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學會欣賞別人,是一種人格修養,一種氣質提升,有助於自己逐漸走向完美。會欣賞別人,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一些欣賞。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克林頓·希拉里曾在演講中多次提及,她在中學讀書時與爸爸相處的一件往事,或許對我們也會有所啟發,本文不涉及政治,與讀者分享如下: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一個春暖花開的中午,希拉里和爸爸在公園裡散步。她發現一個老太太緊裹著一件厚厚的羊絨大衣,脖子上圍著一條毛皮圍巾,那穿戴彷彿是在滴水成冰的三九隆冬。

她說:“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穿的,真是太奇怪、太可笑了!”

當時爸爸的表情有些嚴肅,沉默了一會兒說:“希拉里,我突然發現你缺少一種本領,就是欣賞別人的本領。這說明你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缺少了一些熱心和友善。”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希拉里覺得爸爸太小題大做了,很不服氣地問:“那你不覺得老太太穿得太多了嗎?”

爸爸說:“恰恰相反,我覺得老太太很值得欣賞。她穿著羊絨大衣,圍著毛皮圍巾,也許是因為生病初愈,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也許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但你仔細看,她專注地看著樹枝上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麼的安詳、愉快。她是那麼熱愛鮮花,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我覺得老太太的神情令人感動!難道你不認為她很美嗎?”

希拉里認真地觀察了之後,覺得確實像爸爸說的那樣,從老太太臉上的笑容可以看到她的內心像怒放的鮮花一樣。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爸爸領著希拉里走到老太太面前,微笑著說:“夫人,您欣賞鮮花的神情真令人感動,您使這春天變得更加美好了!”

老太太似乎有些激動:“謝謝,謝謝您!先生。”

隨後,她從提包裡取出一小袋餅乾,一邊遞給了希拉里一邊誇讚地說:“這孩子真漂亮……”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事後,爸爸對希拉里說:“渴望得到欣賞,是人的本性。一定要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值得欣賞的優點和特點。當你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之日,就是你得到別人更多欣賞之時。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林清玄當年做記者時,曾經報道了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他在文章的最後,情不自禁地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又是那麼斯文有氣質,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沒想到,這句話卻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 後來,當年的小偷竟然成了臺灣幾家羊肉爐店的大老闆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闆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為什麼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過做正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的確,如果沒有林清玄當年對小偷的“欣賞”和期盼,恐怕也就沒有他今天的事業和成就。可見,欣賞對人生多麼重要啊!


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

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美德。

一個永遠不懂欣賞別人的人,也就是一個永遠不被別人欣賞的人。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美國人際關係學鼻祖卡耐基說: “時時用使人悅服的方法讚美人,是博得人們好感的好方法。記住,人們所喜歡別人加以讚美的事,便是他們自己覺得沒有把握的事。”

你如果要批評別人,必須慎之又慎,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液。

山的沉穩在於厚重,水的活潑在於幽深。你只管認真的,誠心的去欣賞別人,不必擔心別人會不會欣賞你。如果你沉穩如山,幽深如水,善待別人,而又虛懷若谷,誰會不羨慕,不尊敬,不欣賞你呢?

妒忌是無能的表現,超越是力量的顯示。假如你人無優品,身無技藝,心無善良,胸揣妒忌,妄自尊大,傲氣沖天,不思進取,不去超越,誰會去羨慕你,欣賞你,敬佩你呢?!


學會欣賞別人 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人生不是索取的枯井,而是賜予的噴泉;為人處世,“舍”與“得”二字一定要好好掂量,努力把握。誰都不傻,你若總是想佔別人的便宜,只“得”不“舍”,試想,誰會願意和你相處,更不願意和你是朋友,你的人格將會大打折扣!

常見有這樣的人:自己有了成績,有了榮譽,就歡呼雀躍,神采飛揚;別人有了成績,有了進步,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甚至冷嘲熱諷,挖苦、嫉妒。真誠地為別人的成績、進步、榮譽喝彩,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

懂得欣賞別人,才會被別人欣賞。你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