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今年的一場疫情,讓大家出行都戴上了口罩。以前沒有察覺到的一些問題,也漸漸顯現出來。比如戴上口罩之後,能夠聞到自己呼吸的氣息了,而這些氣息,並不是那麼的....好聞,原來自己也有“口臭”。突然更加想念直接與天地之氣相交的呼吸,享受新鮮空氣對我們的淨化。

在中醫中,“口臭”多體內有熱,如胃、脾、肺、心鬱熱或積食不化等造成濁陰之氣上逆,而造成異味。也有脾虛氣滯,寒熱互結,升降失司所致。

日常可以用以下方法,緩解調理“口臭”尷尬困擾。


瀉心火祛脾胃熱:按揉大陵穴、人中穴

大陵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輸穴和原穴,能清瀉心火;大陵穴還為心包經的俞土穴,五行心包屬於火,脾胃屬土,"火生土",因此大陵穴還瀉脾胃之熱。

以此穴調理心包經積熱日久,心脾之火上攻,或由脾虛溼濁上泛所致的口臭,是歷來常用的口臭特效穴。臨床應用實踐,當與人中穴相配合效果會更好。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按摩方法:

▷ 先用拇指指腹按壓人中穴1-2分鐘。


▷ 然後用拇指指腹按揉大陵穴,同時屈伸轉動手腕,讓刺激充分(按揉強度因人而異,以個人耐受為度),按揉到得氣(酸脹麻痛熱感),大概每次3分鐘,左右手交替進行。


調和脾胃消炎鎮痛:按摩合谷穴、勞宮穴

勞宮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是心包經經五腧穴中的滎穴。該穴的氣血變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溼氣化為氣,天部的水溼之氣亦同時散熱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極小的水流,故為心包經滎穴。勞宮可清心熱,瀉肝火,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溼。

合谷穴

為大腸經之原穴,宣洩氣中之熱,升清降濁,能調經氣、和胃腑。

兩穴位一起,堅持按摩一段時間,可調理口臭。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方法:

▷ 先用拇指按揉合谷穴,可依據得氣感調整按揉力度(由輕到重),按揉到得氣(酸脹麻痛熱感),大概2-3分鐘。


然後用揉擦方法刺激勞宮穴,左右手交替進行,進行3-5分鐘。(也可藉助小木棒、筆套等鈍性的物體進行按摩。另外,也可用艾條灸3-5分鐘)


去胃熱,調消化不良:敲胃經,按內庭穴

針對胃熱、消化不良而口臭,還伴有口乾、牙床腫痛、腹脹、大便乾結,小便黃等,可以敲胃經調理(可觀察小便的顏色,當由黃濁變為淡黃清澈為止)。

此外還結合按摩內庭穴,該穴為足陽明胃經的滎穴,可清胃熱,化積滯。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方法:

▷ 選取胃經的一部分,小腿前外側部分,手握拳,敲打刺激該部分胃經。建議可在早上7-9點,胃經經氣最盛時進行,敲打至有酸脹感,至少5分鐘。


然後用左手的大拇指指腹按住內庭穴1分鐘,輕輕揉動,直到得氣(酸脹感),之後換另外一邊。

注:這些小方法,可短期緩解調理口氣,長期口臭患者還是需要進行辯證治療,以及從日常生活習慣方面去改善養護。孕婦、年老體弱、慢性病患者須有醫師指導。

END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點擊)▽▽▽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功法 | 戴口罩遇到“口臭”,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