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近年來,隨著旱育秧技術的推廣應用,四川省綿竹市90%的水稻育秧進入了旱育秧時代,為提高綿竹市水稻產量、效益和節約水資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4年至今,在綿竹市新市、玉泉、土門等鄉鎮水稻旱育秧田先後發生了根結線蟲病。水稻根結線蟲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水稻生長的病害,這種病害對水稻的正常生長及稻穀產量有極大的影響,一般導致水稻減產15%-20%,嚴重的達30%以上。基於此,本文通過對發生田塊、時間和發生症狀的調查,提出水稻根結線蟲病的防治對策。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水稻根結線蟲病是根結線蟲浸染水稻根系後發生的一種病害,對水稻生產影響大。水稻發病後,影響秧苗正常生長,導致水稻後期減產15%~20%,嚴重時秧苗全田枯死,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因此,加強對根結線蟲病的防治,加大水稻苗床地的管理,對水稻的正常生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對所有作物而言,根部都是整個植株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對作物的生長髮育和結實具有重要的影響。土壤中富含植株生長所需的各種礦物質、無機鹽及水分,一旦根部組織受損或患病,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營養的能力大大降低,無法正常供給植株生長所需的養分,從而導致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分麋能力弱;而且根部具有很強的固著功能,一旦根部組織患病或受損,植株就會出現倒伏現象,這極不利於植株的生長。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植株一旦出現倒伏,意味著很難再繼續生長,產量大大降低是必然的結果。雖然地上部的葉片和莖也可以給植株生長提供一定的養分,但是有一些養分只能由地下組織提供,如根部合成各種重要的生長激素、各種氨基酸,運送到地上部分,促進地上部分植株細胞的分裂。由此可以看出,植株的根對整個植株的生長髮育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由於植株的根深埋於土壤中,當植株的根染病時,並不能被種植者及時發現,而且植株患病前期或者患病不是很嚴重時,植株並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極易被忽視,這樣就會導致像線蟲病這種慢性病的逐漸蔓延,最後甚至會使得整個稻田都染上這種線蟲病。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1 發生特點

1.1分佈範圍

2014年,四川省綿竹市首次在新市鎮長寧村1、2、3組,魯安村5、6、8組,下東林村3、4、6、7組,白廟村1、2組,金蘭村8組和玉泉鎮聖母泉村4組旱育秧苗床地發現水稻根結線蟲病,面積達20hm²。其中,玉泉鎮667m²,其餘全部在新市鎮。截至2017年,該病已在綿竹市新市鎮擴散至11個村,玉泉鎮擴散至3個村,同時在這兩個鎮周邊的孝德鎮、板橋鎮和土門鎮也陸續發現發病田塊,全市4a累計苗床地發病面積達50餘hm²。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1.2發生田塊差異

  • ①發生田塊均為旱育秧田,水育秧無發病田塊。發病旱育秧通過早期防治,秧苗移栽後,未發現本田發病。
  • ②發病旱育秧田一般以連續3a以上的連作旱育秧苗床地田塊為重。
  • ③發病田塊pH值在5.5左右時,發病較重;pH值在6.5左右及以上時,不發病或者輕發病。
  • ④發病田塊不分土壤質地、不分水稻品種,均有發病。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2 發病症狀

秧苗從髮根開始,根結線蟲即開始浸染根尖,致根系扭曲變粗,膨大形成一個或多個根瘤,至水稻二三葉時,根瘤數量達到高峰,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個不等,在秧苗根系上呈串狀。根瘤初卵圓形,白色,後發展為長橢圓形,兩端稍尖;色棕黃至棕褐以至黑色,漸變軟,腐爛外皮皮易破裂,導致根腐病。同時,秧苗地上部分表現缺肥、葉色變淡,纖弱,部分矮化發黃甚至枯死。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3 防治策略

3.1開展病情監測

水稻根結線蟲病發病初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一般不容易發現發病情況,需加強病情監測,從水稻播種出苗開始,堅持“一看、二查、三檢”,即看秧苗葉色,查秧苗根系,鏡檢根瘤、土壤。及早發現病情,及時採取措施開展科學防控。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3.2農業防治

1)選擇適宜的苗床地:苗床的質量對水稻秧苗的生長有著直接的影響,苗床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秧苗的生長狀況。要嚴格按照苗床的管理標準,做好苗床的土壤、水分和溫度等相關因素的管理,給水稻提供一個適合的生長環境,才能保證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長。選擇背風向陽、土質肥沃,連續作為旱育秧苗床地不超過3a,水旱輪作的田塊作苗床地為宜,並嚴格按照育秧技術要求,落實好各項關鍵技術措施。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2)增施石灰:對必須選用已連續多年育秧的田塊作苗床地的,可以在水稻播種前,667m²撒施生石灰75~100kg並使其與土壤充分混合,平整苗床後再進行播種,能夠有效防止根結線蟲病的發生傳播,防止水稻染病,保證水稻增產穩產。

3)增施鉀肥和有機肥: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苗床地適當增施鉀肥和有機肥,培育壯苗,提高秧苗抗病蟲能力。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3.3藥劑防治

在根結線蟲病病情監測基礎上,對發病苗床地使用殺線蟲劑和根腐病預防藥劑,可以667m²,選用3.2%阿維菌素乳油300mL+95%立枯磷原粉20d兌水100~150kg,潑澆一兩次,潑澆藥液要均勻一致。第2次施藥應根據第1次的效果而定。同時,為儘快恢復秧苗的正常生長,可噴施促進水稻根葉生長的微量元素,如硫酸鋅和生根壯苗劑等。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種植戶朋友們可參考一下,一起學習!

4 結 語

在稻田中綜合使用以上幾種防治策略,不斷加強對稻田的管理,及時進行稻田的秧苗檢查,根據病症症狀判斷秧苗所感染的病菌,對秧苗的根部以及土壤進行仔細的檢查,發現病害,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科學防控;同時在進行種植之前,要做好苗床地的選擇和種植環境的檢查,確保苗床的質量,苗床的管理要嚴格按照苗床的管理標準進行,保證秧苗生長環境的同時,要保證選育的秧苗不帶病菌,且具有良好的抗病性,這樣才能保證科學、合理開展根結線蟲病的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