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最知恩圖報、最行事灑脫的女人

《甄嬛傳》中,最知恩圖報、最行事灑脫的女人

看到我這個標題後,想來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是誰,而且是符合這兩個條件最適合的人選,沒有之一,她就是圓明圓中百駿園馴馬女葉瀾依。

可以說,雍正後宮中,葉瀾依雖然被封為寧嬪,但她是身份最為卑微的一個妃子,在一次偶然中被雍正相中納入後宮,雍正相中葉瀾依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葉瀾依不但容顏靚麗不輸後宮諸妃,尤其難得的是她是馴馬女,騎在烈馬上縱橫奔馳英姿颯爽,別有一番韻味,給厭煩了同一模樣後宮女人的雍正帶來了新鮮刺激感,更符合男人的劣根性之一:喜新厭舊。

其實,葉瀾依是不願意入宮的,只是無奈於皇權的強大不得已當了雍正的妃子,她愛的是果郡王允禮,原因就是在她快要病死的時候,果郡王救了她一命,這種救命之恩被她牢牢記在心裡,並且對果郡王產生了愛慕之情,可是由於身份懸殊而無法嫁給果郡王,但她心裡還是一直念著果郡王的好,並且隨時準備報答果郡王,從後來的舉止來看,葉瀾依為了果郡王可以不顧一切。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句話是男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可是真正做到的卻廖廖無幾,作為弱女子的葉瀾依卻做到了,她因身份原因而無法嫁給自己深愛的果郡王允禮,但她對果郡王的救命之恩卻從來沒有忘記,一旦得知誰想害果郡王時,她都會及時出手,並且心思縝密,比如說,以刀抵住甄嬛咽喉,比如說,強顏歡笑偷偷地給雍正下藥,最後和甄嬛聯手弄死了雍正,想想吧,雍正可是皇帝呀,這個皇帝對葉瀾依很寵愛,但她並不領情,沒有因為榮華富貴的誘惑而忘記知恩圖報的想法。要想弄死皇帝得有多大的勇氣和膽量?而且弄死皇帝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利益?這些在葉瀾依心中很簡單,那就是為了報答果郡王的救命之恩,因為雍正殺了果郡王,所以味瀾依要殺雍正,沒有對錯,沒有利益,只有對果郡王的報恩想法,多麼單純和可貴的動機啊!

再說說葉瀾依對果郡王的愛,果郡王救病中的葉瀾依並非因為愛她,而是果郡王有一顆仁愛的心,當葉瀾依得知果郡王並不愛她時,她執拗地開始了暗戀和單相思,也不管有沒有結果,只是一味地等待,專一性讓現代的人汗顏無比啊!你果郡王可以不愛我,但不能阻擋我愛你,就這麼簡單!當她得知果郡王和甄嬛的事後,她並沒有向雍正揭發以獲得更大的寵幸。當她得知皇后給她的藥時,明知是致人不能懷孕的湯藥卻毅然喝下,原因很簡單——不想給雍正生孩子!因為她愛的是果郡王!

按理說,她是不應該恨雍正的,因為雍正很寵愛自己,可是,她卻不愛雍正,只是迫於皇權的威壓才入宮為妃,所以她在給雍正下慢性毒藥時、在偷換雍正的丹藥時都心安理得,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之意。當雍正死後,她乾淨利落地割腕自盡,痴情的她認為自己最愛的男人死了,此謂情枯心死;最愛的男人的仇人也死了,此謂大仇得報;宮庭守寡的枯燥生活不是她想要的,此謂烈女本色。於是她覺得自己活著沒有什麼意思,追隨心愛的男人果郡王而去才符合她的痴情灑脫性格,一刀在手,刺目血腥,那縷對愛情忠貞的芳魂渺渺而逝,真是灑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