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農村都種水稻、瓜果和蔬菜,如果農民不施農藥化肥,是否行得通?

苗竹子


如今不少農村都種水稻、瓜果和蔬菜,如今農民不施農藥化肥,是否行得通?

當然,不用化肥是可以的,如果在農村的話,可以用農家肥代替化肥,或者可以跟某些家禽養殖廠合作,回收這些養殖廠產生的糞便用於施肥,這樣可以達到不破壞土壤原有生態的情況下,使土壤的肥力增加。

其次,用不用化肥也要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自家種菜有講究,刨坑施肥,很少用化肥,主要是有機肥、農家肥,就是圖個新鮮健康綠色。即使長相不好,但吃起來放心。


豐收啦


題主是說讓農民在土地上種植的作物,都不用農藥和化肥,可否行的通?真是異想天開!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聽說那個國家種植的作物,都不用農藥和化肥。無法實施的綜合性原因太多了,這和經濟實力和人民的富裕程度沒有太大關係……這裡我單單闡述兩條原因,你就明白為何實施不了。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沒有化肥,作物沒有產量。先說沒有化肥對農作物的影響,在沒有化肥的時代,水稻和小麥等作物的產量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農家肥能有多少?以前農戶家養禽家畜,農家肥也許夠菜園裡用,地裡的莊稼用肥量遠遠不夠,沒有肥料作物就沒有產量……那麼養殖業用的飼料價格會飛速上漲,玉米價格漲三倍……單單說豬肉價格需要漲多少?別說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各種成本水漲船高……物價飛昇的後果是什麼?通貨膨脹可不是鬧著玩的,嚴重的話引起世界經濟的動盪,人民會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不用農藥:作物不用農藥。病蟲害如何控制?全靠人工嗎?農家小菜園現在都需要化學制劑來控制病蟲害,何況大面積種植的作物?如果現在沒有農藥,作物受到病蟲害的侵蝕,人類飯都吃不上了,瓜果蔬菜價格高昂,還會造成經濟問題。想想吧題主,你說有多嚴重?

如果作物不用化肥和農藥。畝產水稻有可能絕收,就是不絕收,產量也大幅度下滑;蔬菜水果的話,不說產量了,估計都被蟲吃光光了,那裡還輪到題主有蔬果吃?所以現代整個人類世界,種植作物,誰也離不開農藥化肥。人類的繁衍生息,為什麼越來越強大,還不是科技現代化綜合性技術發展的功勞。化肥農藥在科技下產生,幫助人類出產更多的糧食蔬果,間接在撫育人類發展、保持最基礎的生活需求,它們是人類發展最基礎的助力之一。如果沒有化肥農藥——各類作物沒有產量——吃不飽——回到原始社會嗎?所以說,農民種植作物,不用化肥農藥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別再痴人說夢了!


三農的高度


小雄是80後,在農村長大,要說農村種水稻、瓜果、蔬菜,不施農藥化肥,在早些年代是比較常見的,畢竟那時候農村發展還比較落後,人們種莊稼瓜果蔬菜的都是家裡有什麼農家肥就用什麼農家肥種,農藥也用得特別少,一般都是用一些土方法來驅害蟲,而種出來的莊稼瓜果蔬菜倒是可以吃,而且好吃,不過就是產量、農產品外觀形狀方面相對低一些,現在在農村也可以那麼種,不施農藥化肥,但比較少人願意那麼做了。

一、種水稻

像小雄家在海邊農村,我們這邊有一個縣是種水稻比較多的,平時農民種出來的稻米也是銷本地市裡,如果不施農藥化肥,農村又沒有那麼多的農家肥可以用,而且稻田害蟲多用些土方法治理,效果不是那麼好,這樣一來,農民種田為生,種四個月這樣,稻苗長得不夠好,產量少,或許稻米是夠一家人吃了,然而沒有多餘的米可以賣了賺點錢維持生活呢,日子怎麼過下去?當然了,化肥用著方便好用,但是售價也貴,所以現在農民一般都是家裡有農家肥就優先用農家肥,再配合使用些化肥,要是害蟲比較多的話也是要用適量的農藥噴噴治理的,這樣才能保證水稻高產量;就算不種來賣,水稻收成好,除了供家裡人吃,還可以拿來餵養雞鴨豬,划算。

