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放棄,絕望中尋找希望

決不放棄,方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決不放棄,絕望中尋找希望


我們都知道,在人生道路上,困難和挫折是難免的,尤其是希望有一番成就的人們,更要有心理準備,人生會起起伏伏,我們無法預料,但是有一點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絕境能吞噬弱者,也能造就強者。當你遇到逆境時,千萬不要憂鬱沮喪,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無論你有多麼痛苦,都

不要沉溺於其中無法自拔,不要讓痛苦佔據你的心靈。即便身處絕境,我們也要有勇氣直面困難並且做到一直向好的方向行進,這才是一種努力達到和諧的狀態,那麼,你最終將戰勝困難,走出困境。

人們常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什麼生命在“死地”卻能“後生”?就是因為“死地”給了人巨大的壓力,並由此轉化成了動力。沒有這種“死地”的壓力,又哪有“後生”的動力?這一點,也向我們證明了困境的激勵作用。


實際上,上天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為什麼有些人能摘取成功的果實,有些人卻只能甘於平庸?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是否有走出困境的毅力。命運在為我們創造機會的同時,也為我們製造了不少“麻煩”。此時,如果倒下了,那麼你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如果你經過挫折失敗的錘鍊後變得更加堅強,那麼你就是真正的強者。

決不放棄,絕望中尋找希望


她天生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子,因為她患有小兒麻痺症,一些基本的行走動作,她也無法完成。身體上的缺陷,一度讓她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儘管醫生也曾鼓勵她,只要她能配合治療,是有可能恢復健康的但她完全沒有聽進去。

時間過得很快,她在慢慢長大,但和她的年齡一樣,自卑在她的心底也紮下了根,她甚至不願意接觸周圍的人。但也有個例外的情況,她和她的鄰居老人關係很好,這個老人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胳膊,但卻一直很樂觀也常常向她講一些故事。

這天,老人用一隻胳膊推著她去附近的幼兒園散步,他們被孩子優美而充滿童真的歌聲打動了。歌曲唱完時,老人說:“多麼優美的歌聲,我們為他們鼓掌吧!

聽完老人的話,她很吃驚地說:“我的胳膊動不了,而你只有一隻胳膊,怎麼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然後用僅有的一隻手解開了紐扣,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她愣住了,但卻知道了一些道理。晚上的時候,她請求父親幫忙,寫下了這樣一行字貼在牆上:“一隻巴掌也能拍響。她被鼓舞了,從那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做運動。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她一直咬牙堅持著,終於,所有的努力開始出現了成效,她有了一點進步她繼續努力著,有時候她的父母不在時,她乾脆扔掉支架,試著自己走路。

蛻變是痛苦的,但是一直有一個信念支撐她一定要和別的孩子一樣在地上走著、跑著…在她11歲時,她終於扔掉支架,她認為自己有更大的潛能,她開始鍛鍊打籃球和參加田徑運動。

1960年,她參加了羅馬奧運會女子100米跑決賽,她獲得了1秒18的出色成績,在她衝向終點的那一剎那,人們都紛紛站起來為她喝彩,這刻一個美國黑人的名字震顫了所有人:威爾瑪·魯道夫。從此,威爾瑪·魯道夫被人們稱為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個黑人奧運女子百米冠軍。


決不放棄,絕望中尋找希望


從威爾瑪·魯道夫的故事中,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任何時候,只要不放棄希望,哪怕只剩下一隻胳膊,也可以為自己鼓掌為生命喝彩。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夢想,要說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並自覺地在挫折中磨鍊,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的確,當我們面臨考驗之際,往往會誤以為是已經到了絕境,但此時,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難道真的沒有機會了嗎?當然不,只要你滿懷希望,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你在經受的只是一個考驗,考驗過去後就是光明就是成功。


—— 摘自《做到竭盡全力 拼到敢動自己》第一張最後一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