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不爭”,是老子的道教核心思想之一,道家也視其為一種天道自然準則。老子認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人也應該效仿自然,學習水德,要有謙下之德,以柔克剛,海納百川,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乃是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錢鍾書先生說:“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也是沒出息的。”所以,30歲以後,人到中年,心智逐步成熟,做事情更加穩重,不再鋒芒畢露,也該多學習“不爭”的為人處世之道。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人到中年,要學會做個聰明人,學會“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30歲以後,做到了“三不爭”,好福氣會不請自來。

1、不與小人爭利;

小人的本性就是好利,他們為了得到一點蠅頭小利,甚至可以廢寢忘食,不擇手段,因為他們格局小,氣量小。因此,我們與小人相處時候,最好不要與他們有任何利益瓜葛,正如曾國藩所說:“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也如左宗棠所說:“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

如果逼不得已,和小人有利益來往,也要快刀斬亂麻,捨得讓利於小人。因為你越是和他們糾纏,你的損失也大,而不與小人爭利,就是最好的“止損”方法。小人為了一塊錢可以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大打出手;你不與其發生正面矛盾,也算是吃虧是福。所以說,人到中年,要懂得不與小人爭利,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2、不與偽君子爭名;

《菜根譚》曰:“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即:做了好事總想著趁機抬高自己超過別人,給人一點恩惠總想著藉此結交好友,做了點功德總想著讓世人驚駭,樹立節操總想著標新立異。

這些行為都是偽君子的常見表現,他們做事情的動機往往是圖個好的名聲,哪怕是犧牲一點個人利益。偽君子為虛榮心強,把名聲看得很重;如果你的名聲高過他們一頭,他們就會馬上露出小人的嘴臉,對你使絆子,想方設法玷汙你的名聲。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虛名本是累人的,更何況“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我們就把虛名讓給偽君子,讓他們去嘚瑟和炫耀。他們更是秋後的螞蚱 —— 蹦躂不了幾天,人不收拾他們,老天也會收拾他們,因為“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所以說,人到中年,要學會聰明做人,不與偽君子爭名,遠離“爭名奪利”的漩渦,我們的好福氣反而會不請自來,越來越濃厚。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3、不與無謂之人爭閒

據統計,我們一生要遇見數千萬人,很多人是擦肩而過,也有不少人是一面之緣。但能夠真正和我們發生交集的人並不多,除了親人、好友外,其餘都是有利益關係的職場同事。親朋友好是我們生命中比較珍貴的人,其餘的基本上都是屬於無謂之人。

和無謂之人爭閒氣,誰對誰錯,都毫無意義,還氣大傷身。這就好比,你在路上遇到了一條狗,狗對你狂吠,難不成你還要對著狗瘋狂大叫,那就真成了“狗咬狗一嘴毛”的笑話了。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為了芝麻大點事情,爭得臉紅脖子粗,只圖個口舌之快,不值得。你爭贏了,還是輸,因為別人丟了面子,你也會多了一個仇人;你爭輸了,就更是輸,心裡憋屈,懷恨在心,還影響心情。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不與無謂之人爭閒氣,儘快抽離各位無謂的糾紛,少得罪小人,省出寶貴精力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福報也深厚!

聰明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氣越濃厚

結語:不與不與小人爭利,不與偽君子爭名,不與無謂之人爭閒氣,這三種方法都是避免與小人糾纏的好方法,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這麼為人處世。

不爭,是為大爭;不爭浮華,多爭腳踏實地,因為“唯天下之至真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人到中年,做個聰明人,多潛謀於無形,才能常勝於不爭不費,福報也越來越深厚!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朋友們,您覺得人生哪些東西需要“爭”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