二、種瓜果和蔬菜來賣

而種瓜果和蔬菜也一樣,像有些農戶是專門種來賣的,產量多少、果實長得怎麼樣會影響到農戶的收成、生活,產量少或者果實外觀賣相差會影響買賣收入,所以種植面積大,種植、管理方面當然了怎麼方便處理就怎麼做了,而家裡養雞鴨少,也不養豬、牛等產糞便農家肥比較多的,種植基本上是用的化肥了,祛除害蟲也是買的農藥,就除草有時候是人工拿鋤頭鋤。

三、種瓜果和蔬菜給自家人吃

當然了,如果是種得少,種些瓜果蔬菜給自家人吃,對產量也沒有那麼高要求,不施農藥化肥的農戶也是不少的;像我們海邊這裡每一戶都種些果樹在房子附近的,剛開始樹苗比較小,會拿些腐熟的雞鴨糞跟草木灰來埋土裡,等長大些後就由著它們自然生長了,不施肥,也不噴農藥,每一年自然的開花結果,有多少水果就吃多少水果,自家人吃,不拿去賣的。

小雄的爸媽就種了桃樹、木菠蘿樹、龍眼樹、黃皮果樹、荔枝樹、石榴樹、芒果樹,長年不施肥了,但果樹長得很不錯,開花結小果也不少,然而不噴農藥,隨著果實被那些害蟲叮咬,最後可以等到自然成熟摘來吃的果實卻不是很多,所以每一年果樹上的那些果實還不怎麼成熟的時候,我們就提前摘來吃,有些果是放幾天然後再吃。

而像一些瓜類、蔬菜,拿草木灰、尿水、雞糞等是可以種來吃的,而且根據季節來種,蟲害少,不施農藥,長得也不錯的;像小雄看到我們這邊種得比較多的瓜類、蔬菜有絲瓜、紅薯藤、空心菜、生菜、南瓜藤、辣椒,一般都不噴農藥的;小雄家裡人種的,有時候看到有害蟲就拿草木灰撒一撒,有時候還人工抓那些害蟲呢,像我們這邊菜地最常見的就是那種一身肉肉或者帶殼的霧水蟲,我早上或者傍晚摘菜看到,抓了扔圍牆外面去。

總結:農村種水稻、瓜果和蔬菜,農民不施農藥化肥,是行得通的,只不過這樣做會影響到它們的生長、產量,所以沒人做得那麼絕對的,一般都是看情況來處理,可以使用農家肥的就少用化肥,能不噴農藥的就不使用農藥,畢竟,買化肥農藥也要花錢呢。


鄉村小雄


如今不少農村都種水稻、瓜果和蔬菜,如果農民不施農藥化肥,是否行得通?

這問題,還真不能簡單一句話行得通與行不通來回答你。因為種水稻與種瓜果蔬菜有區別,大面積與小面積有區別,冬天與夏天有區別,溫室與田野有區別。

1.先說水稻與瓜果蔬菜的不一樣:水稻是整塊田要下肥,而且要均均,但瓜果和蔬菜則可以集中在蔸旁邊,水稻株距行距密,不能一棵一棵下肥,但瓜果和蔬菜的距離則較稀,可以一棵一棵下肥。所以瓜果和蔬菜如果有充足的農基肥,是可以不用化肥的。

2.再說大面積與小面積的不一樣:有人承包種植幾十畝甚至更多,如果有一個超大型的養殖場,可以提供足夠的動物糞便,可以不用化肥。沒有這樣的條件,就根本離不開化肥。但有些農戶只種幾分畝或再稍多一點點,如果有充足的農基肥,是可以不用化肥的。


3.再說冬天與夏天的區別:冬天氣溫低,冬天的農作物沒有病蟲害,無需用農藥治蟲。夏天氣溫高,是蟲的高發季節,如果不施藥治蟲,許多蟲你就是用千軍萬馬,也奈何不了它的。如果不施藥,光依靠鳥吃蟲,莊稼會棵粒無收的。

