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难?因为还不能“知行合一”

2019年度汉字“南”。

企业难,个人也难

企业,在过去的2019年,很多企业遇到了难关。

企业难,个人也难。

这是相关的。

企业难,对内,连带着员工领不到薪水或者降薪等等的困难;对外,有负债还不了,那些债主们跟着企业也难了。

其实之前一直没有实质性地想过为什么会这么难?


你为什么难?因为还不能“知行合一”

刚才联想到网络都用“南”这个字代替“难”,可见大家到底有多难了。

虽然是网络化用语,但是,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家不愿意直面“难”字。

难,是因为不能够“知行合一”

昨天去聚会之前,正在翻译《传习录》之徐爱问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一段。

翻译到一半,就去聚会了。

聚会回到家,继续翻译。

一边翻译一边联想到这个“难”,然后,突然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你为什么难?因为还不能“知行合一”


徐爱说他们几个弟子来来回回讨论了半天还是没搞明白先生说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因此没办法就去问先生。

王阳明先生说,把知行当作两码事,这是多少年的弊病了,是社会病,不是个人的病。古人之所以把知和行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确实干,但是,只知道瞎干糊干,所以提出“知”是希望这种人能干对,能正确地干。第二种人呢,只会空想,不干,所以,提“行”字是希望第二种人不要空想。

其实,仔细一想,第二种人吧,大家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但是,第一种人,大家就不容易分辨了。尤其是瞎干乱干还干得名利双收的,就让人错误地认为他是知行合一,其实,如果多年以后他的名不见了利消失了,你才会发现他真的不是知行合一

拿我自己来说,刚毕业的时候很缺钱,然后很努力地去赚钱。记得毕业几年刚买车的时候,一说去哪里办事,都要算一下过去能不能赚回油钱来。那时候是真的没钱。但是,稀里糊涂的,那么小气地算账,还是赚到了一些小钱,解决了温饱。

说到赚钱。前些时候,跟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说,以前都不想着赚钱了,最近觉得缺钱,一想赚钱,嘿,钱就来了。

其实,大家说难,无非是觉得赚钱难。

那么,赚钱为什么难?

我觉得,王阳明先生说的有道理,我们大多数人赚到的钱,都是稀里糊涂赚到的钱,表面看上去,你说自己努力聪明如何如何,但是,根子里,那钱,还是撞大运赚来的(是“不知”)。

你看,巴菲特赚钱,是“知行合一”的。因为他知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所以,钱就赚到了。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不知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例如,买股票,是不是绝大多数在“不知”中买卖,所以,赔钱是必然,或者说,散户长期赔钱是必然,这就是不能够“知行合一”的结果。

个人找工作,都会遇到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多人抱怨企业如何如何,其实,那是你去企业之前对企业“未知”,因为“不知”,所以被企业欠钱或者说觉得企业发给你的钱太少等等。

个人投资为什么会失败?往往根本原因还是在“未知”。你根本不了解你借出去的那个人或者企业的真实状况,你就“冒昧(大胆)”地投资了,所以,你会遇到损失或者说预期回报不理想。

企业发展方向也是如此,你投入的方向或者项目,作为老板或者决策者,其实自己“不知”,因为“不知”而行,所以,结果当然不会太好。

所以,要想不难,还是要学会“知行合一”。

没看懂的,自己去后面看附录。

还没看懂的,打赏完了联系我面授,哈哈。

说说直播带货背后的投资逻辑

直播带货火了。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想做直播带货了。

这,还是一个“不知”而行。

于是,我大概地想了一下这个逻辑。

其实,直播带货的背后,原因是产能大大过剩,大家买东西已经不是为买东西而买东西,是为了娱乐而买东西。

于是,我想,作为企业,或许,在未来的更差的几年内(去年说2019年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现在已经验证了一年),企业应该减少在实体产品的投资

衣食住行,现在的供给侧已经大大地超越了。

我们小时候课本上资本主义国家倒牛奶的杯具现在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上演了。

所以,作为企业,你的逻辑应该是减少实物产品的生产。

如果你恰好没有在做实物产品,或许,可以投入到虚拟产品的生产中去,总之,减少实物,总之,去实就虚。

因为,娱乐化消费毕竟只是一两个销售过亿的,可是,一两个亿是解决不了成千上万家企业的生存发展的。

在艰难时刻,你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生存下来。

《易经》里边讲,与时偕行,就是要随时“易”随时变化啊。

为了不再难

且知行合一

你为什么难?因为还不能“知行合一”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导读】

这一段,讨论的是著名的“知行合一”的功夫。

“知行合一”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个真的很正常,您看,徐爱整天呆在王阳明先生身边,不也还是不明白,还得问吗?

