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這三條線,院校投檔線、錄取線、專業錄取線你真的理解嗎?


高招這三條線,院校投檔線、錄取線、專業錄取線你真的理解嗎?

各個招生院校的投檔線(又稱調檔線)是在同批次省級招辦劃定的最低控制線(又稱為省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該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投檔比例、考生報考該院校的志願分佈情況和這些考生的成績分佈情況所共同確定的。依據教育部規定,在各個批次的招生錄取中,省級招辦向院校投放考生檔案的比例應控制在1∶1~1∶1.2之間。

例如,2008年北京工業大學在山西招收理科考生24名,省招辦向該校投放考生檔案數量應控制在24~29份之間。至於究竟應按多大比例投放,在投檔開始前一天,招生院校可向省級招辦在1∶1~1∶1.2之間提出調檔比例要求。投檔時,省級招辦在本批次控制線上,把所有報考該院校的第一志願考生(這裡以志願優先方式投檔為例),依考生總分由高到低排序,按院校提出的比例向該校投放考生檔案,其中已投檔考生中最後一名考生的總分就是該校的院校調檔線或投檔線。由於各院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歷史、專業設置的冷熱程度、校園文化積澱、學校聲望、學校有關錄取政策、招生計劃、收費情況以及學校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等千差萬別,考生對其嚮往和追求的熱烈程度也千差萬別,報考的人數也不盡相同,在同一批次內各院校的投檔線是不同的。報考人數多並且達線比例高的院校投檔線就高;反之,報考人數少並且達線比例低的院校投檔線就低。

我們仍以2008年第一批理工類招生院校北京工業大學為例。該校在山西招生計劃為24名,按1.2倍向院校投放30份(比29份多一份,是因為最後有並列分的考生全部投出)考生檔案,投檔線為558分(即第30名考生的高考總分是558分),第一志願報考該院校558分以下的所有考生全部落榜。經院校審核,6名多投考生的檔案退回省招辦,最後實際錄取24名考生,被錄取的考生中最後一名的高考成績為561分,這最後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該校當年在山西的院校錄取線(注意該院校錄取線高於投檔線)。

又如,2008年瀋陽農業大學理工類招生計劃為60名,一本線546分以上第一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總數為43名,第一志願全部投放到該校仍缺17名(如按1.2倍測算,則應缺29份檔案),此時該校的投檔線為546分(與一本線相同)。經第二次在一本線上向該校投放參考志願考生檔案26份(共投放69份),經院校審核退回9份多投考生檔案,最終錄取新生60名,錄取線為546分(與一本線相同)。

又例如,2009年第一批B類院校西安郵電大學在山西的理科招生計劃為78名,一本線547分以上第一志願報考該校考生為137人,按招生計劃的1.2倍,應向該院投放94份考生檔案,實際投放100份(由於存在相同分或並列分考生,多向院校投檔6份),投檔線550分。而550分以下,一本線547分以上的37人全部落榜。經院校依據“專業清”方式分配進檔考生專業,錄取線550分(考生注意,該校錄取線與投檔線都是550分)。其中退檔22人,退檔考生中最高分563分,最低分550分。

可見,院校對所有已投檔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高考總分及相關科目成績(體育、藝術類考生還結合專業成績)、專業志願、身體狀況及男女生比例等條件進行全面審核,按照有關招生政策和錄取規則(包括院校招生章程中的有關錄取規定),確定錄取名單,不合格的考生檔案將退回省級招辦。其中,已錄取考生中最後一名考生的成績就是該院校當年在該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錄取線,即院校錄取線(又稱校線)。

由於各院校在向各省投放招生計劃時,都是按一定比例“冷”“熱”搭配專業的,顯然,對於不同的專業,其錄取分數又是不一樣的,“熱門”專業比“冷門”專業的錄取分數就要高。因此,各個專業之間的錄取分是不同的,這樣就形成了各院校的分專業錄取線。

由於省級招辦向院校投放的考生檔案數等於或大於院校的招生計劃數,所以,已投檔的考生中還會有小部分考生無法被錄取而將其檔案退回省級招辦,造成落榜。志願優先方式下,該生只能參加下一輪參考志願的調劑錄取;平行志願方式下,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的投檔錄取。

山西省目前在第一、二、三批本科和專科文理科錄取中,實行平行志願投檔方式,由於投檔比例減小為招生計劃的1.05倍,投檔線與錄取線的差別會減小,有時可近似用投檔線來替代錄取線。

本文部分內容源自《山西省高考志願填報方法與技巧》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