4.再說溫室與田野的不一樣。溫室或大棚如果有先進的防護措施,外面的飛蟲是難以進去為害的,棚室裡自生的蟲較少,作物或可以人手工除蟲,不施或少施農藥的。在田野上就不同了,蟲可以從四面八方飛來,也可以飛去四面八方,產生的害蟲如果不憤施農藥除滅,就很難收穫莊稼的。


一生好人大司馬


如果農民種地不施化肥農藥,雖然能行得通,但是十分困難。

一是如果不施化肥農藥,莊稼會大幅度減產。比如建國初期沒有化肥農藥,水稻每畝產量也就三四百斤。而現在施化肥農藥,每畝產量達千斤以上。

二是農家肥造肥量有限。農家肥以人畜糞尿為主,加上草木灰,菜葉子等,造農家肥的數量太少了,難以供應土地需要。建國初期沒有化肥時,農民不僅自己積攢人畜糞尿,城裡人產生的人畜糞尿,都要清掏後運往農村。現在城裡人的糞尿都經下水道沖走流失,而農村人產生的糞尿又很少,積肥數量根本不夠土地需要。

三是不施化肥農藥,農民的勞動力強度增加。過去沒有化肥農藥,不論水田旱田,都要三鏟三鏜,從春種到秋收,起早貪黑,忙得腳打後腦勺,勞動強度大,天數多。現在使用化肥農藥,一年幹60天左右的活,就幹完了。大大節省了勞動力。

所以,如果農民不使用化肥農藥,而使用農家肥,雖然也能種地,但肥力少,勞動強度大,天數多,生產效益大為減少,不能保證糧食和蔬菜的正常供給。


琿春徐飛768


如今不少農村都種植水稻、瓜果和蔬菜,如果農民不施農藥化肥,是否行得通?題主想法是好的,不打藥不施肥確實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有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但是我認為至少目前這個想法行不通。

一是不打藥不施肥會造成產量大幅下降,農民收入減少。現在的土地由於連年種植,地裡積累了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和害蟲等。在種植過程中,一旦爆發病蟲害不及時打藥進行防治,上述農作物的產量會減少甚至絕收。例如種植番茄開花結果期感染疫病,不打藥防治,一週內可能就會造成植株葉片枯死,造成絕收。絕大數農民種水稻、瓜果和蔬菜不是用來自己吃的,而是要賣掉賺錢養家的。由於農民基本沒有高端銷售渠道,所以優質的農產品也賣不上優質的價格。那麼,只能靠高產來賺取高收益了。如果不打藥不施肥造成產量降低最終會導致農民收入減少。農民種地肯定是想多賺錢,如果少賺了肯定沒人願意做。


首都農業人


我見過有機水稻,有機蔬菜,但是都是露天種植的。

但是,目前我個人看法,這樣做很困難。

蔬菜種植過程中,

一,肥料可以通過農家肥,蚯蚓可以疏鬆土壤。

二,蟲可以天敵防治,滅蠅燈,也可以人工捕捉。

三,草可以人工或者割草機除草。

四,病呢?病可以通過栽培管理來預防。但是大棚是一個封閉的,高溫高溼環境,要想做到病害可控性非常難。

南方比較有名的有機蔬菜基地也有,但是他們是選用有機食品可用的農資產品。不是絕對意義上的“不打農藥 不施肥 純綠色的那種”。











豫尚葡農業


在農村種的瓜果蔬菜等作物,如果不施化肥是可以的。但水稻不施化肥就不可以,如果不施化肥,產量就不高。

瓜果、蔬菜在農村自己種少量的就可以不施化肥,特別是蔬菜,瓜類,水果都要施化肥之類的才有收穫。農村自己種出來的蔬菜都是自己吃的,不追求產量,都是按季節來種植,什麼季節種什麼的菜,瓜苗也種幾條,豆角也種一行,青菜也種幾行,等到收穫的時候就有菜吃了。一般都是農家肥施放,很多都是擔那個糞水去淋菜,農家肥種出來的菜既好吃,自己也放心吃。

如果種來出售的就不同樣了,既要菜的色澤好看,還要追求產量,還要趕上時間的速度,所以就需要用上化肥或者複合肥等。也有用有機肥的,但上了規模化,市場化,經濟化,最後都是用上化肥的。

