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蓮: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

2020年初春時節,註定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新冠病毒”這個陌生的詞彙,成為了當下最火的話題。疫情嚴峻,湖北告急,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全國上下緊急動員起來,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為了荊楚大地人民的安寧,一批批逆行者們前赴後繼,飛奔湖北。吉林大地的1209名優秀兒女,懷揣著“疫情不走,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奔向了和新冠肺炎病毒廝殺的前線,王玉蓮就是當中的一員。

王玉蓮: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

國家召喚,義不容辭,履行誓言不是一句空話

王玉蓮: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

2月中旬,王玉蓮所在的長春市人民醫院發出了馳援武漢的號召。王玉蓮第一時間報了名,但這個消息也在親人好友中引起了很大波瀾。親人對她說:“玉蓮,你再好好想想吧,孩子生病,你這時候走了,孩子咋辦呀?”朋友說:“你都多大歲數了,身體能行嗎?”面對種種困難,王玉蓮覺得最重要的是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回家後,她很正式的召開了家庭會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後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看著丈夫那充滿擔憂的眼神,她說: “老公,你是有著三十多年黨齡的黨員,參加過多少次搶險救災的任務啊,在每一次任務中你考慮過自己的安危嗎?現在國家需要咱們,咱不去誰去呀?我不僅是醫護人員,也是呼吸科護士長,面對新冠病毒要比其他人的經驗豐富一些,更重要的是我是黨員,在黨旗下宣過誓,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真正的踐行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懷著對國家人民的民族大義,揣著一顆赤子之心,踏上了抗擊疫情的武漢主戰場。

聯絡員不是簡單的聯上通下,更重要的是協助隊長把全隊打造成抗疫的“硬核”力量

王玉蓮: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

她們這支醫療隊,來自省內28家醫院,由171人組成,是省內所有馳援武漢隊伍中人員最多、來源最廣的一支隊伍,為更好地把這支隊伍管控組織好,發揮出醫療隊最大的作用,隊裡選定由王玉蓮擔任隊伍的總聯絡員,同時要負責護理、感控、後勤、統計等工作。從接到任務那一刻起,她就投入到自己的角色當中。出征儀式時就和武漢方面進行對接,統計行李箱、揹包,駐地安排,直到到上飛機那一刻,她的手機就沒停過。她更深知,把28家單位的人員整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使隊伍成為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的拳頭力量,成為抗疫戰場上的主力軍,就必須要靠組織管理人,靠制度約束人,靠真情感染人。為此,她協助隊長首先建立健全黨組織,成立了6個臨時黨支部和12個黨小組,明確了責任,並號召每一名黨員就是一個標杆,一面旗幟,在黨員中開展了“向我學,看我的,照我的樣子做”的活動;積極組織參加了指揮部組織的“圓夢行動”,收到了好的效果。結合實際,修改制定了感染防控工作職責、醫護人員健康監測制度、醫療隊隊員發熱處置方案、患者交接班流程、隊員體溫記錄表等30多項制度、流程、應急預案和40餘份登記表格,採取微信群裡學、空曠地帶集體領學、相互交流學等方式,讓隊員學深學透,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一名隊員深有感觸地說: “通過學習,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要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不學習還真不行。”為保障駐地有一個安全環境,王玉蓮親自對酒店工作人員進行防控培訓、消殺演練;為保障醫療隊生活,僅配送的消毒、生活物資就多達60多種,對每次送來的各種物資,她都親自搬卸,一一登記,哪怕是一瓶水、一個麵包、一袋方便麵,都會盡快分發到隊員手中她才放心;由於她們出發時穿的都是冬季服裝,對此,趙慶國隊長多方聯繫自籌了171套換季衣服,由於型號、肥瘦,很難保證每一個人都合身合體,她都盡力去協調,努力讓每一個人都滿意,很多物資自己都不要,先滿足隊員需求。她們醫療隊分住在兩個駐地,隊員在四個療區工作,分為12個班次,吃飯就成了一個難題,對此,她和駐地對接工作組、酒店領導反覆溝通協調多達20多次,有效地解決了隊員上下班都能吃上熱乎飯菜的問題。只要時間允許,王玉蓮都要親自送接隊員進病房、出病房,用她的話說就是:隊員們的工作能力不同,好多都還是孩子,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有強有弱,承受壓力的能力也不同,我要儘可能地去陪伴她們,送進接出看起來事很小,但對於她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舒緩、釋放壓力的手段和過程。

