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重症呼吸機告急,國內哪些企業在生產,哪些企業能夠因此獲利

在疫情爆發前,全球能夠生產醫用重症治療呼吸機且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大概只有10多家,年產量大約10萬臺左右,其中中國的年產量大約在1萬臺。就此數據而言,重症治療呼吸機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缺口。

海外重症呼吸機告急,國內哪些企業在生產,哪些企業能夠因此獲利


隨著疫情大面積爆發,呼吸機的缺口擴大。如今全球確診人數已突破108萬例,死亡病例達到了5.8萬多例,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這意味著本就有著較大缺口的呼吸機告急。重症治療呼吸機所用的電磁閥、音圈電機、流量傳感器、渦輪風扇等專用部件與家用呼吸機所用的部件性能與生產工藝完全不同,能生產這類部件的廠商非常少。因此跨界生產油然而生,許多汽車廠商與呼吸機廠家合作,短時間內生產了很多呼吸機,但這些呼吸機主要是急救還轉呼吸機和家用呼吸機,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這類關鍵部件,即使有很多強大的汽車企業加入也解決不了問題。

海外重症呼吸機告急,國內哪些企業在生產,哪些企業能夠因此獲利


在此前提下,國內重症治療呼吸機廠商訂單大幅增加,且還有大量訂單在洽談中。國內擁有呼吸機註冊證企業有36家,主要集中在蘇州、北京、廣東、山東等地,其中蘇州最多,共有9家。在這36家企業當中,有24家含有進出口經營範圍,而重症治療呼吸機生產企業有21家,其中只有8家的主要產品取得了CE與FDA認證。包括邁瑞醫療、魚躍醫療、航天長峰、誼安醫療等,但這些企業不是生產呼吸機為主,呼吸機只是業務中的一部分。表示目前的生產量遠遠無法滿足當下的市場,存有著大量空間。

海外重症呼吸機告急,國內哪些企業在生產,哪些企業能夠因此獲利


同時因重要零部件大部分由海外生產,隨著海外疫情的發展,零部件供應後續面臨著物流減少,工廠停工等不確定因素,導致產能下降,國內有技術能力開發和生產呼吸機關鍵部件的廠商則迎來了大趨勢,但這些企業批量生產符合重症治療呼吸機要求的零部件,還需要時間。

海外重症呼吸機告急,國內哪些企業在生產,哪些企業能夠因此獲利


現階段能夠生產重症呼吸機且有出口資質以及研發生產符合重症呼吸機關鍵零部件的企業則會隨著這次疫情而大肆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