不知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想知道。

【原文】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白话译文】

徐爱因为没有悟透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诲,跟黄宗贤、顾惟贤来来回回反复辩论,还是没能决出个胜负(说服对方),就这个事情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尝试举个例子看看。”

徐爱说:“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父亲应当孝顺、兄长应该尊敬,但是却做不到孝顺、做不到尊敬。这种情况,知和行分明就是两件事啊。”

先生说:“这种情况,是人们已经被自己的私欲阻隔断开,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没有知道而不行动的,说知道而不行动就是不知道。圣贤教导人们知行,正是要还原知行的本体,不是告诉你如何如何就了事。《大学》里给我们举了个真正的知行的范例,‘就像喜欢美色,就像讨厌恶臭’。看见美色属于知,喜欢美色属于行;一看见美色就自动就喜欢了,不是先看见美色然后才决定去喜欢。闻见恶臭属于知,讨厌恶臭属于行;一闻见恶臭自动就讨厌了,不是先闻见恶臭然后才决定去讨厌。如果一个塞住鼻子的人,就是看见恶臭在眼前,但是鼻子没有闻到,也就不太讨厌,只是因为不‘知道’恶臭。就好像说某个人知道孝顺父母知道尊敬兄长,一定是他已经做过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事,才可以说他是知道孝顺父母知道尊敬兄长。不可以就知道嘴上说过一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话,就可以算作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再比如知道痛,一定是自己疼了才知道痛;知道寒,一定是自己觉得冷了;知道饿,一定是自己觉得饿了。知和行怎么可以分得开?这个就是知和行的本体,不曾有个人私欲阻隔断开的。圣人教导人一定是得这样,才可以说是知道。不是这样,就是不曾知道。这是多么迫切结实的功夫!现在苦哈哈地非要说知和行是两个东西,是什么意图?我非要说成是一个,又是什么目的?如果不知道我说这话的主导思想,只是说一个还是两个,又有什么用处?”

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说成两个,也是图个要人明白,一边做知的功夫,一边做行的功夫,这样做功夫才能落地。”

先生说:“你这还是没有掌握住古人的主导思想。我曾说过,知是行的主导意图,行是知的努力积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熟练掌握了,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包含行;只说一个行,已经自然包含知。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是因为人世间有一种人,稀里糊涂地随意去做,完全不知道思考自查,也就是个瞎干胡干,所以必须专门拎出个知,才能行动得正确入理。还有一种人,无知浮夸而空空洞洞地寻思,完全不肯扎实地亲自去做,也只是揣测影子声响,所以必须专门拎出一个行,才能够算是知道得真真切切。这是古人无可奈何不得不才提出的修补偏废救治病害的说法,如果能够悟透这个意图的时候,那说一句话就足够。现在的人们却把知和行当作两件事情去做,觉得一定是先知道了,然后才能行动。我现在且先去下功夫研讨学习相互论证如何做到知,等得真知道了,才去下行的功夫,所以就一辈子也不行,也就一辈子也不知。这不是小病小痛,形成这种流弊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太久太久了。我现在说个知行合一,就是针对这个病害下的药,又不是我空想杜撰,知和行的本体原来就是这样的。现在如果明白主导思想的时候,就是说两个也没关系,其实就是一个;如果搞不清楚中心主导思想,就是说一个,又对事情有什么什么帮助?只不过是说些无关紧要、没有实际用处的话而已。”

【思考与解释】

就如练武功一样,《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的原话就是内功心法。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思考如何理解王阳明先生说过什么,而是仔细阅读体悟王阳明先生说的原话。

知行合一,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扯淡公案、闲话公案了。

简直可以说,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关于知行合一的说法。这一段问答一开始,徐爱与黄宗贤、顾惟贤三个人其实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明白王阳明先生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他们几个人可是翻来覆去地争论了很久的。要知道,徐爱自称日夜跟随在先生身边,黄宗贤也是跟先生接触很早的弟子,这么亲近的人,在阳明先生身边听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不明白?

因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这个情况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这种太久的病痛,先生说不是小病痛,那就是沉疴,是积郁很深的病痛了。所以,徐爱身上、黄宗贤身上、顾惟贤都有这个病痛,而且是深入骨髓的病痛。这种“知行二难”的病痛,在你我普通读者身上,那同样也是深入骨髓的病痛。这种病痛,因为深入骨髓,所以我们日常根本感觉不到。而且,要是谁说你身上有“知行二难”的病痛,你可能还会骂人?你家人才有“知行二难”的病呢?

那么,王阳明先生身上有没有过“知行二难”的病痛,肯定有过,如果没有过,王阳明先生就不会提出“知行合一”的宗旨来。王阳明先生尤其指出这类病痛,被针刺到那一刻你自己感觉到痛才是“知行合一”。但是,阳明先生不仅仅自己知了这个病痛,还提出了一个治疗这个病痛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知行合一”。

因此,读者诸君如果还不能够理解这一段问答,我的建议是,一,您可以朗读三遍原文;二、您可以手抄三遍我的白话译文;三,如果前两种方式还没效果,我建议您对照着原文尝试自己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就我自己来说,这一段对话看过十几次了,但是,只有翻译的这一次,才算理解了先生的“宗旨”。

疼不疼?扎一针!

难不难?问自己!

知行不?要合一!

===========

王阳明心学大药房


跟着

曹东家

读懂王阳明心学


你为什么难?因为还不能“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