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將進入《道德經》第四章的學習,引用原文如下: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沖虛

《道德經》第四章,緊接著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之後提出:“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這一句話我們要先理解“衝”與“盈”的關係,“衝”代表的是虛而不滿,綿綿不絕;“盈”的意思則是多、滿、無以復加。

“衝”就好比是深邃的山淵,一縷陽光從上而下延綿不絕,不斷吸收陽光賜予的能量,也在不斷釋放讓山川草木,潛水溪流能夠生長,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盈”就好比是一個水杯,一個水盆,只在吸收能量,卻不釋放,不一會兒就滿了,繼續往裡面加水就溢滿而出。

總之道家是崇尚“衝”而不用“盈”的。人也是一樣,人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件容器,這件容器關鍵在於人的運用和認知,不過好在人的各種條件,決定了人必須往“衝”的方向去發展,但是現在有的人並不會很好的利用自己的身體,吃得多,動得少,“盈滿”之後疾病纏身,自憐自愛。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做到沖虛之後,達到不滿不盈的境界,自然可以做到頓挫尖銳,化解各種糾紛。再去參合光景與塵象,澄澄湛湛,和而不雜之後就能夠理解:人非人、神非神、仙非仙、道非道、名非名,假使真能有一個主宰萬物的上帝存在,那麼這個上帝又是誰的孩子呢?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不過老子是智慧的,上帝的父母我們姑且將他稱呼為名象的“道”,這便是“象帝之先”了。

這一章的原文基本已經解釋清楚,非常好理解,關鍵在“衝、盈”的體察。這一章在後世經常會被列入了修仙術和帝王術的內容。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個人修養

從個人修養層面上來說,無論是煉氣化神,還是吐故納新,都要保持“沖虛”的狀態,讓心念流轉,不沉浸於糾纏與紛擾之中,如此來就能夠參透“和光同塵”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超凡脫俗,我即是我,我即非我,誰即是我,我即非誰,萬物齊平,不留痕跡。

將這一套法則運用的最好的世俗中人,便是唐朝郭子儀。關於郭子儀的故事,“王庶文講壇”覺得很有必要講一講。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郭子儀是地地道道的武舉出身,歷任軍職,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被任命為衛尉卿、靈武郡太守、克朔方節度使,屢戰有功,後來玄宗倉皇逃脫進入四川,太子李亨即位,拜郭子儀位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總節度使的職權。

兩年以後郭子儀率15萬大軍收復長安,唐肅宗親自前往灞上犒勞軍士。不過這只是表面工作,實際上肅宗非常忌憚郭子儀的軍權過大,於是派太監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來監軍。魚朝恩雖然太監出身,卻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在軍隊中四處掣肘,讓郭子儀頭疼不已,只好繳械兵權,迴歸京師,奉命閒居,一點怨恨都沒有。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接著史思明又再派兵攻陷河洛,西邊少數民族也趁機逼近長安,實在是內憂外患,唐肅宗不得已只好再次啟用郭子儀,封為汾陽王,郭子儀也不負眾望率軍收復洛陽。不過戰事結束後郭子儀又再次受到皇帝的質疑,肅宗死後,兒子李豫繼位就是唐代宗。

唐代宗親信程元振的讒言,再次罷免了郭子儀的一切兵權,只讓他去監督修建唐肅宗的墳墓。郭子儀深知帝王之術,馬上將肅宗時期留下的上千篇機密文件全部上繳給了代宗。代宗心生慚愧,自己下詔說:“朕不德,治大臣憂,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緊接著大唐又再次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梁崇義割據襄州,僕固懷恩屯汾州,暗中約召回紇、吐蕃寇河西、踐徑州、犯奉天、武功。這如此局面下代宗也模仿他祖父玄宗,逃離京城避難。此時,郭子儀又再次臨危受命,封關內副元帥,軍威大震,吐蕃連夜潰散,再次收復兩京。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從郭子儀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到什麼呢?“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人生境界猶如天人,不居功自傲,不自憐自愛,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不顧一切,馬上開始行動;國家懷疑他的時候,他也不顧一切,也不怨恨任何人,郭子儀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做到“福祿壽考”四字俱全的人。

他這一生的成就完全可以歸咎於“沖虛”與“和光同塵”的境界,生命是需要感受的,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沒有沉浸在某一個點,而是不停的完成個人身份的轉化,生命的能量源源不斷地吸取養分,也在源源不斷地釋放出去。

在釋放的過程中雖然建立了豐功偉業,可是並不閃耀,並不刺眼,一切都很自然,能夠原諒和體諒他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又有容納之量。

「道德經·玖」-從郭子儀看“沖虛”與“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

好了,關於“「道德經·玖」-衝而不盈,和光同塵”的內容就到此結束吧,今天的內容您只需記住兩點:第一、道家中的“衝”代表的是虛而不滿,綿綿不絕的境界;第二、郭子儀是中國歷史唯一一個做到“福祿壽考”四字俱全的人,原因在於他對“衝而不盈,和光同塵”的學習和運用。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王庶文講壇”致力於中西方文化、歷史、美文、詩詞創作,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