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在追求著一些什麼,又或者是在捨棄些什麼。人生就在不斷地得與失中前進,最後,我們慢慢認清生活,也認清自己,繼而勇敢前行。

今天要介紹的兩部文學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追風箏的人》。前者是關於浮華年代追求愛情幻影的故事,後者則是關於自我救贖的故事。

二者相同之處則在於,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地追尋或救贖。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了不起的蓋茨比》:當綠光觸手可及,美好也稍縱即逝

初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說蓋茨比了不起呢?難道就因為他富有,所以他就了不起嗎?後來仔細閱讀小說,我才明白他的偉大之處。

他的偉大就在於他對愛情的不懈追求和堅守,當那個時代的人們普遍沉迷於紙醉金迷的生活、追求地位與物質享受的生活時,只有蓋茨比是最清醒的。

同時,與當時虛偽的人們相比,蓋茨比的真誠就顯得尤其珍貴。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蓋茨比是沉湎於過去的人,而黛西是走向未來的人。這就註定了蓋茨比的命運悲劇。

一直以來,黛西是蓋茨比心中的“綠光”,是他曾經不懈奮鬥的動力,也是他夢寐以求想要得到的。

他不惜費大量的財力和物力舉辦大型的宴會,只是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為了讓黛西重新回到他身邊。他始終沉迷在五年前與黛西的愛情之中,他認為既然自己對黛西的愛始終如一,那麼黛西也依舊愛著他。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尼克對蓋茨比說:“人是無法回到從前的。”蓋茨比卻堅定地認為“當然是可以回去的!”

但實際上,黛西並沒有像過去那樣愛他,她愛的是那些華服、那些華麗的實實在在的東西,換句話說,她嚮往並醉心於奢華生活。

而當蓋茨比擁有足夠多的財富時,她便也願意和他在一起。一方面,黛西承認自己是愛蓋茨比的,另一方面又不願意徹底地離開湯姆,她什麼都不願意放棄,她愛的只是她自己。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如果說,蓋茨比身上有哪些不一樣的話,我想,那便是他純粹而高尚的人格。

在那個繁華的資本主義時代,當人們普遍被物質奴役時,只有他一直清醒著。他擁有大量的財富,卻不會為之迷惑雙眼。他始終記得自己的初心和目標。蓋茨比是始終執著於他和黛西的愛情,他愛得執著,愛得痴狂。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當綠光不再遙不可及,甚至就近在眼前時,它失去了曾經神秘的色彩,也不再那麼地令人嚮往。

曾經附著在綠光中的意義也消失了,蓋茨比又失去了一樣東西。

就像黛西在小說中所說的:“你們會期盼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日子,等它來臨時卻忘記了嗎?我總是期盼這個日子,然後到了那天又會忘記。”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也許還未曾得到的事物總是最好的,因為我們可以對它賦予無限想象,而得到或實現之後會發現它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美好。

“於是我們奮力前進,卻如同逆水行舟,註定要不停地退回過去。”

終其一生,蓋茨比還是沒有得到他一直追求的東西,卻落得最後孤獨一人的境地。但是他那美好的品質與氣魄,卻值得我們讚揚。

《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本書講述了阿富汗小男孩阿米爾的自我成長與救贖的故事,伴隨著的還有當時整個阿富汗的種族問題等。

故事中阿米爾為了博得父親的歡心,很努力地想要在風箏比賽中獲勝,當他割下了最後一隻風箏後,哈桑便為他追逐那隻掉落的風箏。不料,哈桑遇到了那群經常欺負他的那夥人,為了取得風箏,他不得不忍受他們的羞辱。而這一切,阿米爾都看到了,但是他卻沒有選擇為哈桑挺身而出,而是默默地躲在後面。

因為這件事,他始終無法釋懷。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多年以後,當拉辛汗打電話給他,告訴他“那裡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時,他最終選擇了回到阿富汗。當他回到了那裡,瞭解到了家鄉的人事變遷。

作為最後的救贖,以及那一點他能夠做的事——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他救出了索拉博,並且一直試圖讓他開心,在放風箏的時候,當索拉博露出那微微一笑時,阿米爾完成了自我救贖。

整個故事中,夾雜了父子情、兄弟情、友情等,讀來讓人覺得酣暢淋漓,同時讓人很動容。

裡面的真與善,讓人覺得儘管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人覺得失落,但這些人的美好品格卻讓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多了。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故事是從阿米爾和哈桑的童年開始的。作為一個小男孩,阿米爾在從小缺乏母愛的情況下,對於父愛的渴求是很熱烈的。同時,他的父親的形象又是那麼高大偉岸、令人敬佩。這樣一來,或許在他看來,得到父親的愛也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偏偏一直以來,自己無法成為父親所期待的那樣。

於是,風箏大賽成了一個最好的契機,他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獲勝並取得父親的寵愛。於是故事開始了。其實他最初的、最簡單的想法只是希望父親可以多愛自己一點。

然而,他沒有想到哈桑會遭遇這種事,更沒有想到自己會對哈桑的不幸遭遇無動於衷。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痛苦。

後來,哈桑一直表現出來的那種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態度更是讓阿米爾無法忍受,因為他得獨自承受著那件事帶給他的折磨。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然而,儘管這樣,阿米爾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善良的人會對自己做錯的事情有所審視和反思,阿米爾正是這樣。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阿米爾和哈桑他們之間對於彼此的關係的認識是不是受到了當時社會的等級觀念的影響?

一方面,他們年紀相仿,作為兩個小孩子,出於孩子好玩的天性,兩人是很容易玩到一起的,所以他們之間是確確實實存在友情的;另一方面,哈桑是阿米爾的僕人,他們之間的身份和地位差別很大,像阿里忠於阿米爾的爸爸一樣,哈桑對於阿米爾是否也會有這種感情呢?

一直很感動於哈桑對阿米爾說的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我覺得這是哈桑由內而發的一種對阿米爾的愛。這種愛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心甘情願的。同時,一直以來,哈桑也是這樣做的。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雖然他知道阿米爾那天沒為他挺身而出也不生氣,雖然他知道偷竊事件是他製造出來的也不揭穿的原因吧。他懂阿米爾,他真的是願意為他做任何事。毫無怨言。

阿米爾是幸運的,哈桑也是幸運的。阿米爾的幸運之處在於他有哈桑這麼一個好友、好兄弟。後來,當阿米爾回到阿富汗,走上那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時,與其說這是他的一個自我救贖,我更覺得這是一個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找回“爸爸”所說的那個“我”所缺失的東西。

人生路上,追求有何意義?


哈桑的幸運在於他的簡單與淳樸。終其一生,他沒有阿米爾的那種痛苦與煩惱。他被人默默地愛著,他曾擁有過還算圓滿的生活。當一個人對生活感到知足,那就是一種幸福了。

迴歸現實,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像阿米爾呢?只是現實中的許多人可能並不會像阿米爾那樣,因為曾經犯下的錯而耿耿於懷,努力地去救贖自我。

反而那些會隨著歲月的淘洗而被漸漸地忘卻,更不必說走上救贖之路了。也許,會在某一個瞬間突然想起,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又是否能像阿米爾那樣做出行動呢?

“為你,千千萬萬遍。”要修煉幾輩子,才能遇見一個對自己那麼好的人哪,真羨慕阿米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