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二季】第5期等待·董卿對話楊惠姍:我覺它像生命一樣


【朗讀者第二季】第5期等待·董卿對話楊惠姍:我覺它像生命一樣

董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你們二位在臺灣影壇炙手可熱,獲獎無數。那也是一段很輝煌的歲月。

琉璃藝術家張毅:現在看當然感觸很大。

琉璃藝術家楊惠珊:好像在看別人一樣,都覺得好像是另外一個人。

董卿:為什麼突然從電影人變成了手藝人?

琉璃藝術家張毅:在拍電影《我的愛》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所謂的水晶玻璃,很有意思。我覺得它像生命一樣,看起來非常華麗、莊嚴,但是一不小心掉到地上就破了。

【朗讀者第二季】第5期等待·董卿對話楊惠姍:我覺它像生命一樣

董卿:當年第一件成功的作品是什麼?

琉璃藝術家楊惠珊:《第二大願》。琉璃是佛家七寶之一,《藥師經》的“第二大願”說的是:“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

琉璃藝術家張毅:我覺得它是一種狀態,就是你真正有智慧的時候,你應該自己變成透明的,沒有任何雜質。

董卿:第一件成功的作品是在你們創立琉璃工房多長時間之後出現的?

琉璃藝術家楊惠珊、張毅:(一起)四五年以後。

【朗讀者第二季】第5期等待·董卿對話楊惠姍:我覺它像生命一樣

董卿:余光中先生特地為你們倆創作了一首詩《琉璃觀音》,他是這樣寫的:“這琉璃的清涼世界/原來在酷焰中煉就/看我,已百害不侵”。

琉璃藝術家楊惠珊:我們一直認為做琉璃的過程中挫折很多,很辛苦,某種程度上我們越來越覺得做琉璃是一種修行。

董卿:今天你們要為我們朗讀什麼呢?

琉璃藝術家張毅:我想透過豐子愷先生的作品,用“漸”字提醒人們,這個世界存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謹以此篇獻給普天之下雖然挫折不斷卻仍然樂觀奮鬥的所有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