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教盛行下的社會菩提心


泰國:佛教盛行下的社會菩提心

冠狀病毒局勢下給人們造成越來越大的困難,相互幫助,彼此分享是化解社區危機最有效的舉動。免費分發因需求旺盛而難以購買的口罩,或為陌生人提供免費午餐……

苦難的今天正是佛教徒修行的機緣。

佛教徒相信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運不知善加維護,也會失卻墮落,所謂'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懼謹慎!


泰國:佛教盛行下的社會菩提心


佛教是泰國代代相承的傳統宗教,也是泰國人的生活重心。在四千七百萬人口中,佛教徒佔了百分之九十五。泰國9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據說全國有3萬多所寺廟;而"天使之城"的首都曼谷便有"佛廟之都"之稱。由於泰國曆代國王都護持佛教,所以佛教成為泰國國教,僧侶倍受敬重,在社會各階層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王室儀式、國民教育及生活種種,都以佛教作為規範,而且規定男子結婚前,必須要出家,一般為一週至一個月,每天清晨出外託缽、過午不食。大部分青年僧侶是學生,泰國約有九千所教授巴利文和佛學的佛學院,另有兩所佛教大學,只教授佛學,長老比丘指導靜坐及修行,或致力於佈教、教會行政和心理諮詢。在泰國,寺廟是主要的社會教育和慈善機構,所以它有很多的社會功能,如供奉僧侶、信徒朝拜、擺設歷史文物、接待外賓和遊客,甚至還收受社會上無法生活的鰥寡孤獨等窮人養老等。

泰國古稱墮羅缽底。居民為傣族,原住我國雲南省西南部,由於受到漢人壓迫,漸漸遷徙到湄南河、湄公河沿岸,公元7世紀左右,征服近鄰,建立王國的基礎。13世紀中葉,於湄南河上、中游分別建立蘭那泰王朝與素可泰王朝,至14世紀中葉,兩王朝合併定立國都,正式統一,建立阿逾陀王朝,我國稱之為暹羅。統一之前,佛教信仰已頗興盛,造佛建寺的風氣也極普遍,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所載,唐朝義淨大師西行求法的時候,泰國佛法已經盛行。傣族人立國前的佛教大約可分為上座部佛教(公元前3世紀)、大乘佛教(8世紀)、蒲甘佛教(11世紀)、錫蘭佛教(14世紀)的傳入等四個時期。

摺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