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不歇腳”脫貧“不打烊”

大益陽客戶端通訊員 張敏

一朝春醒,萬物清明。在赫山區滄水鋪鎮,田間地頭機器轟鳴不絕於耳,一幅幅不負農時、不負春光的“春耕備耕圖”在眼前展開。為搶抓農時、打贏糧食生產保衛戰,滄水鋪鎮全體黨員幹部取消清明假期,扛起黨旗分片包戶下田頭,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滄水鋪村:互助五興掀起備耕“熱潮”

“現在國家政策好,種得多、補得多,種一季適當補、種雙季加重補。”滄水鋪村第七互助“五興”小組長李世斌正在對組員做春耕宣傳工作。這是4月4日,滄水鋪村互助“五興”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鬧春耕生產的一幅熱鬧畫面。

日前,滄水鋪鎮掀起了一輪早稻種植宣傳大熱潮。各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與號召下,通過村村響廣播、宣傳車、發放資料等方式開展春耕備耕宣傳,引導群眾搶抓農時,及早謀劃春耕生產;鎮村幹部和互助“五興”小組長深入到農戶家做工作,引導其種植早稻,確保散戶不漏一戶;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早稻種植技術指導和答疑,積極引導種糧大戶、合作社等帶頭示範,開展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採取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方式,堅決遏制耕地拋荒,提高土地利用率。

香爐山村:76歲貧困戶的春耕“喜事”

陰雨綿綿,貧困戶彭孟書正在家中,為今年因改種雙季稻而缺少春耕肥料的事發愁。“老彭,我給你送肥料來了。”就在這時,村支書陳再先拉來了70包複合肥,彭孟書臉上瞬時由陰轉晴,喜不自禁地說道“你們就是及時雨啊!太感謝你們了。”

據悉,彭孟書是村裡第一批積極響應國家種植雙季稻政策的種糧大戶,目前他自有耕地面積共130畝、其中雙季稻計劃面積70畝。日前,為積極保障春耕生產工作,滄水鋪鎮採取“1+2”模式即1名種糧大戶+2名包戶幹部(1名區或鎮幹部和1名村幹部),詳細摸排全鎮45戶種糧大戶近期春耕備耕、生產生活狀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進而因戶施策、因地施策,確保所有農戶能及時高效開展春耕生產工作。

砂子嶺村:90後黨員一心種“愛國糧”

“國家喊我種,我肯定種,目前我們合作社已經有2300多畝田地種植雙季稻,早稻以優質品種湘早45號為主,100畝隆平高科示範基地以高產優質雜交稻為主。預計早稻產量450公斤以上,晚稻產量達700一800公斤。”作為田園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領頭人,劉贊平時話不多,但一旦說起糧食種植問題就像換了一個人,變得滔滔不絕。

劉贊2014年退伍,回到家鄉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從一名優秀的士兵成功轉型為名動一方的青年創業者。一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此次春耕生產工作中,劉贊為了全鎮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翻耕作業,積極發揮合作社優勢,將本來改裝好的裝載機改回旋耕機給砂子嶺村作業;到田間地頭現場給農民群眾指導服務,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帶領大家科學種田。日前,滄水鋪鎮已向全鎮主要種糧大戶及專業合作社發出愛心行動倡議,鼓勵種植戶互幫互助。

截至4月4日,滄水鋪鎮已累計完成種植面積250畝、板田翻耕面積9520畝(已完成任務的88.67%),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春耕“不歇脚”脱贫“不打烊”

展開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