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事件再上熱搜,農民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近日,河南的大叔因與偷瓜者發生爭執導致偷瓜者受傷,卻要賠償偷瓜者300元。後因事件成為了網絡熱點之後,當地的處理結果總算是讓大叔找到一絲安慰。無獨有偶,幾個月以前,央視報道了多地的田地裡的西瓜將要成熟之際,西瓜卻被人砍了一道道口子。對於瓜農而言,在瓜地裡辛苦了一年變成了泡影。對於這兩件事,農民們除了表達了對違法者行為的譴責,也傳達了他們的隱憂和無奈。

“西瓜”事件再上熱搜,農民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農民在瓜田裡勞作

西瓜種植很辛苦,需要不間斷的操勞

西瓜作為外來的物種,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農民發現只有將西瓜苗嫁接在南瓜苗上,結出的果實才更大更甜。也因為如此,農民在早春的時候就開始講西瓜種子種下,待發芽成苗之後,小心翼翼地將瓜苗進行嫁接。在嫁接這段時間內,一遍遍地澆水,一遍遍地查看瓜苗的生長,一旦發現有不好的,馬上替換。等到可以種植的時候,瓜農們將瓜苗栽在地裡,施肥,澆水。他們的每日的操勞,看著每天都在長的瓜苗,綠綠的,毛茸茸的。這些景象,多少能讓農民們找到一絲安慰。

“西瓜”事件再上熱搜,農民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瓜農們在種植瓜苗

在西瓜生長的中期,瓜農們又要時不時的彎下身子查看是否有瓜患病,或者被蟲子侵害。經過漫長的成長,看著西瓜長大,成熟。直到採購西瓜的消費者將瓜買走。此時雖然看著地裡少了什麼,但他們的心裡卻是裝下滿滿的豐收。

“西瓜”事件再上熱搜,農民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生長中的西瓜

農民的安全意識有限,法律意識也缺失

對於西瓜種植者而言,他們的一畝三分地和別的作物一樣,都是開闊狀,有的更是臨近鄉村的小道。人來人往的,有的人就會對這樣的作物產生歪心思。瞅瞅周邊沒人,踮起腳走進瓜田,抱起一個大西瓜溜之大吉。若被瓜農看到了,一個村子的人,又不好意思責罵,動手打人更是難以下手。久而久之,他們也只能忍氣吞聲。在西瓜成熟階段,在地裡看著心愛的西瓜,從早晨到深夜,瓜農們無時無刻地在看著西瓜,遇到偷瓜的人。一聲吆喝,讓偷瓜者跑了就是了。可對於瓜農來說,這樣的操勞,這樣的忍氣吞聲,真的就能讓大家和平相處嗎?河南的大叔和陝西的大姐真的給瓜農們上了一節生動的課。

“西瓜”事件再上熱搜,農民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炎炎烈日下勞作的瓜農

對於瓜農來說,自己的田地就像自己的家一樣,不容得任何人侵犯,如若侵犯,就是在違法犯罪。人每天在瓜田裡的辛苦,終會有疏忽的時候,正是這種疏忽,讓偷瓜者有了可乘之機。而對於農民的日常生活而言,他們的人際交往也會成為瓜田被侵害的因素之一。因此,瓜農們要多諮詢一下法律人士,在田間地頭樹立一塊塊醒目的標題板,讓有偷瓜慾望的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對的。同時也要增加現代化設備,在瓜田多樹立一些攝像頭,用以震懾偷瓜者的僥倖和貪婪。

“西瓜”事件再上熱搜,農民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農民在數著自己的收入

總而言之,“西瓜”事件成為熱搜,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媒體對於瓜農們的遭遇的及時報道,也得以讓瓜農們在遇到不幸之後找到一絲安慰。但瓜農的安危冷暖不能只希望於瓜農們在田地裡看管,一些志願者也應積極地參與進來,多多對人們進行法律的宣講。在西瓜成熟的時候也要保障西瓜的銷售。從一個愛心的出發,讓社會變得更加友善,也真正的讓農民富起來。對此你怎麼看呢?

小吳三農,用心記錄農村生活,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