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家有二孩,最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兩個孩子究竟該如何相處。兩個神獸,每天在家不是上演全武行,就是無間道,讓家長感到心煩不已。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前段時間,有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小女孩穿著睡衣,抽抽搭搭地從臥室裡跑出來,然後向媽媽哭訴:“哥哥不睡覺,哥哥他不睡覺。”一聽這話,寶媽頓時就火了,反問道:“怎麼回事兒?”小女孩委屈地說:“他打我一下。”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聽到女兒的回覆之後,寶媽瞬間就瞭然了:“你在他屋子裡,他怎麼睡覺呢?你為什麼影響哥哥睡覺?”面對媽媽的質問,小女孩一撇嘴,理直氣壯地說:“我就影響哥哥睡覺!我陪哥哥睡。”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看完這則視頻之後,網友們都紛紛評論:

網友A:這麼可愛,來跟我睡!有哥哥的妹妹最幸福了!

網友B:我的心都化了,好想要這麼可愛的妹妹啊!

網友C:哈哈哈,這小女孩倒打一耙的本事倒是挺大的,跟我小時候簡直一模一樣。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其實,孩子之間互相告狀是十分正常的現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對此,心理學家皮亞傑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原來,3-6歲的孩子正處於他律道德階段,換句話說,他們總是會下意識地服從權威,在他們眼裡看來,成人的規則是對得,而自己也有義務去維護規則。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而他們之所以會告狀,則主要是出於以下這幾種原因:

1、尋求肯定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告狀都是因為想吸引父母或者老師的注意力,並通過檢舉他人不正當的行為,來獲得大人們的肯定,並通過告狀來暗示他人:我遵從了規則,而其他小朋友卻沒有。

2、尋求幫助

當孩子受到他人欺負或者擠兌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向成人尋求幫助,然後藉助他們的力量,來幫自己解決問題。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3、尋求發洩

有時候,孩子還可能會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情緒,而向大人告狀。例如,當他看某個小朋友不順眼的時候,他就會通過告狀的方式,來讓其他小朋友吃癟。

不管孩子告狀是出於何種原因,這種行為都是要不得的,畢竟沒有小朋友會喜歡一個總是愛告狀的人,長此以往,還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人際關係。

妹妹吵得哥哥睡不著覺,卻沒想到妹妹最後倒打一耙,反向媽媽告狀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孩子告狀呢?

首先,家長在孩子告狀的時候,應該先了解清楚事情的全貌,然後再下判斷,而不是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如果是孩子犯了錯,那麼就應該讓他學會勇於認錯,並主動承擔責任。如果孩子的確是受到了他人的欺負,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解決方案,而不是依靠他人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總的說來,孩子愛告狀不是一個好習慣,家長有必要將其及時地糾正過來,否則的話,將來孩子告狀成癮的話,他的人際關係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