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刷爆信用卡”:3-10歲的孩子不懂錢,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最近,又有一個“熊孩子”闖了大禍。


一對夫妻過年期間從浙江回到山西老家,因疫情原因,被隔離。


為了方便聯繫,媽媽把手機留給八歲的兒子。


好不容易,過了隔離期,想著能與家人團聚。


“8歲男孩刷爆信用卡”:3-10歲的孩子不懂錢,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然而,媽媽卻發現手機綁定的兩張信用卡被刷爆,算下來,總共有13000多,而這些錢都進入了遊戲賬戶。


當她知道這些錢都是兒子花出去的時候,簡直被氣炸了。


她哭著說道:“這是我們一年的血汗錢啊。”


一邊說,一邊抹眼淚。


小男孩知道自己闖了禍,非常害怕,他說:玩遊戲,玩著玩著就讓給錢,當時也沒想這麼多。


是啊!一個無知的孩子,卻把父母的辛苦就這樣“糟蹋”了,真讓人寒心。


“8歲男孩刷爆信用卡”:3-10歲的孩子不懂錢,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近年來,網上關於“熊孩子”揮霍金錢的新聞層出不窮,重金打賞主播,網遊充值…


去年,深圳11歲女孩,花了近百萬打賞主播。


“8歲男孩刷爆信用卡”:3-10歲的孩子不懂錢,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這些孩子打賞金額都不低,動輒上千甚至幾萬。大人不禁感到疑問,為什麼孩子花費鉅額打賞,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孩子熊,其實細細想來,更有可能是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


甚至在孩子眼裡,錢就是幾張二維碼,幾個數字密碼,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數額對父母意味著什麼,對一個家庭意味著什麼。


孩子胡亂打賞的背後,是父母金錢教育的不到位。


1、和孩子談錢 關乎他的未來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和性教育一樣,金錢教育別總指望孩子長大就懂了,父母不說,孩子也會通過同學、網絡接觸到很多帶有偏見、負面的信息。


金錢買不來幸福,但也必須承認,錢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往往也決定了他未來的生活品質和人生高度。


和孩子談錢,關乎著他的未來。


一般孩子在3-10歲的時候最適合教育他們金錢的概念,這裡的概念,不是說孩子不懂錢的樣子,而是缺乏對金錢價值的認識,也不懂得金錢的意義。


我曾經碰到一位孩子,已經七、八歲的年紀了,用100元跟小朋友換取了幾袋小零食,甚至還把錢當紙用……


在年幼小朋友的眼裡,金錢往往就是一張張帶圖案的紙。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告訴孩子錢是什麼?


比如孩子可能不知道一塊錢是什麼,但是媽媽們可以告訴他。一塊錢可以換1個麵包,而去遊樂園玩要100塊錢,這可以換100個麵包。


孩子的心裡也會有一個評判,下次再去遊樂園玩的時候,他就會知道遊樂園的一張門票可以換100個麵包了。


2、認識金錢 從娃娃抓起


財商培養應趁早,3歲即可起步“數錢幣”,5-7歲,培養孩子做家務賺取零用錢,而7-12歲,則是建立初期理財觀念的關鍵時期。


在美國,孩子從三歲開始就會有“幸福人生”計劃。


3歲時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時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必須在購買時作出選擇;


5歲時知道錢幣的等價物,例如:25美分可以打一次投幣電話等。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6歲時能夠找零;


7歲時能夠看懂價格標籤;


8歲時知道自已可以通過做做額外工作賺錢,學會把錢存到儲蓄賬戶裡;


9歲時能夠簡單制定一週的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時懂得每週節省一點錢,以備有大筆開銷時使用;


11歲時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有關花錢的事實;


12歲時能夠制定並執行兩週的開支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在英國,從孩子5歲起就教他們善用金錢,理財和儲蓄等課程均已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裡,跟其他科目一樣需要通過考試。


在日本,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如果你只想養大孩子,那麼就給孩子零花錢即可;如果你想讓孩子未來幸福,那麼就從小教孩子如何正確地花零花錢吧。


3、與孩子談錢 要做到“三不”


孩子的金錢教育不能少,但是需要做到“三不”原則:


  • 不要對孩子“哭窮”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勤儉節約,常常會在孩子面前“抱怨”沒錢,或者是這個“買不起”。


這樣其實是在告訴孩子“我們家很窮”,另一方面,又在無形地傷害著孩子的自尊心。


兒童時期,因為貧窮而產生的匱乏,一旦形成就很難擺脫。


當孩子央求你買一樣東西時,學著用“你已經有這個了”,或者是“這個月預算超支”這樣的方式來回答。


  • 不要在孩子面前“炫富”


父母愛談錢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愛在孩面前炫富。


家裡條件好,對孩子的物質都儘量滿足,父母經常說“我們家有的是錢,你想要什麼都可以”。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形成喜歡攀比,愛炫耀,追求名牌這些特質。


對孩子物質上的過度放縱,只會膨脹孩子的慾望,而後被漸漸迷失。


比爾蓋茨說:“花錢如炒菜一樣 ,要恰到好處。鹽少了,寡淡無味,多了苦鹹難嚥。”


在孩子面前,不要事事都滿足孩子,而要學著合理的拒絕孩子。


  • 不要撒謊,也不迴避


美國作家羅恩•利伯講過一個故事:


朋友帕克的孩子們總覺得他賺很多錢,卻不知道父母的難處與辛苦,更不知道每一筆錢的用處。


於是,發了薪水以後,帕克去銀行,以1美元為單位,100美元為一捆,碼了好大一袋子回家。


他細細給孩子們講錢的用處,保險費,煤氣費,日用品…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了一下金錢的作用。


被孩子問到錢的問題,無法避免。但是父母不要回避,給孩子誠實的答案。


告訴孩子父母通過怎樣的方式賺錢,家裡經濟狀況,錢怎樣使用,告訴孩子,能讓孩子更加珍惜。


“8歲男孩刷爆信用卡”:3-10歲的孩子不懂錢,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懂得談錢的父母都明白,金錢不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而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工具;


富足的目的不是安然享樂,而是藉由金錢實現人生理想。


教會孩子看到金錢背後的奮鬥,付出與艱辛,換來尊嚴與自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