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

寺廟:供神佛或歷史上有名人物的處所。《中國現代漢語詞典》

孔廟

位於山東曲阜,孔子的祠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之後歷經各朝代增修擴建,其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存建築絕大部分為明清兩代完成,仿北京故宮樣式,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孔廟‖孔府‖孔林


中嶽廟

位於河南登封市,前身為太室祠,始建於秦(前221~前207年),北魏時,祠址經過三次遷移後,定名為中嶽廟,從此由道教管理。整座廟宇的佈局制式都與故宮相似,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教的聖地。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中嶽故廟


岱廟

位於山東泰安市,始建於漢武帝時期,約為前140~前87年,至唐時殿閣輝煌。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建築風格採用帝王宮城的式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岱廟晴雪


太清宮

位於山東青島市,始建於公元前140年,905年在幾位著名道士的努力下,逐漸有了一定規模,此後建築不斷增加,元朝時,成為全真派的道觀。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太清宮



白馬寺

位於河南洛陽,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我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我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2010年5月,印度出資在白馬寺修建的佛殿落成;2014年6月,緬甸出資在白馬寺修建的佛殿落成;2014年9月,泰國出資在白馬寺修建的佛殿落成。形成了全世界唯一擁有中、印、緬、泰四國風格佛殿的國際化寺院。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白馬寺


顯通寺

位於山西五臺縣,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現存殿宇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其中銅殿,用銅10萬斤,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是我國保存最好的銅殿。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顯通寺銅殿


天師洞

又稱常道觀,位於四川成都都江堰青城山,據傳說,東漢末年,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修煉佈道,而得名天師洞。原觀已毀,其中黃帝祠建於隋代,三皇殿造像為唐代,其餘多為清代重建。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山中古觀


張飛廟

原建位於重慶雲陽,始建於蜀漢末期(約240年前後),系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現為三峽庫區內重慶唯一全淹全遷的重點名勝古蹟。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張飛廟


佛光寺

位於山西忻州五臺縣,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寺內正殿即東大殿,為857年建成的木結構建築。建築、雕塑、壁畫、題記,歷史和藝術價值非常高,被譽為“四絕”。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佛光寺東大殿


菩薩頂

位於山西忻州五臺山靈鷲峰上,始建於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唐貞觀五年重建。原為文殊菩薩道場,名文殊寺,明末清初由青廟(和尚廟)改為黃廟(喇嘛廟)。是歷代皇帝朝拜五臺山時的行宮,典型的皇家特色。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菩薩頂


懸空寺

位於山西大同渾源縣,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建成。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呈“一院兩樓”佈局,總長32米,樓閣殿宇40間,懸掛在刀劈般的懸崖峭壁上,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懸空古寺


少林寺

位於河南登封市,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我國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少林晴雪

  • 山門

少林寺大門,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面闊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門額上有清康熙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少林寺·山門

  • 塔林

歷代少林寺高僧安息的墓地,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現代磚石墓塔231座。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少林寺·塔林


南華寺

位於廣東韶關,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宋開寶元年,宋太祖敕賜“南華禪寺”,寺名沿襲至今。建築群中除靈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後虛雲和尚募化重修。

  • 曹溪門

南華寺的第一山門,現在的是1986年重建,高12.5米,寬22.4米,磚牆到頂,重簷歇山頂式建築。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南華寺·曹溪門

  • 大雄寶殿

初建於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1934年該殿移位重建。磚木結構,面闊與進深均為七間,高16.7米,重簷歇山頂,綠色琉璃瓦面,琉璃珠脊剎。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南華寺·大雄寶殿

  • 靈照塔

南華寺最古的建築,初建於唐先天年間(712~713年),後毀於兵火,宋太祖開寶元年重建。樓閣式八角五層澀簷出平座磚塔,高29.6米。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南華寺·靈照塔

  • 祖殿

始建年代不詳,殿內牆上嵌有南宋淳熙九年碑刻,原為磚木結構,1981年修建時,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殿內正中供奉唐代六祖惠能真身,其左為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右為丹田和尚真身。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南華寺·祖殿


三祖寺

位於安徽潛山市,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505年),原名山谷寺,後因禪宗三祖僧璨在此駐錫,故名三祖寺。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支派,自達摩西土東來,二祖慧可斷臂求法,傳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國化,暢行於世,成為漢傳佛教中最具中國的宗派之一。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天柱山·三祖禪林


隆興寺

位於河北石家莊正定縣,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在苑內改建寺院。現為我國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

  • 摩尼殿

寺院主要建築之一,始建於宋仁宗皇祐四年(1025年)。大殿結構屬抬梁式木結構,平面呈十字形,重簷歇山屋頂,綠琉璃瓦覆頂。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隆興寺·摩尼殿

  • 大悲閣

寺院主體建築,始建於宋初開寶年間(968~976年),閣高33米,為五重簷三層樓閣。閣內矗立著一尊,19.2米高銅鑄“大悲觀音”。是我國保存最好、最高的銅鑄觀音菩薩像。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隆興寺·大悲閣


南嶽大廟

位於湖南衡陽,地方誌記載大廟最早建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形成江南最大規模的古建築群。寺內東側八個道觀,西側八個佛寺,為我國寺廟一絕。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大廟巍峨


南禪寺

位於山西五臺縣,建於唐代,約為782年。寺內殿宇六座,除大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他建築為明清時代所建。大殿三間見方,單簷灰瓦歇山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南禪寺·大殿