水果自己種少量的,雖然是農家肥為主,但都要用上化肥,因為化肥肥效快見效。規模化的就更不用說了,但在水果類的很多都是農家肥為主,化肥複合肥為普。

水稻的就是化肥為主了,水稻,水稻就是要有水才能生長的稻,所以水溶性高的化肥,水稻才能吸收更快,更容易生長。





不歪阿正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各種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在農村出現的越來越多,如果農民種水稻、瓜果、蔬菜不用化肥農藥,我認為完全行得通。而且,逐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還將是今後的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向。
第一,過去的農村,沒有化肥農藥照樣種東西。其實現在廣泛使用的化肥農藥,是現代農業帶來的產物。以前的原始農業,人們根本不知道化肥農藥是什麼東西,一切的耕種都是依賴大自然的風風雨雨保收成。


到了後來,農業不斷髮展,各種種植新技術不斷推出,土地的耕種越來越頻繁,作物的種植密度越來越大,為了房子,越來越多的病蟲害,增加產量效益,才有了越來越多的化肥農藥。

第二,化肥農藥可以用其他辦法替代實現殺蟲增肥。不管是什麼化肥農藥,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加快作物的生長,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總體效益。農藥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治病蟲害,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新的技術可以替代。
比如說最常見的黃板粘蟲、誘蟲燈殺蟲,甚至培育作物害蟲的天敵以蟲治蟲。一盞頻振式誘蟲燈,可以誘殺管轄50畝左右作物的害蟲呢!


而化肥可以利用生物有機肥,或者農家肥進行替代,能有效防止過量使用化肥使農產品品質變差、土地板結等問題,科學又環保,還實現了綜合循環利用。

第三,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將是農業綠色發展的趨勢。其實幾年前,國家農業部就已經提出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提出要實現化肥農藥

零增長目標。最近兩年,又提出了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多項舉措。

這些措施的出臺,實際上就是控制當前越來越多的化肥農藥使用量,通過開展綠色有機生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這也符合當前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的目標。

如果國家能給予一定的項目資金引導,加大綠色生產的宣傳,農村各地的化肥農藥使用量將會越來越少,最終可以實現不用化肥農藥也能種好農作物。

以上解答,不知您是否認可?歡迎您也來留言發表意見。想了解更多問題解答,請記得關注【桂農通】!


桂農通


農民如果不施農藥化肥是否行得通?

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如果不用化肥農藥,小面積種植可以做到。

比如菜地,農村有的還有旱廁,有些還有草木灰,雖然數量有限,但用於菜地裡還是夠用的。



但我們這裡以種植水稻為主,如果不用化肥農藥,我覺得很難。

一、影響產量。水稻對肥料的要求很嚴格,在下種之前,除了要施足夠的底肥,在分葉期和開花期,還要追加肥料。如果沒有化肥,稻苗植株矮小,葉面枯黃,直接影響產量。

以前老一輩的人會在稻田裡種上紅花草,再用牛犁田,紅花草就成了稻田裡的綠肥,也是一種有機肥,用來改良土壤。而現在很少看到紅花草了,全都用化肥。



二、成本增大。化肥我認為還可以接受,而農藥在農村已是普遍現象。

特別是除草劑。

以前種植水稻都是人工除草,秧插下去成活之後,就可以進行人工除草了。和插秧一樣,佝僂著身軀,把秧苗裡面的雜草快速扯掉再塞進泥土裡,雖然比插秧輕鬆一點,但也是個辛苦活兒。

而現在有了草甘膦的除草劑 ,人們再也不怕雜草了,一畝田兩藥壺水,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如果用人工除草,一畝田最少要兩天,而且一次還不徹底,還要多次除草。人工多少錢,糧食多少錢?這個帳誰都會算出來。



現在各行業都是講經濟效益,都講速成,農村種田種地使用化肥農藥,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在農民的意識中,高效增產才是目的,其它的都不會去重視。我也是農民中的一員,我也和他們一樣,只是在田間地頭看到滿地的農藥瓶,走在田埂上,看不到一個青蛙,就連我最怕的螞蝗,再也看不到了,我卻高興不起來,對未來的農村有一種深深的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