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餘韻:牛棚裡的童年

高邑鳳茗

六十年代末,那時的自己剛上小學不久,正是貪玩不諳世事的時候。每天下課之餘,除了為所養的幾隻兔子打點靑草什麼的,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晚上就更沒有地方玩了。當時的農村還沒有通上電,春秋夏季節,晚上還可以到街上跑一跑;冬天就只能窩在家裡。而當時的條件差,很多家中都不生火取暖,很多孩子們就找了一個絕佳的去處---生產隊的牛棚;因為那裡柴火多,經常可以點火取暖,所以牛棚就成了我們取暖和娛樂最理想也最常去的地方。

當時一個生產隊就有一個牛棚,而牛棚建的也比較大,能夠住下隊上的幾十只牛、馬、驢、騾;其三面是牛馬睡臥進食的環形迴廊,一面是人畜進出的大門,中間是飼養員添加飼料什麼的操作間,即高且大。

晚上我們就經常不約而同的集聚在這裡,我們的到來也為牛棚增添了不少的人氣;那時的飼養員牛氣的很,但對我們很和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馨。我們按照飼養員的指揮,搬些樹幹、木板什麼的作為凳子,圍著由枯樹枝或樹根乾草等燃起的篝火,聽飼養員大叔大哥講這樣那樣的故事,或者是每天的見聞、或者是久遠的傳說、亦或者是胡謅亂侃的閒聊等;天南海北、世事輪迴等,四大名著、三言兩拍以及趙南星等當地民間故事等,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但幽默風趣、常常意猶未盡。儘管那時都還很小,有些根本就聽不懂,或是記不住,也或是講了幾百遍老掉牙的故事了,可大家都沒有厭煩的時候,聽得是那樣的專注和有滋有味。伴著牛馬糞便散發出來的異味,透過潮溼的柴草瀰漫的輕煙,以及旁邊迴廊中邊休息邊進食的牲畜的咀嚼聲,那種聲音簡直就是一種天籟之音;朦朧中帶著一種人畜和諧的味道,似乎牛馬也在故事中休息、沉醉;那種景象,深深的印在了心中,多少年都揮之不去。

儘管現在條件好了,各種各樣的俱樂部也進去過,房間裝修的漂亮、各種燈光異彩繽紛、流行光碟五花八門,卻總找不到牛棚時的那種感覺。由此我想到了清朝的西太后為什麼在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對西行逃難路上吃過的窩窩頭情有獨鍾;也許在特定的情況下、一種特有的感觸是不可磨滅的印記。

有人說:當你渴了的時候,如果只有一口水,你能先喝上,你就比沒有喝上水的人幸福;內急的時候,如果只有一個茅坑,誰先佔住了茅坑,誰就比沒有茅坑的人幸福。其實,主要看的是你在什麼情況下所需要的是什麼,因為此時的你,需要才是第一位的;不同的需要也有不同的感覺,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而童年時代的牛棚,就是那個時代我們所最需要的地方和最美好的娛樂,它成為了我們美好記憶裡最經典的一筆,不僅填補了我們童年時代生活的孤寂,也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