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緬懷過去一年離我們而去的10位傑出教育人,他們是師者楷模!(十)

寧津生:大地之星繪經緯

清明至,緬懷過去一年離我們而去的10位傑出教育人,他們是師者楷模!(十)

寧津生(1932.10.22—2020.3.15)

武漢大學教授

您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大地之星”。

這源於您的專業和工作。您出身測量系。一生與測繪學、大地測量密不可分。

1975年,您加入尋找我國“大地原點”的隊伍。“大地原點”是一個國家大地座標系的基準點,在天文測量、重力測量、三角測量、人造衛星測量、全球定位測量等活動中,大地原點標石的穩定極為重要,任何細小的變化都會使測量“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使用的大地測量座標系統的座標原點是蘇聯的玻爾可夫天文臺。為了尋找我國自己的大地原點,43歲的您帶領一眾科技人員前往鄭州、西安、蘭州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和綜合分析。最終,我國的大地原點被確定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

您還對中國測繪科技的升級換代傾注了大量心血。經過長期努力,您終於看到收穫的曙光:“我國在測繪基礎理論、技術方法和應用軟件等方面,已和世界測繪發達國家具有同等水平。雖然現階段還存在些許缺陷,但正在逐步完善,相信有一天我國定能成為測繪強國。”

然而,在這耀眼的成果背後,誰又曾想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測繪專業遭受過冷落。

那時,您正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雖然當時學校的測繪專業在全國名列前茅,但每年錄取的新生裡,十個中有七八個第一志願不是測繪,還有兩三個強烈要求轉專業。

這讓您憂心忡忡。您幹了一輩子測繪,深知這一工作的重要,當人才斷檔的危機襲來,您不能無動於衷。

1997年,您決定為測繪專業添一把“火”。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您提出了“院士共上一門課”,得到劉經南、李德仁、張祖勳、陳俊勇等4位院士的積極響應。你們一拍即合,“與其靠輔導員去勸,去做思想工作,不如靠院士去講”。同年,由5位院士共同講授的“測繪學概論”正式開課。

大名鼎鼎的“最奢侈基礎課”就此拉開了帷幕。

從1997年9月正式開課至今,講這門課的由5院士變成6院士、7院士,人數雖在變化,但核心精神一直沒變過:“全世界的老師都要講課,如果不講課,就不叫老師了

。”

作為主講人之一,您每次上課之前會做大量功課,收集國內外測繪學科當前最新研究成果,精心備課。您曾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在講臺上講得好,就必須在臺下做足功課,講課才能遊刃有餘,就會受到學生歡迎,他們的收穫也就越大。”

學生們的反應,印證了您的遠見。這門課從不點名,但從來沒人逃課,每次上課,連走廊都擠得滿滿當當。正是在這個課堂上,很多學生樹立了從事測繪的終身志向。

如今,您已遠去。但在學生眼中,您永遠是“寧靜致遠、津津樂道、生生不息”的睿智儒雅之師,是耀眼的“大地之星”。

(河南省教育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