肉身寶殿

位於安徽池州,始建於唐貞元十年(794年),佛教寺院。金地藏晚年以此為南臺讀經,其圓寂三年後,仍顏面如生,遂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塔殿式建築,上蓋鐵瓦,四角有宮殿式翹簷。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肉身寶殿


普濟寺

位於浙江舟山市,創建於後梁貞明二年(916年),後履興履毀,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時下詔重建,後賜題額“普濟群靈”,為普陀山供奉觀音的主剎。十年動亂,殿宇佛像受到破壞,1979年後修葺一新。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普濟寺


華嚴寺

位於山西大同,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重建。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是我國保存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下華嚴寺·遼代彩塑


紫霄宮

位於湖北丹江口市武當山,始建於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明永樂十年重修,提額“太玄紫霄宮”。紫霄宮是保存較完整的皇家廟觀建築群,其中正殿,是武當山保存的唯一的一座重簷歇山式木結構殿堂。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紫霄瑞雪

  • 金頂

武當山主峰天柱峰上的金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金頂春曉


南巖宮

位於湖北丹江口市武當山,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到元至大三年(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擴建。南巖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昇之“聖境”。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南巖秋色


嗣漢天師府

位於江西鷹潭,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築群。其來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冊封東漢張陵第三十六代傳人張宗演為“嗣漢天師”。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龍虎山·道教祖庭


塔爾寺

位於青海西寧,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

  • 如意寶塔

如意寶塔共八座,建於1776年。據說,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座周長9.4米。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如意寶塔

  • 大金瓦殿

初建於1560年,之後,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1萬多兩改建屋頂,形成了三層重簷歇山式金頂。殿內矗立著12.5米高的大銀塔,這就是宗喀巴誕生的地方。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大金瓦殿

  • 大經堂

建於1606年,土木結構的藏式平頂建築。寺內喇嘛集中誦經的地方,也是塔爾寺建築中規模最大的。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大經堂

  • 班禪行宮

建於1650年,原為漢式寢宮,後擴建成四柱八梁三進院的藏式建築。塔爾寺行政事務負責人發臺的居住處,也是達賴、班禪來塔爾寺住地。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班禪行宮


媽閣廟

位於澳門,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為紀念被信眾尊奉為海上保護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一座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澳門·媽閣廟


祗園寺

位於安徽池州九華山,始建於明嘉靖時期(1522~1566年),清代多次重修增建。據說釋迦牟尼在世時曾在此居住,既不是寺,也不是院,而是精舍或園,所以易名祗園,九華山唯一的宮殿式建築群。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祗園夕照


臥雲庵

位於四川峨眉山海拔3065米,始建於明嘉靖時期(1522~1566年),後被火焚燬,清康熙初年再建。現存為清末建築,為我國海拔最高的漢傳佛教寺廟。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雲託霧漫臥雲庵


天后宮

俗稱媽祖宮,祠廟,位於臺灣馬公市,相傳建於明代初葉,嘉靖四十年(1563年),俞大猷剿倭勝利,擴建媽祖宮。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澎湖·天后宮


報國寺

位於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麓的鳳凰坪,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原名會宗堂,清初遷建於此,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取佛經“四恩四報”中“報國主恩”之意,御題“報國寺”匾額。報國寺歷史上經過數次修葺,寺院得以完整保存。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峨眉山麓報國寺


法雨寺

位於浙江舟山,始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興修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匾額,故得今名。法雨寺曾多次發生過火災和海寇,之後,“文革”再遭破毀,1983年開始大規模修復重建。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法雨寺


蓮峰廟

位於澳門,初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清朝起經多次重修擴建,始成今天規模。供奉神祇有觀音、天后、關帝、神農、醫靈等等,融儒釋道三種文化於一廟。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澳門·蓮峰廟


孔子廟

位於臺灣台南市,建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建築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臺灣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臺南·孔子廟


無量觀

位於遼寧鞍山,始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傳說因初建時無樑而得名,後屢有修繕,東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宮觀。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無量觀


噶丹·松贊林寺

位於雲南迪慶,我國藏傳佛教寺院。藏曆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1679年)興建,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群建築。竣工後,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香格里拉·霞蔚古寺


洗象池

位於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高山區,海拔2070米,清康熙時期(1699年)建寺,乾隆初年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為普賢菩薩每逢過此,必先浴象,所以得名洗象池。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朝霞初照洗象池


拉卜楞寺

位於甘肅甘南夏河縣,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建立“拉章”(嘉木樣佛宮),“拉章”音變為“拉卜楞”,以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 大經堂

最大的聞思學院,可容納3000僧人誦經。1985年不幸被火燒燬,次年開始重建,基本保持了原來的樣式和風格。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拉卜楞寺·大經堂

  • 貢唐寶塔

建於1805年,因塔內供有從尼泊爾迎請來的無量光佛像而享有盛名。原建不幸毀於“文革”,現為1993年所建,塔高31.33米,五層呈菩提式。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拉卜楞寺·貢唐寶塔


普寧寺

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年(1755年),清朝第一座皇家寺廟。前半部為漢族傳統佛教寺廟特徵,後半部為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漢藏結合寺廟。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承德普寧寺


龍山寺

位於臺灣彰化鹿港鎮,在1786年遷到現在的位置。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

郵票上的中國地理·寺廟,歷史淵源|建築規模不同,散落城鎮山野

鹿港·龍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