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美國人氣質”,但這不管用,亞裔幾代人都被要求去證明我們的“美國人氣質”,但我們仍然被視為“外人”。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這位記者還繼續抨擊說,楊安澤的言論其實是在進一步加強美國社會對於亞裔的刻板偏見,即亞裔就應該悶頭努力工作,別抱怨太多。可結果卻是亞裔被認為不能去抨擊種族主義。所以,她認為亞裔真正應該做的是與楊安澤所說的相反的事情——站出來抨擊種族主義。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她的這番言論也獲得了大量的點贊。一名非裔美國人就在評論中表示,她也對楊安澤的文章感到不滿,並表示她受夠了那種“要讓白人對自己滿意”的思維模式。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另一位非裔美國人也留言說,楊安澤應該意識到他的那套“向白人證明自己是美國人”的想法,已經被所有被白人視為“不美國”的少數族群試過了。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還有非亞裔的美國網民表示,自己很後悔之前支持過楊安澤,認為楊安澤的言論就是在給種族主義洗白,他對楊安澤“非常非常失望”。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但更尷尬的是,那些被楊安澤在文章中稱頌為“熱愛美國的榜樣”的日裔美國人,也專門站出來抨擊了楊安澤的觀點。

  在美國NBC新聞網的一篇報道中,多名日裔美國人社區的領袖就表示,楊安澤的文章和觀點讓他們想起了當年那種“做美國人還不夠,還得做更好的美國人”的痛苦回憶。

  其中有日裔美國人還表示,被楊安澤所稱頌的那段二戰時日裔美國人積極報效國家的歷史,其實並不準確。因為並不是所有日裔美國人都是自發自覺地在參軍,有不少其實是當時被美國政府關在集中營裡的日裔美國人,為了避免家人再遭到這樣的迫害,而被迫去前方當炮灰的。有日裔美國人還表示他們長輩這種通過參軍去證明自己對美國“忠心”的代價,太大了。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4日報道,一批日裔美國人社群的領袖公開批評,楊安澤的文章揭開了日裔美國人二戰時期被大規模監禁那段痛苦回憶的傷疤。“沒有美國公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證明他們的忠誠。”

日本1941年偷襲珍珠港後,總統羅斯福簽署行政命令,將國內超過11萬日裔美國人強行安置在“集中營”內。其中,約3.3萬人自願加入美國軍隊,抗擊日本軍國主義。

美籍華人撰寫了一篇奇怪文章: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美國對日宣戰後,被強行遷離住所的日裔美國兒童 圖自:社交媒體

而研究相關歷史的非政府組織負責人湯姆·池田(Tom Ikeda)強調,並不是所有日裔都是自願加入美軍。“到最後,美國政府直接從集中營裡強徵那些日裔……他們沒有選擇,只能為這個把他們的家人關在鐵絲網後面的國家而戰。”值得一提的是,在臭名昭著的懷俄明州“心山戰爭安置中心”,約80名日裔因拒絕參軍而遭到審判。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裔美國人研究教授田島-佩尼亞也以自己的家庭為例,表示“必須冒生命危險證明你屬於這個國家,是很冒犯的。”

哥倫比亞大學華裔學生許燦文4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反駁文章,認為楊安澤不願意聲討那些製造仇恨的人,反而選擇做一個“白人討好者”,強化了幾十年來關於亞裔逆來順受的刻板印象。

有網友提到,楊安澤要求亞裔“更像美國人”是在內化種族歧視。“9·11”恐襲後,也有穆斯林被要求摘下頭巾、揮舞美國國旗以避免成為仇恨犯罪的對象,卻無濟於事。

非裔左翼媒體創辦人蒂姆·布萊克在社交媒體上稱,按照楊安澤的邏輯,對於婦女家暴的解決方案是“學會承受攻擊”,警察濫用武器則應該“學會躲避子彈”,面對種族臉譜化則應該“成為白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應該還記得在1月底以及2月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當美國政府還在傲慢地以為新冠病毒疫情只是中國的事情、以為美國很安全的時候,美國白宮不僅沒有真正關心中國已經不斷向世界預警的疫情信息,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還稱"這就是流感",“很快就會消失"。

  可當美國的疫情紙包不住火了,徹底暴發之後,美國政府和總統特朗普立刻改口,將他們的失職立刻都怪給了中國,更一度將新冠病毒說成是“中國病毒”。這種誇張的翻臉幅度甚至讓美國媒體都覺得諷刺和荒誕。

  在耿直哥看來,這才是新冠疫情之下的美國,對亞裔的那種種族主義情節的由來。這種歧視歧視的本質,是美國的那些當權者,那些特權人群和組群,在將他們的無知與傲慢所造成的惡果,推卸給別人,這樣他們就能繼續高高在上地自欺欺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