有一次,一名年輕護士第一次進病房,因為護目鏡過緊,心理壓力過大,沒多久就出現頭暈噁心,王玉蓮親自為她測量生命體徵,安排護送回駐地,每天噓寒問暖,幫助她調節心情,緩解壓力,使她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救護工作之中。好多隊員都深有感觸地說:王護士長太暖心了,對我們太貼心了,無論是我們想到的還是沒想到的,她都做的太好了,沒別的,我們只有使出120分的力氣投入到工作中,為武漢人民盡心,為我們這支醫療隊爭光添彩!

王玉蓮: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

護理工作是責任使命,零感染是剛性要求,來不得一點疏忽大意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為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王玉蓮對120名護理人員的工作經歷、經驗、各自的優長、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摸底彙總,根據能力強弱,經驗多少進行評估,合理調配排班,做到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圍繞消毒隔離、規章制度、優質護理及交接班等內容,做到分組落實,權責清晰,形成了護理工作有效閉環。主動和同濟醫院戰時護理部聯繫溝通,分別參加了4次由院方組織的新冠肺炎整體護理查房,1次病例討論,通過總結整理,把所學知識傳達給隊員。並三次召開護理工作會議,擬定了護理制度、規範、操作流程。並以微信反覆傳達,督促學習。她還對護理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主動拓寬工作內涵。要求護理人員除了日常護理外,還要主動給行動不便的病人喂水餵飯,協助排便,為病人剪指甲、清潔鬍鬚、進行心理關愛,健康宣教,並要求把這些都用數字記錄下來。

王玉蓮主動把自己帶來的造口粉送給需要的患者,和同濟醫院、吉大護士長共同探討病人溼疹護理問題,促進患者皮膚快速康復。王玉蓮所在團隊120名護士為患者實施生活護理7971人次,其中:壓瘡護理327人次,會陰護理84人次,肛周護理119人次,洗腳192人次,剪指甲、清潔鬍鬚、洗頭髮累計47人次,床上擦浴6人次,健康宣教257人次。王玉蓮覺得,之所以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因為這會讓護士感覺工作內涵更立體,更有成就感。她把實現零感染這個硬性4要求,作為自己的主動行為,幾乎把它作為了自己的口頭禪,她和隊長一起努力,組織全隊穿脫防護服就達4000多次,對防護弱的隊員派出優秀隊員進行一對一的指導,直到合格為止。在每次進入病房前,她都和醫院外圍人員一起,一個一個地檢查,確保防護合格,特別是一些重點部位,比如口罩是否達到密閉,護目鏡鬆緊是否合適等。對駐地汙染區、半汙染區和清潔區,她都親力親為,組織人員進行消殺;對出現的防護服刮破、針刺傷、發熱、咳嗽等隊員每天問詢關注,和隊長親自探視,緩解了隊員心理壓力,快速返回工作崗位。

王玉蓮:為了那一片天空的純淨

春暖花開,凱旋而歸

2020年3月24日,王玉蓮所在醫療隊圓滿的完成了馳援武漢的任務,在返程前,她與領隊再一次的檢查了駐地,在短暫的相處,與駐地賓館人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離別時更是依依不捨,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輝留言:親愛的王玉蓮老師,感謝您們在武漢危難時刻的逆行馳援,我們永遠記住並肩戰鬥的時光,疫情終將散去,真心希望您們早日返回家鄉幸福健康生活,但內心卻有太多的不捨,這戰友之情將珍藏在我們心裡!致敬戰友!還有護理部黃麗紅老師寫給她的詩句:千里馳援奔武漢,英勇無畏戰新冠,科學施護精專業,贏得勝利心花漫,並肩作戰情難捨,凱旋祝福道千萬。期盼不久勝利日,舉杯同慶遙相岸。

王玉蓮說:“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有的分別都是我們再聚的約定,無論在哪裡,我們都是中國護理人,雙肩擔健康,兩手撫傷痛,心中有愛,眼裡有情。生活便是如此,共同作戰的友誼,把我們深藏在心底的純真激發出來,讓我們一生刻骨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