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協作機器人市場將達24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約29%

在早期創新者和採納者的推動下,未來10年,協作機器人市場將日益成為主流。全球科技市場諮詢公司ABI Research的一項新分析發現,到2030年,協作機器人的年收入將達到118億美元,比2019年的7.11億美元大幅增加。

不僅如此,如果考慮到與軟件相關的收入和arm終端工具(EOAT)配件,協作市場的總價值要高得多。根據這個更寬泛的市場定義,協作機器人產業鏈在2019年的市場份額略高於10億美元,到2030年將達到24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8.6%。


2030年協作機器人市場將達24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約29%


“儘管存在一些非常明顯的障礙,但協作機器人市場的前景依然強勁。”ABI Research高級分析師萊恩惠頓(Rian Whitton)表示:“硬件創新仍然落後,與協作機器人相關的大部分價值並不來自協作。它具有易用性、可重新編程性、與工業系統相比更低的總成本和可重新部署性。

從本質上講,它的價值在於降低障礙,而不是為機器人構建全新的用例。更重要的是,協作機器人在速度、性能和有效載荷方面仍然落後於工業系統,如果想要繼續以這種狂熱的速度被採用,這些都必須改變。”

目前,協作機器人市場在工業市場中所佔的比例非常小。以收入而言,協作機器人arm的所有收入佔工業機器人硬件的5%,但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升至29%。這種增長不僅與採用有關,而且與工業系統和協作機器人之間日益趨同有關。通過傳感器、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方面的進步,工業機器人將越來越多地受益於協作系統。軟件創新的價值前景也十分廣闊,從2020年的5.58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106億美元。這些價值大部分將歸功於分析、感知、運動控制和與操作相關的軟件。

2018年全球協作機器人出貨量佔59%,Universal Robots顯然是市場領導者。他們成功地在汽車行業實現了螺旋驅動應用的相關性,吸引了大型汽車製造商和部件供應商(如Lear和Continental)的業務,同時也被規模較小的公司僱傭,從事揀貨和機器照管應用。

有一部分企業,如製造商Jabil,正在大規模部署協作機器人,以應對來自全球不同的定製化訂單中柔性生產線的改造要求,並作為可重新部署和靈活的資產的有效途徑。製造業正在通過定製、最後一分鐘的訂單以及日益增加的高產量、低混合自動化的相關性來提高靈活性。

為了迎接這一挑戰,目前的協作機器人解決方案列表並不是能夠完整符合所有需求的“萬能藥”,而是朝著更精簡和更靈活的生產方式,邁出了重要一步。

“協同系統並沒有給這個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而是推動了一個更精簡、更靈活的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的誕生,為中小型製造商打開了這個領域的大門。”惠頓總結道:“由於定製化和高混合、低批量生產的需求給管理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這項技術的發展將是向更具適應性的解決方案過渡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