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入駐電商需要做質檢報告?

產品電商質檢報告不僅是流通領域質量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續,也是許多消費者判定產品質量的重要依據。面對專業性較強的電商質檢報告,一般消費者很難透過複雜的數據內容,準確地把握產品的質量信息。在中國大陸,產品檢測認證方面,有強制認證CCC認證,自願認證CQC認證。此兩種認證目前均由國家實驗室進行產品檢測,並出具檢測報告,由北京CQC安排人員進行工廠審查,頒發CCC或CQC證書。整個流程及具體要求相對比較複雜,週期比較長,費用也比較高,對很多公司來說,結合訂單情況綜合考慮,選擇申請CCC或者CQC認證都不划算。而電商質檢報告,申請成本低,週期快,沒有工廠審查等複雜的申請流程及環節

為什麼入駐電商需要做質檢報告?


查看電商質檢報告時首先要檢查主檢機構的性質和相關認證標誌圖章。承檢機構的主體性質不同,其出具的電商質檢報告在法定效力上就會存在差別。一般說來,企業自己出具的電商質檢報告只能供消費者進行質量參考,而經過合法認證的質檢機構和社會中介質檢機構出具的電商質檢報告,才具備較高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查看標誌認證圖章是確認電商質檢報告效力和可信度的第二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根據實驗室認證管理工作的相關規定,實驗室只有經過標準、規範的計量認證和質量認證之後,其出具的電商質檢報告才能具備法定意義上的質量證明作用。其中計量認證的標誌是“CMC”,質量認證的標誌則是“CAL”。確認電商質檢報告可信度的第三步是查看報告上面是否有主檢機構的原章。因為通常情況下,法定質檢機構允許企業對產品電商質檢報告複印發行,但前提是複印報告必須到原質檢機構加蓋原章印記。也就是說,沒有加蓋主檢機構原章的複印報告是不具備法定質量證明作用的。

另外,查看電商質檢報告要注意主要技術指標。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對於產品的整體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查看主要技術指標信息對了解產品的質量狀況十分重要。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是不一樣的,消費者要靈活掌握。如空調器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可以集中在功率、電耗、噪聲指數等方面,而對於傢俱類的產品,消費者可以注意一下材質和甲醛釋放量的情況。

另外,CCC及CQC認證,都有具體的產品範圍,不是任意產品都可以申請,即只有在CCC或CQC認證產品範圍內的產品,才可以對應地申請。這樣,不在CCC或CQC認證範圍內的產品,就可以選擇申請電商質檢報告,提高產品品質的市場可信度。目前,產品入駐京東、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進駐線下商超,或上電視購物平臺等時,需要提供產品根據相關標準所進行的相關質量檢測報告,簡稱電商質檢報告。

還要注意的是,檢測報告的輔助信息也很重要。所謂輔助信息是指電商質檢報告中填寫的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產品批號等內容。消費者不要以為這些輔助信息無關緊要,因為這些輔助信息只有與產品包裝上的相關內容一致,才能說明電商質檢報告具備針對性和可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